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推出第5代AMD EPYC CPU 持續為現代資料中心帶來領先業界的效能和功能
全新EPYC處理器為廣泛的資料中心工作負載提供破紀錄的效能和效率

AMD EPYC CPU持續保持強勁的發展動能,搭載於全球超過950個公共執行個體(instance)以及OXM超過350個平台

台北—2024年10月11日—AMD(NASDAQ: AMD)宣布推出第5代AMD EPYC™處理器,先前代號為“Turin”,為企業、人工智慧(AI)和雲端帶來全球最強大的伺服器CPU註1。

AMD EPYC 9005系列處理器採用“Zen 5”核心架構,相容於廣泛部署的SP5平台註2,並提供8核心到192核心的廣泛核心數量,延續先前世代處理器破紀錄的效能註3和能源效率優勢,最高階的192核心CPU效能比競爭對手提升高達2.7倍註4。

新增至AMD EPYC 9005系列CPU的是64核心的AMD EPYC 9575F,專為需要極致主機CPU功能的GPU AI解決方案所設計。AMD EPYC 9575F提升頻率高達5GHz註5,與競爭對手的3.8GHz相比,速度提升高達28%,讓GPU能夠滿足要求嚴苛的AI工作負載之資料需求。

AMD資深副總裁暨伺服器事業群總經理Dan McNamara表示,AMD為全球最快的超級電腦、各大企業,以及最大型超大規模供應商(hyperscalers)挹注動能,贏得了重視效能、創新和能源效率之客戶的信任。憑藉著5代處理器均按照產品藍圖如期執行,AMD已證明其能夠滿足資料中心市場需求,並為客戶提供資料中心效能、效率,以及雲端、企業和AI工作負載的解決方案和功能之標準。

企業、AI和雲端工作負載的全球最強大CPU
現代資料中心運行各種工作負載,從支援企業AI支援計畫,到為大規模雲端基礎設施提供動能,再到託管最嚴苛的商業關鍵型應用。全新第5代AMD EPYC處理器為當今推動商業IT發展的廣泛伺服器工作負載提供領先業界的效能和功能。

對比“Zen 4”核心,全新“Zen 5”核心架構為企業與雲端工作負載提供高達17%的IPC提升,並於AI及高效能運算(HPC)方面帶來高達37%的IPC提升註6。

在各種真實應用與工作負載中,伺服器搭載AMD EPYC 9965處理器較Intel Xeon® 8592+處理器帶來顯著效能提升,包括:
• 商業型應用例如視訊轉碼速度提升高達4倍註7。
• 獲得科學和HPC應用洞察的時間縮短多達3.9倍,從而解決世界上最具挑戰性的問題註8。
• 虛擬化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中每核心效能提升高達1.6倍註9。

除了在通用型工作負載擁有效能和效率的領先優勢之外,第5代AMD EPYC處理器更讓客戶無論使用CPU或CPU + GPU解決方案,都能夠快速獲得AI部署的洞察與部署。

與競爭對手相比:
• 192核心EPYC 9965 CPU在TPCx-AI(衍生)等端對端AI工作負載上,效能提升高達3.7倍,對於推動高效率的生成式AI方案至關重要註10。
• 在Meta Llama 3.1-8B等中小型企業級生成式AI模型中,EPYC 9965提供的吞吐量效能是競爭對手的1.9倍註11。
• EPYC 9575F CPU專為AI主機節點所設計,憑藉其5GHz的最大頻率來讓1,000個節點的AI叢集能夠每秒驅動多達超過70萬個推論token,更快地完成更多任務註12。

藉由對搭載全新處理器的資料中心進行現代化改造,以實現391,000單位的SPECrate®2017_int_base通用運算效能,客戶可以在各種工作負載中獲得令人讚嘆的效能,同時能夠減少約71%的功耗以及約87%的伺服器註13 ,從而讓資訊長能夠靈活地節省空間和功耗,或提升日常IT任務的效能,同時提供令人驚艷的AI效能。

AMD EPYC CPU推動新一波創新浪潮
憑藉經過驗證的效能以及合作夥伴和客戶的深入產業體系支援,EPYC CPU被廣泛採用,為最嚴苛的運算任務挹注動能。AMD EPYC CPU領先業界的效能、功能和密度,幫助客戶快速且有效率地在資料中心和IT環境中創造價值。

第5代AMD EPYC處理器功能
第5代AMD EPYC處理器全線產品現已上市,並得到思科、戴爾、HPE、聯想、美超微(Supermicro)等各大ODM及雲端服務供應商支援,為尋求運算和AI領先地位的企業提供簡單的升級路徑。

