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今(3)日出席2022臺灣永續峰會,並在會上分享北市推展智慧城市的經驗。柯文哲表示,發展智慧城市的出發點在於讓北市成為更宜居的永續城市,讓市民享有更好的城市生活品質,並透過智慧化的過程帶動產業發展。 柯文哲提到,今年三月底北市的智慧城市展,為臺灣相當重要與國內外產業界相互交流的平臺,因此在發展智慧城市的時候,同時帶動臺灣智慧城市產業發展,迎向全球市場需求,推動「產業全球化」,以城市外交為臺灣創造拓展國際外交的契機, Living Lab的概念,無論是芬蘭的赫爾辛基、丹麥哥本哈根、荷蘭阿姆斯特丹或西班牙巴塞隆納等城市都是依循此模式,近年國內中央及六都亦陸續導入相關概念,以計畫或專責單位方式進行推動。柯文哲進一步說明,北市一開始是由下而上的模式,民間廠商首先實驗由政府從旁協助,為了協助這些新創產業,北市因此開創臺北智慧城市辦公室。 除了由下而上,由創意引導發展以外,北市府近年也加入由上而下的模式,由於北市一年預算一千七百億,還是臺灣市場上一個重要的買家,因此北市府目前一年兩次,會在北市電腦公會公告北市府想要處理的議題,藉由政府出題民間解題的方式,邀請公私一同協力來為政府解決難題。此種由市場需要端來指定,請民間企業腦力激盪的方式,成為北市近年發展智慧城市十分有效率模式。 2020年以來,後疫情時代整個環境改變,臺灣在疫情中一直思索如何振興,但柯文哲表示,其實轉型才應該是最重要的,例如印度13億人口就藉由這次疫情的契機,全面轉型為電子身份證,這就是很大的突破, 柯文哲提到,因應疫情轉型,北市府花了半年的時間,透過產官學相互研究,於2021年3月推出了後疫情時代數位轉型白皮書,以「動態轉型、韌性調適、 軟硬兼施」三大策略作為提振產業數位化的強心劑,兩個月後臺灣疫情趨向嚴峻,也因此將白皮書重新檢視修正,並在今年1月發布後疫情時代數位轉型白皮書2.0,此為一個藍圖,顯示出北市府各局處轉型的重點工作,核心思維強調建構臺北數位生態圈,更進一步改變市民習慣與觀念、提升產業服務模式。 北市在智慧城市有兩個委員會,除了智慧城市委員會以外,還有資料治理委員會,柯文哲提到,數位化的重點不僅在於技術,數據本身就是一個經濟,因此北市成立資料治理委員會,處理資料引發的經濟相關議題。 柯文哲提到,臺北市在智慧城市領域表現優越,多次獲得國際間的肯定,不僅在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公布的2021全球智慧城市指數躍進為全球第4名,也在 2021 世界資訊科技大會全球資通訊科技卓越獎 (WITSA 2021 ICT Excellence Award)中,分別由資訊局「大數據疫調專案」及教育局「酷課雲」拿下政府類的雙首獎。 柯文哲認為,新藥上市需要臨床試驗,那麼新的政策上線為何不需要臨床試驗,因此北市兩萬戶的公宅中,有約10%是以公宅青創戶為試驗戶,皆是為申請願意為了此E化計畫入住的民眾,如明倫公宅從繳停車費、繳房租都可以透過APP實現無現金交易,不僅在硬體,如智慧電表、智慧水表,更在軟體上都實現E化的目標。因此北市社會住宅更兼有實驗市府新政策的功能。 於教育方面,柯文哲提到,酷課雲把國小、國中、高中的課程全部錄影上線,並融合漫畫、動畫等輔助教學,酷課雲的成功,可以徹底解決數位落差的問題,並且現在疫情來也不怕停課,就算停課,學生也可以透過線上學習不中斷。北市236個學校,所有學校全設有光纖網路、free wifi,柯文哲認為,要改變一個國家從改變教育做起,而校園是培養未來人才的場域,因此加速校園數位轉型勢在必行,目前以北一女以及南湖高中為智慧校園示範學校,未來會更進一步推展到其他校園。 柯文哲進一步提到臺北通,參考艾沙尼亞及新加坡等城市案例,推出以市民為核心、單一識別帶動服務生態的臺北通計畫,柯文哲表示,若有天臺灣將健保卡、身份證全都整合到一張卡片,透過一卡一通一戶的方式,有手機在手,到處都能通,將大大提升整體效率。 北市近年來致力於智慧化的推動,不論是今年成立的大數據中心、數位校園、酷課雲、5G試驗計畫、臺北通都有優異的成果,證明臺北市公私協力的模式已成為當前創新合作不可或缺的環節,未來北市府會更加努力,將臺北市打造成為一個宜居永續的美好城市。
‧本站為言論自主平台,相關圖文上載皆設有追蹤機制,網友請謹慎發言,勿涉及人身攻擊!如面臨法律糾紛,本站有權提供發稿人、回應人資料予相關單位。 ◎服務條款 ‧Copyright ©新文媒體有限公司 Sherry ‧ ‧本站最佳顯示IE 5.5 以上版本 解析度 800 X 6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