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發稿日:2018/12/1 下午 04:39:00
個人簡介
|
修改新聞稿
|
回「新聞網」首頁
發稿人:陳梅
回到「小記者專區」
|
上一則小記者稿
|
下一則小記者稿
|
新聞賞金:
0
元
(點閱:
111
)
鼓勵作者,給賞!
寫得真好!賞10元
寫得不錯!賞8元
很認真!賞6元
辛苦了!賞4元
安慰獎!賞2元
|
上一則
|
下一則
國家金璽獎得主張進德教授呼籲法官 「自由心證」須符合「經驗法則」及「論理法則」
您尚未登入會員!
帳號
密碼
新會員註冊
分享臉書時若無法顯示照片,請先按此,輸入網址後再按「擷取新的抓取資訊」鈕
國家金璽獎得主張進德教授呼籲法官
「自由心證」須符合「經驗法則」及「論理法則」
(記者范菲/台北報導) 2018年11月21日下午於國父紀念館演講廳由國父紀念館、法稅改革聯盟等團體共同主辦「法稅真改革 良心救台灣—看緊荷包 希望攻略」論壇,邀請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系兼任教授張進德以「自由心證應用於稅捐稽徵及訴訟之分析」為題發表論述。
張進德是專攻財稅的第一屆國家金璽獎得獎人,他表示人民要看緊荷包相當不容易,尤其是面對稅務問題。第一,租稅特權,有辦法的人不用繳稅。以某大學宿舍租賃總收入高達兩千萬元卻未繳房屋稅為例,只因屋主將建物劃分成99戶,致使每戶年收入未達起徵點,這顯然不符實質課稅的精神,但對於一般人民相同情況照樣要繳稅。第二,國稅局未落實量能課稅,反而以公權力奪取中產階級的辛苦錢。大法官釋字第745號清楚講到個人綜所稅要本於量能課稅原則,亦即應以個人綜合所得減除必要的生活費後的餘額,作為課稅基礎;而實際上許多必要費用都無法扣除,人民面對財政部是完全沒辦法看緊荷包。
張進德談到「自由心證應用於稅捐稽徵及訴訟之分析」時表示,所謂的自由心證是指當事實不明時,法官可依自由心證作為判決的依據,但「自由心證」必須受到經驗法則及論理法則的約束,法官不得逕依個人好惡做判決,否則即屬違法。張進德舉例,某彰化酒廠以食用酒精與水製造料理米酒,結果財政部卻發布一個解釋函令,定義「料理米酒」應該是「稻米發酵釀造」所產生,因而認定他們生產的是「酒類」,並用極高的菸酒稅課稅,走上行政訴訟的酒廠,最後得到行政法院判決該廠三千多萬的營業收入,卻需補稅一億六千多萬,與加罰一億六千多萬。無理的課稅,傷害的是國家與人民,而行政法院形同虛設、功能不彰及國稅局的苛政猛於虎卻是不爭的事實。
張進德以延宕22年的太極門冤稅案為例,太極門是古傳氣功武術修行門派,弟子感恩師父之「敬師禮」,依一般社會經驗法則,如同子女逢年過節感恩父母給予之紅包禮,是優良倫理傳統之顯現。試想:平日父親給孩子們零用金、逢年過節孩子們給長輩的紅包禮數,難道這也要課稅嗎?足見,法官並未依經驗法則審慎的審理此案。行政院2011年針對太極門稅案召開跨部會議,決議以公告方式調查敬師禮性質,由國稅局公告2個月,調查結果收回7,401份申明表均表明敬師禮為贈與性質;但國稅局卻毀約背信,稱調查結果為一半是贈與、一半是學費。張進德強調,明明7,401份申明表都表明是贈與,根據論理法則,或依統計學所謂的抽樣學理,回收的全數都說是贈與,即可判定敬師禮為贈與性質;國稅局卻違反論理法則、證據法則,繼續對太極門開出不實稅單,霸凌古老門派,令人痛心。
人民期待有擔當的法官與稅官,能秉持經驗法則與論理法則,秉公處理林林總總的稅務案件;最後,張進德呼籲法官要本於良心、以豐富的社會經驗、專業知識作為自由心證的堅實後盾,尤以太極門這個稅法的指標性案例,如能早日獲得公平、公正的解決,將寫下台灣稅法史上正義體現的新頁。
圖說: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系兼任教授張進德呼籲法官要本於良心、以豐富的社會經驗、專業知識作為自由心證的堅實後盾,審慎的審理案件。
按此進入「新聞快訊區」,快速掌握即時情報!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轉載至
|
回「新聞網」首頁
|
上一則
|
下一則
|
上一則小記者稿
|
下一則小記者稿
|
尚未登入會員,無法回應!
登入會員
|
新會員註冊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 (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作 者:
尚未登入會員,無法回應!
標 題:
表 情:
內 容:
檔 案
1
:
(長寬邊請控制在700 pixel以內)
圖片分類:
不 分 類
人物
山川
美女
俊男
民生
地景
民俗
記者群像
動物
建築
生態
影劇
體育
海外
社會
政治
流行
科技
旅遊
國防
教育
焦點
鄉鎮市
縣府
議會
經濟
飲食
農漁
衛生
環保
醫學
藝文
交通
勞工
消費
(可同步將照片存入分類相簿中!)
圖 說
1
:
檔 案
2
:
(長寬邊請控制在700 pixel以內)
圖片分類:
不 分 類
人物
山川
美女
俊男
民生
地景
民俗
<% If GoArea<>"訐譙" Then %>
<%=NewGoArea%>
<% End IF %>
記者群像
動物
建築
生態
影劇
體育
海外
社會
政治
流行
科技
旅遊
國防
教育
焦點
鄉鎮市
縣府
議會
經濟
飲食
農漁
衛生
環保
醫學
藝文
交通
勞工
消費
(可同步將照片存入分類相簿中!)
圖 說
2
:
檔 案
3
:
(長寬邊請控制在700 pixel以內)
圖片分類:
不 分 類
人物
山川
美女
俊男
民生
地景
民俗
<% If GoArea<>"訐譙" Then %>
<%=NewGoArea%>
<% End IF %>
記者群像
動物
建築
生態
影劇
體育
海外
社會
政治
流行
科技
旅遊
國防
教育
焦點
鄉鎮市
縣府
議會
經濟
飲食
農漁
衛生
環保
醫學
藝文
交通
勞工
消費
(可同步將照片存入分類相簿中!)
圖 說
3
:
「上傳」更多圖片、影音或文字檔案
(圖片、圖說可留白)
上傳中,完成後將自動跳頁!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