AMD EPYC 9005系列CPU的進階功能包括:
• 領先業界的核心數選項,每個CPU從8到192個核心
• “Zen 5”及“Zen 5c”核心架構
• 每CPU具備12通道的DDR5記憶體
• 支援高達DDR5-6400 MT/s註14
• 領先業界、高達5GHz的提升頻率註5
• 具有完整512b資料路徑的AVX-512
• 用於機密運算的可信任I/O,以及正進行該系列中每個部份的FIPS認證

型號(AMD EPYC) 核心數 CCD
(Zen5/Zen5c) 基礎/提升頻率註5(高達GHz) 預設TDP (瓦) L3快取(MB) 價格
(1 KU)
9965 192 “Zen5c” 2.25 / 3.7 500 384 14,813美元
9845 160 “Zen5c” 2.1 / 3.7 390 320 13,564美元
9825 144 “Zen5c” 2.2 / 3.7 390 384 13,006美元
9755 128 “Zen5” 2.7 / 4.1 500 512 12,984美元
9745 “Zen5c” 2.4 / 3.7 400 256 12,141美元
9655 96 “Zen5” 2.6 / 4.5 400 384 11,852美元
9655P “Zen5” 2.6 / 4.5 400 384 10,811美元
9645 “Zen5c” 2.3 / 3.7 320 384 11,048美元
9565 72 “Zen5” 3.15 / 4.3 400 384 10,486美元
9575F 64 “Zen5” 3.3 / 5.0 400 256 11,791美元
9555 “Zen5” 3.2 / 4.4 360 256 9,826美元
9555P “Zen5” 3.2 / 4.4 360 256 7,983美元
9535 “Zen5” 2.4 / 4.3 300 256 8,992美元
9475F 48 “Zen5” 3.65 / 4.8 400 256 7,592美元
9455 “Zen5” 3.15 / 4.4 300 192 5,412美元
9455P “Zen5” 3.15 / 4.4 300 192 4,819美元
9365 36 “Zen5” 3.4 / 4.3 300 256 4,341美元
9375F 32 “Zen5” 3.8 / 4.8 320 256 5,306美元
9355 “Zen5” 3.55 / 4.4 280 256 3,694美元
9355P “Zen5” 3.55 / 4.4 280 256 2,998美元
9335 “Zen5” 3.0 / 4.4 210 256 3,178美元
9275F 24 “Zen5” 4.1 / 4.8 320 256 3,439美元
9255 “Zen5” 3.25 / 4.3 200 128 2,495美元
9175F 16 “Zen5” 4.2 / 5.0 320 512 4,256美元
9135 “Zen5” 3.65 / 4.3 200 64 1,214美元
9115 “Zen5” 2.6 / 4.1 125 64 726美元
9015 8 “Zen5” 3.6 / 4.1 125 64 527美元

相關資源
• 觀看AMD Advancing AI主題演講
• 更多關於:第5代AMD EPYC處理器
• X:於@AMD追蹤AMD新訊
• LinkedIn:於AMD LinkedIn追蹤AMD新訊

關於AMD
50多年來,AMD(NASDAQ:AMD)推動創新高效能運算、繪圖及視覺技術。全球數十億的消費者、世界500強企業以及尖端科學研究機構皆仰賴AMD的技術來改善生活、工作及娛樂。AMD員工致力於研發領先的高效能與自行調適產品,不斷突破技術的極限。欲瞭解AMD如何成就今天,啟發未來,請瀏覽AMD網站、部落格、LinkedIn及X。

©2024年,AMD公司版權所有。AMD、AMD箭頭、EPYC及上述名稱的組合是AMD公司的商標。其他產品名稱只為提供資訊為目的,也可能是各自所有者的商標。

註1:EPYC-029C:根據截至2024年10月10日目前出貨伺服器的執行緒密度、效能、功能、製程技術和內建安全功能進行比較。EPYC 9005系列CPU提供最高的執行緒密度[EPYC-025B],以500多項效能世界記錄[EPYC-023F]領先業界,並在Java®每秒操作數效能方面領先業界,創下企業級效能世界記錄[EPYCWR-20241010-260],頂尖的HPC領先地位,具有浮點吞吐量效能[EPYCWR-2024-1010-381]、AI端對端效能和TPCx-AI效能[EPYCWR-2024-1010-525]以及最高能源效率得分[EPYCWR-20241010-326] ]。此外,第5代EPYC系列具有增加50%的DDR5記憶體通道[EPYC-033C]、增加70%的記憶體頻寬[EPYC-032C],並支援增加70%的PCIe® Gen5通道以實現I/O吞吐量[ EPYC-035C],高達5倍的每核心L3快取[EPYC-043C],可實現更快的資料存取,採用先進的3-4奈米技術,並提供安全記憶體加密、安全加密虛擬化(SEV)、SEV加密狀態、SEV安全嵌套分頁安全功能。有關更多訊息,請參閱AMD EPYC架構白皮書(https://library.amd.com/l/3f4587d147382e2/)。

