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是全國最早建設污水下水道系統的都會城市,也因此先進入了管渠的衰老期,臺北市目前約有2700公里的衛生下水道,衛工處為了維持這些污水下水道的正常運作,將臺北市民每日所產出約95萬噸的污水輸送至污水處理廠處理,對於使用超過30年以上的污水管,有計畫地推動污水管延壽工作。 衛工處長程培嘉說,衛生下水道皆埋設在地底下,一般市民不會察覺它的存在,但是如果發生損壞,將影響市民生活甚鉅,除了馬桶不通之外,嚴重的話,還可能會造成路面塌陷,社會成本難以估算,所以,衛工處自108年起有計畫性、系統性地辦理污水管的延壽工作,首先從大管徑的主次幹管著手,再往上游小管徑的分支管網邁進,唯有加強維護,預防重於治療,才能降低風險,即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就如柯市長常說:「小問題解決了,就不會有大問題」。 維護工程科長陳鏗元表示,污水下水道長期埋在地底下,受到地震、腐蝕、堵塞等造成損壞時,若直接在道路上開挖,將對市區交通及市民生活造成重大影響,衛工處採用先進的免開挖工法,例如,所謂的螺旋內襯擴大工法,利用離峰時間,在仍有污水流動的管內一邊施工,一邊維持輸送功能,施工快速,周邊的住戶幾乎不會有感覺。 污水下水道建設為都市現代化進步之重要指標,在建設完成後,保持其良好的使用狀態,一直以來是下水道從業人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衛工處於110年度累計完成檢視維護8萬842公尺,未來將持續辦理,藉以延長管渠的使用年限,維持污水下水道系統的正常功能。
‧本站為言論自主平台,相關圖文上載皆設有追蹤機制,網友請謹慎發言,勿涉及人身攻擊!如面臨法律糾紛,本站有權提供發稿人、回應人資料予相關單位。 ◎服務條款 ‧Copyright ©新文媒體有限公司 Sherry ‧ ‧本站最佳顯示IE 5.5 以上版本 解析度 800 X 6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