繁體
發稿日:2018/10/8 下午 12:31:00
個人簡介
|
修改新聞稿
|
回「新聞網」首頁
發稿人:市府新聞處
新聞賞金:
0
元
(點閱:
388
)
鼓勵作者,給賞!
寫得真好!賞10元
寫得不錯!賞8元
很認真!賞6元
辛苦了!賞4元
安慰獎!賞2元
|
上一則
|
下一則
中壢區過嶺森林公園竣工 鄭市長:打造城市綠洲,提供市民運動休閒空間
您尚未登入會員!
帳號
密碼
新會員註冊
分享臉書時若無法顯示照片,請先按此,輸入網址後再按「擷取新的抓取資訊」鈕
中壢區過嶺森林公園竣工 鄭市長:打造城市綠洲,提供市民運動休閒空間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8)日上午前往中壢區,出席中壢區過嶺森林公園竣工典禮,鄭市長表示,市府以保留原生樹種及加入具有四季不同景觀的大型喬木作為種植原則,積極推動「桃花園造林計畫」,其中於過嶺里選定約2.7公頃的生態保留地,開發成為「過嶺森林公園」,設置步道、座椅、照明系統及生態池等設施,不僅提供市民運動休閒空間,也兼具生態特色,打造成為讓城市呼吸的綠洲地帶。
鄭市長說,「過嶺森林公園」包含南方莊園所捐贈的土地及生態保護地,總面積約2.7公頃,其中植樹面積約1.7公頃,總經費約4,200萬元,保留原生樹種、睡蓮、莎草及水芋等不同植栽,另種植四季不同的喬木,讓公園在不同時節呈現不一樣的景觀;此外,也增設步道、木棧道、生態池及大型草坪活動空間,可舉辦如小型音樂會等活動,雖然不像一般公園設置許多遊戲設施,但是卻保有原始生態特色,也可作為自然的生態教室。
鄭市長表示,市府積極推動「桃花園造林計畫」,利用保安林地、河川地、生態保留地、埤塘、水圳等種植樹木,以保留原生樹種,加入具有四季不同景觀的大型喬木作為種植原則進行綠美化;並透過各種小型森林公園的設置,提供市民更多活動空間,例如利用八德棒壘球場周邊剩餘土地,種植綠林、原生水草,打造櫻花步道,並加入原生魚種七星鱧,成為生態公園。他也表示,未來竹圍漁港周邊及大圳、河川地等地方,也會推動設置更多小型森林公園。
鄭市長指出,目前青埔的發展逐漸延伸到過嶺,將來過嶺地區的人口會逐漸增加。市府在過嶺地區推動許多建設,例如:辦理中壢地政事務所暨過嶺社會綜合福利中心新建工程,預定明(108)年完工;推動過嶺地區2處社會住宅,並於社宅1樓納入公設;協調客運業者增設過嶺地區公車路線;更新過嶺國中、中平國小等校舍,增加學校特色;更新過嶺消防分隊廳舍。
農業局長郭承泉表示,農業局於106年起已完成植樹造林種植面積4.19公頃,分別位於大園區桃22線區道、許厝港戰備道路、觀音區樹林休閒走廊、新屋區桃園大圳旁及中壢區過嶺里山嶺段國有土地。種植喬木計1,892株,分別位於大園區桃22線區道的大葉山欖285株、許厝港戰備道路的苦楝150株、觀音區樹林休閒走廊的穗花棋盤腳41株以及流蘇107株、新屋區桃園大圳旁的苦楝246株、大園區許厝港戰備道路及潮音北路旁844株、中壢區山嶺段過嶺森林公園219株。另以灌木點綴增加視覺效果觀賞性,累計種植7萬4,770株。
郭局長說,過嶺森林公園四季都有不一樣的景觀可以欣賞,在春天可以見到山櫻花綻開,接近夏天時能見到鳳凰木、黃花風鈴木、洋紅風鈴木、紫薇的鮮豔花朵,秋冬季時能見落羽松、楓香、青楓逐漸變色轉黃,與基地內的水池共構景色。
今日包括市議員黃傅淑香、劉曾玉春、市府農業局長郭承泉、中壢區公所副區長李日強均一同出席活動。
按此進入「新聞快訊區」,快速掌握即時情報!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轉載至
|
回「新聞網」首頁
|
上一則
|
下一則
|
尚未登入會員,無法回應!
登入會員
|
新會員註冊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 (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作 者:
尚未登入會員,無法回應!
標 題:
表 情:
內 容:
檔 案
1
:
(長寬邊請控制在700 pixel以內)
圖片分類:
不 分 類
人物
山川
美女
俊男
民生
地景
民俗
記者群像
動物
建築
生態
影劇
體育
海外
社會
政治
流行
科技
旅遊
國防
教育
焦點
鄉鎮市
縣府
議會
經濟
飲食
農漁
衛生
環保
醫學
藝文
交通
勞工
消費
(可同步將照片存入分類相簿中!)
圖 說
1
:
檔 案
2
:
(長寬邊請控制在700 pixel以內)
圖片分類:
不 分 類
人物
山川
美女
俊男
民生
地景
民俗
<% If GoArea<>"訐譙" Then %>
<%=NewGoArea%>
<% End IF %>
記者群像
動物
建築
生態
影劇
體育
海外
社會
政治
流行
科技
旅遊
國防
教育
焦點
鄉鎮市
縣府
議會
經濟
飲食
農漁
衛生
環保
醫學
藝文
交通
勞工
消費
(可同步將照片存入分類相簿中!)
圖 說
2
:
檔 案
3
:
(長寬邊請控制在700 pixel以內)
圖片分類:
不 分 類
人物
山川
美女
俊男
民生
地景
民俗
<% If GoArea<>"訐譙" Then %>
<%=NewGoArea%>
<% End IF %>
記者群像
動物
建築
生態
影劇
體育
海外
社會
政治
流行
科技
旅遊
國防
教育
焦點
鄉鎮市
縣府
議會
經濟
飲食
農漁
衛生
環保
醫學
藝文
交通
勞工
消費
(可同步將照片存入分類相簿中!)
圖 說
3
:
「上傳」更多圖片、影音或文字檔案
(圖片、圖說可留白)
上傳中,完成後將自動跳頁!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