註2:AMD EPYC™ 9005處理器採用SP5插槽。系統相容性取決於多項因素。請諮詢您的伺服器製造商,以確定配置先前推出的AMD EPYC 9004系列CPU的系統是否支援該處理器。

註3:EPYC-022F:有關世界紀錄的完整列表,請參閱:http://amd.com/worldrecords。

註4:9xx5-002C:SPECrate®2017_int_base比較根據截至2024年10月10日www.spec.org發布的分數。

2P AMD EPYC 9965 (3000 SPECrate®2017_int_base, 384 Total Cores, 500W TDP, $14,813 CPU $), 6.060
SPECrate®2017_int_base/CPU W, 0.205 SPECrate®2017_int_base/CPU $, https://www.spec.org/cpu2017/results/res2024q3/cpu2017-20240923-44833.html)

2P AMD EPYC 9755 (2720 SPECrate®2017_int_base, 256 Total Cores, 500W TDP, $12,984 CPU $), 5.440
SPECrate®2017_int_base/CPU W, 0.209 SPECrate®2017_int_base/CPU $, https://www.spec.org/cpu2017/results/res2024q4/cpu2017-20240923-44837.pdf)

2P AMD EPYC 9754 (1950 SPECrate®2017_int_base, 256 Total Cores, 360W TDP, $11,900 CPU $), 5.417
SPECrate®2017_int_base/CPU W, 0.164 SPECrate®2017_int_base/CPU $, https://www.spec.org/cpu2017/results/res2023q2/cpu2017-20230522-36617.html)

2P AMD EPYC 9654 (1810 SPECrate®2017_int_base, 192 Total Cores, 360W TDP, $11,805 CPU $), 5.028
SPECrate®2017_int_base/CPU W, 0.153 SPECrate®2017_int_base/CPU $, https://www.spec.org/cpu2017/results/res2024q1/cpu2017-20240129-40896.html)

2P Intel Xeon Platinum 8592+ (1130 SPECrate®2017_int_base, 128 Total Cores, 350W TDP, $11,600 CPU $) 3.229 SPECrate®2017_int_base/CPU W, 0.097 SPECrate®2017_int_base/CPU $, http://spec.org/cpu2017/results/res2023q4/cpu2017- 20231127-40064.html)

2P Intel Xeon 6780E (1410 SPECrate®2017_int_base, 288 Total Cores, 330W TDP, $11,350 CPU $) 4.273 SPECrate®2017_int_base/CPU W, 0.124 SPECrate®2017_int_base/CPU $, https://spec.org/cpu2017/results/res2024q3/cpu2017-20240811-44406.html)

SPEC®、SPEC CPU®和SPECrate®是標準效能評估公司的註冊商標。請參閱www.spec.org以了解更多資訊。Intel CPU TDP請參閱https://ark.intel.com/。

註5:GD-150:提升時脈頻率是運行突發工作負載的CPU可以實現的最大頻率。提升時脈的可實現性、頻率和可持續性將根據多種因素而變化,包括但不限於:溫度條件以及應用程式和工作負載的變化。

註6:9xx5-001:基於截至2024年9月10日的AMD內部測試,固定頻率下的幾何平均效能提升(IPC)。

第5代EPYC CPU企業和雲端伺服器工作負載使用一組選定的36個工作負載,世代IPC提升了1.170倍(幾何平均值),是 SPECrate®2017_int_base總分和所有子集估計分數的幾何平均值(geomean)、SPECrate®2017_fp_base的總分和所有子集的估計分數(幾何平均)、伺服器端Java多執行個體每秒最大操作數的分數、代表性雲端伺服器工作負載(幾何平均)、和代表性的企業伺服器工作負載(幾何平均)。

“Genoa”配置(所有NPS1):EPYC 9654 BIOS TQZ1005D 12c12t(12+1中的1c1t/CCD)、FF 3GHz、12x DDR5-4800 (2Rx4 64GB)、32Gbps xGMI;
“Turin”配置(所有NPS1):EPYC 9V45 BIOS RVOT1000F 12c12t(12+1中的1c1t/CCD)、FF 3GHz、12x DDR5-6000 (2Rx4 64GB)、32Gbps xGMI。
在具備6.8.0-40通用核心作業系統的Ubuntu® 22.04上針對所有工作負載利用效能確定論和效能調節器。

使用選定的24個工作負載集,第5代EPYC的世代ML/HPC伺服器工作負載IPC提升1.369倍(幾何平均),並且是代表性機器學習伺服器工作負載(幾何平均)和代表性HPC伺服器工作負載(幾何平均)的幾何平均值。

“Genoa”配置(所有NPS1):EPYC 9654 BIOS TQZ1005D 12c12t(12+1中的1c1t/CCD)、FF 3GHz、12x DDR5-4800 (2Rx4 64GB)、32Gbps xGMI;
“Turin”配置(所有NPS1):EPYC 9V45 BIOS RVOT1000F 12c12t(12+1中的1c1t/CCD)、FF 3GHz、12x DDR5-6000 (2Rx4 64GB)、32Gbps xGMI。

在Ubuntu 22.04 w/ 6.8.0-40-generic kernel OS上使用效能決定論和效能調控器來處理所有工作負載,除了使用24.04 w/ 6.8.0-40-generic kernel的LAMMPS、HPCG、NAMD、OpenFOAM 、Gromacs。

SPEC®、SPEC CPU®和SPECrate®是標準效能評估公司的註冊商標。請參閱www.spec.org以了解更多資訊。

註7:9xx5-006:AMD內部測試截至2024年9月1日,針對FFMPEG(原始到VP9、1080P、302幀、每執行緒1個執行個體,來源:https://media.xiph.org/video/derf/ y4m /ducks_take_off_1080p50.y4m)。

系統配置:2P AMD EPYC™ 9965參考系統(2 x 192C)1.5TB 24x64GB DDR5-6400、運行速度為6000MT/s、SAMSUNG MZWLO3T8HCLS-00A07、NPS=4、Ubuntu 22.04.3 LTS、Kernel Linux 5.15.0-119-generic、BIOS RVOT1000C(determinism enable=power)、10825484.25幀/小時中位數。

2P AMD EPYC™ 9654量產系統(2 x 96C)1.5TB 24x64GB DDR5-5600、SAMSUNG MO003200KYDNC、NPS=4、Ubuntu 22.04.3 LTS、Kernel Linux 5.15.0-119-generic、BIOS 1.56(determinism enable=power)、5154133.333幀/小時中位數。

2P Intel Xeon Platinum 8592+生產系統(2 x 64C)1TB 16x64GB DDR5-5600、3.2 TB NVME、Ubuntu 22.04.3 LTS、Kernel Linux 6.5.0-35-generic、BIOS ESE122V-3.10、2712701.754幀/小時中位數。

AMD EPYC 9965與Intel Xeon Platinum 8592+系統相比,效能提升3.99倍。

AMD EPYC 9654的效能是Intel Xeon Platinum 8592+系統的1.90倍。

結果可能會因各因素而有所不同,包括但不限於BIOS和作業系統設定和版本、軟體版本和使用的資料。

註8:9xx5-022:來源:https://www.amd.com/content/dam/amd/en/documents/epyc-technical-docs/performance-briefs/amd- epyc-9005-pb-gromacs.pdf。

註9:9xx5-071:VMmark® 4.0.1主機/節點FC SAN比較是根據截至2024年10月10日的「獨立發布」結果。

配置:
2節點、搭載2P AMD EPYC 9575F(總共128個核心)的伺服器,執行VMware ESXi8.0 U3,3.31 @ 4 tiles,https://www.infobellit.com/BlueBookSeries/VMmark4-FDR-1003。

2節點、搭載2P AMD EPYC 9554(共128個核心)的伺服器,執行VMware ESXi8.0 U3,2.64 @ 3 tiles,https://www.infobellit.com/BlueBookSeries/VMmark4-FDR-1002。

2節點、搭載2P Intel Xeon Platinum 8592+(共128個核心)的伺服器,執行VMware ESXi8.0 U3,2.06 @ 2.4 Tiles,
https://www.infobellit.com/BlueBookSeries/VMmark4-FDR-1001。

VMmark是VMware在美國及其他國家的註冊商標。

註10:9xx5-012:TPCxAI @SF30多執行個體32C執行個體尺寸吞吐量,結果是根據截至2024年9月5日執行多個虛擬機器執行個體的AMD內部測試。聚合端對端AI吞吐量測試源自TPCx-AI基準測試,因此與已發布的TPCx-AI結果不可比較,因為端對端AI吞吐量測試結果不符合TPCx-AI規格。

2P AMD EPYC 9965(總共384個核心)、12個32C執行個體、NPS1、1.5TB 24x64GB DDR5-6400(6000 MT/s)、1DPC、1.0 Gbps NetXtreme BCM5720 Gigabit Ethernet PCIe、3.5 TB三星MZWLO3T8HCLS-00A07 NVMe®、Ubuntu® 22.04.4 LTS、6.8.0-40-generic(tuned-adm設定檔吞吐量效能、ulimit -l 198096812、ulimit -n 1024、ulimit -s 8192)、BIOS RVOT1000C (SMT=off、Determinism=Power、Turbo Boost =啟用)。

2P AMD EPYC 9755(總共256個核心)、8個32C執行個體、NPS1、1.5TB 24x64GB DDR5-6400(6000 MT/s)、1DPC、1.0 Gbps NetXtreme BCM5720 Gigabit Ethernet PCIe、3.5 TB三星MZWLO3T8HCLS-00A07 NVMe®,Ubuntu 22.04.4 LTS、6.8.0-40-generic(tuned-adm設定檔吞吐量效能、ulimit -l 198096812、ulimit -n 1024、ulimit -s 8192)、BIOS RVOT0090F(SMT=off、Determinism=Power, Turbo Boost=啟用)。

2P AMD EPYC 9654(總共192個核心)、6個32C執行個體、NPS1、1.5TB 24x64GB DDR5-4800、1DPC、2 x 1.92 TB、三星MZQL21T9HCJR-00A07 NVMe、Ubuntu 22.04.3 LTS、BIOS 1006C(SMT=關閉、Determinism=Power)。

對比2P Xeon Platinum 8592+(總共128個核心)、4個32C執行個體、AMX On、1TB 16x64GB DDR5-5600、1DPC、1.0 Gbps NetXtreme BCM5719 Gigabit Ethernet PCIe、3.84 TB KIOXIA KCMYXRUG3T84 NVMe、Ubuntu 22.04.4 LTS、6.5.0-35 generic(tuned-adm設定檔吞吐量效能、ulimit -l 132065548、ulimit -n 1024、ulimit -s 8192)、BIOS ESE122V (SMT=off, Determinism=Power, Turbo Boost=啟用)。

結果:
CPU Median Relative Generational
Turin 192C, 12 Inst 6067.531 3.775 2.278
Turin 128C, 8 Inst 4091.85 2.546 1.536
Genoa 96C, 6 Inst 2663.14 1.657 1
EMR 64C, 4 Inst 1607.417 1 NA

結果可能因系統配置、軟體版本和BIOS設定等因素而有所不同。TPC、TPC Benchmark和TPC-C是事務處理績效委員會的商標。

註11:9xx5-009:Llama3.1-8B吞吐量結果根據截至2024年9月5日的AMD內部測試。

Llama3-8B設定:IPEX.LLM 2.4.0、NPS=2、BF16、批次大小4、使用案例輸入/輸出token配置:[摘要= 1024/128、聊天機器人= 128/128、翻譯= 1024/1024、論文= 128/1024,標題= 16/16]。

2P AMD EPYC 9965(總共384個核心)、6個64C執行個體、1.5TB 24x64GB DDR5-6400(6000 MT/s)、1 DPC、1.0 Gbps NetXtreme BCM5720 Gigabit Ethernet PCIe、3.5 TB Samsung MZWLO3T8HCLS-00A07 NVMe®、Ubuntu® 22.04.3 LTS、6.8.0-40-generic(tuned-adm設定檔吞吐量效能、ulimit -l 198096812、ulimit -n 1024、ulimit -s 8192)、BIOS RVOT1000C、(SMT= off、Determinism=Power、Turbo Boost =啟用),NPS=2。

2P AMD EPYC 9755(總共256個核心)、4個64C執行個體、1.5TB 24x64GB DDR5-6400(6000 MT/s)、1 DPC、1.0 Gbps NetXtreme BCM5720 Gigabit Ethernet PCIe、3.5 TB Samsung MZWLO3T8HCLS-00A07 NVMe®、Ubuntu® 22.04.3 LTS、6.8.0-40-generic(tuned-adm設定檔吞吐量效能、ulimit -l 198096812、ulimit -n 1024、ulimit -s 8192)、BIOS RVOT1000C、(SMT= off、Determinism=Power、Turbo Boost =啟用),NPS=2。

2P AMD EPYC 9654(總共192個核心)、4個48C執行個體、1.5TB 24x64GB DDR5-4800、1 DPC、1.0 Gbps NetXtreme BCM5720 Gigabit Ethernet PCIe、3.5 TB Samsung MZWLO3T8HCLS-00A07 NVMe®、Ubuntu® 22.04.3 LTS、5.15.85-051585-generic(tuned-adm設定檔吞吐量效能、ulimit -l 1198117616、 ulimit -n 500000、ulimit -s 8192)、BIOS RVI1008C、(SMT= off、Determinism=Power、Turbo Boost =啟用),NPS=2。

對比2P Xeon Platinum 8592+(總共128個核心)、2個64C執行個體、AMX On、1TB 16x64GB DDR5-5600、1DPC、1.0 Gbps NetXtreme BCM5719 Gigabit Ethernet PCIe、3.84 TB KIOXIA KCMYXRUG3T84 NVMe、Ubuntu 22.04.4 LTS、6.5.0-35 generic(tuned-adm設定檔吞吐量效能、ulimit -l 132065548、ulimit -n 1024、ulimit -s 8192)、BIOS ESE122V (SMT=off, Determinism=Power, Turbo Boost=啟用)。

結果:
CPU 2P EMR 64c 2P Turin 192c 2P Turin 128c 2P Genoa 96c
Average Aggregate Median Total Throughput 99.474 193.267 182.595 138.978
Competitive 1 1.943 1.836 1.397
Generational NA 1.391 1.314 1

結果可能會因系統配置、軟體版本和BIOS設定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註12:9xx5-087:截至2024年10月10日;此情境包含若干假設和估計,雖然基於AMD內部研究和最佳近似值,但應視為僅供參考的範例,而不應用作實際測試決策的基礎。

參考9XX5-056A:搭載2P AMD EPYC 9575F的伺服器和8個AMD Instinct MI300X GPU運行Llama3.1-70B特定FP8精度的推論工作負載,與2P Intel Xeon Platinum 8592+支援的伺服器和8個AMD Instinct MI300X GPU支援的FP8精度推論工作負載相比,在特定的推論案例中,總體吞吐量增加了約8%,8763.52個token/秒(9575F)與8,048.48個token/秒相比(8592+),在 128個輸入/2048個輸出token,500 prompts為1.089倍的token/秒或715.04個token/秒。

1節點 = 2 CPUs and 8 GPUs。
假設1000節點叢集,1000 * 715.04 = 715,040 token/秒。

每秒約70萬以上token。

結果可能會因系統配置、軟體版本和BIOS設定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註13:9xx5TCO-001a:此情境包含許多假設和估計,雖然基於AMD 內部研究和最佳近似值,但應視為僅供參考的範例,而不應用作實際測試決策的基礎。AMD伺服器和溫室氣體排放TCO(總擁有成本)估算工具 - 版本 1.12,比較截至10月10日提供39100個SPECrate2017_int_base效能 TOTAL_PERFORMANCE所需的選定AMD EPYC™和Intel® Xeon® CPU伺服器解決方案。此情境將基於傳統2P Intel Xeon 28核心Platinum_8280的伺服器(得分為391)與2P EPYC 9965 (192C)支援的伺服器(得分為3030)進行比較(https://spec.org/cpu2017/results/res20243/ cpu2017-20240923 -44833.pdf),並比較升級到基於2P Intel Xeon Platinum 8592+ (64C)的伺服器(得分為1130)(https://spec.org/cpu2017/results/res2024q3/cpu2017/cpu24017-2024074 pdf)。2P EPYC 9965的實際SPECrate®2017_int_base分數將根據OEM而有所不同。

運用這些數據進行環境影響估算,使用2024年國際國家特定電力係數10中的國家/地區特定電力係數,2024年7月,以及美國環保署「溫室氣體當量計算器」。

更多細節請參考https://www.amd.com/en/claims/epyc5#9xx5TCO-001a。

註14:9xx5-083:第5代EPYC處理器支援DDR5-6400 MT/s,適合目標客戶和配置。第5代生產SKU支援高達DDR5-6000 MT/s,可在所有OEM平台上啟用廣泛的DIMM,並保持SP5平台相容性。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