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高氣爽的11月,快結伴到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客家文化中心五樓「物思人:以物件與原鄉記憶閱讀當代台北客家」參與一系列期間的限定活動,用多元的方式親近客家文化,讓藝文添加生活精彩,展覽從台北出發,以物質牽絆記憶,帶領觀眾在展覽中解構原鄉意義,更看到遷移敘事的背後,折射出世界經濟與貨物貿易的變化,從中體察多重的原鄉意境。 11月份,策展團隊邀請了在國內外舉足輕重的藝術家、學者齊聚一堂,針對客家文化與藝術創作展開兩場座談與一場現場演出。11月4日講座《從原鄉人到全球移動:客家創作的可能與藝術實踐》邀請到三位與談人:亞洲雙年展《未至之城》及甫獲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的策展人高森信男老師,以及有豐富影展入圍經驗的藝術家致穎,包含瑞士盧卡諾影展、德國柏林影展、荷蘭鹿特丹影展、臺北金馬影展、臺北電影節等,其近期創作開始關注客家人與全球南方之間的敘事。另一位則是邱子晏,他長期以客家人為主角進行一系列創作,本次參展的作品《小城故事》以補拍的影像思維讓李行導演的電影發生新的解構,並從中突顯客語與政治社會的關係。 11月5日講座《客家性及其再現》邀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學院羅烈師教授,與長期從事客家地方創生耕山農創公司的創辦人邱星崴,兩位老師都長期關注客家事務並在客家社群中深耕多年,近年更致力於文化內容的發展,此外講座中也安排一位藝術創作家梁廷毓,他的創作關注在淺山地區的客家與原民議題多時,講座希望透過不同領域與視野的客家文化工作者帶來跨域的文化講座。 除了兩場講座外,11月4日香港藝術家羅玉梅將在台灣與聲音藝術家劉芳一合作重製作品《客途秋恨》的現場演出,並藉由演出讓觀眾體驗到擴延電影與離散空間的敘事,羅玉梅曾在2018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藝術新秀獎及參與第十五屆ifva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比賽傑出作品獎,劉芳一參與《立黑吞浪者》獲台新藝術獎以及在StockholmFringe Festival獲得「 Most Provocative Award」肯定。 物思人:以物件與原鄉記憶閱讀當代台北客家展覽11月的精采活動,歡迎民眾踴躍報名參與,詳細資訊與報名方式請查詢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官網或公園FB。
在秋高氣爽的11月,快結伴到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客家文化中心五樓「物思人:以物件與原鄉記憶閱讀當代台北客家」參與一系列期間的限定活動,用多元的方式親近客家文化,讓藝文添加生活精彩,展覽從台北出發,以物質牽絆記憶,帶領觀眾在展覽中解構原鄉意義,更看到遷移敘事的背後,折射出世界經濟與貨物貿易的變化,從中體察多重的原鄉意境。
11月份,策展團隊邀請了在國內外舉足輕重的藝術家、學者齊聚一堂,針對客家文化與藝術創作展開兩場座談與一場現場演出。11月4日講座《從原鄉人到全球移動:客家創作的可能與藝術實踐》邀請到三位與談人:亞洲雙年展《未至之城》及甫獲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的策展人高森信男老師,以及有豐富影展入圍經驗的藝術家致穎,包含瑞士盧卡諾影展、德國柏林影展、荷蘭鹿特丹影展、臺北金馬影展、臺北電影節等,其近期創作開始關注客家人與全球南方之間的敘事。另一位則是邱子晏,他長期以客家人為主角進行一系列創作,本次參展的作品《小城故事》以補拍的影像思維讓李行導演的電影發生新的解構,並從中突顯客語與政治社會的關係。
11月5日講座《客家性及其再現》邀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學院羅烈師教授,與長期從事客家地方創生耕山農創公司的創辦人邱星崴,兩位老師都長期關注客家事務並在客家社群中深耕多年,近年更致力於文化內容的發展,此外講座中也安排一位藝術創作家梁廷毓,他的創作關注在淺山地區的客家與原民議題多時,講座希望透過不同領域與視野的客家文化工作者帶來跨域的文化講座。
除了兩場講座外,11月4日香港藝術家羅玉梅將在台灣與聲音藝術家劉芳一合作重製作品《客途秋恨》的現場演出,並藉由演出讓觀眾體驗到擴延電影與離散空間的敘事,羅玉梅曾在2018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藝術新秀獎及參與第十五屆ifva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比賽傑出作品獎,劉芳一參與《立黑吞浪者》獲台新藝術獎以及在StockholmFringe Festival獲得「 Most Provocative Award」肯定。
物思人:以物件與原鄉記憶閱讀當代台北客家展覽11月的精采活動,歡迎民眾踴躍報名參與,詳細資訊與報名方式請查詢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官網或公園FB。
‧本站為言論自主平台,相關圖文上載皆設有追蹤機制,網友請謹慎發言,勿涉及人身攻擊!如面臨法律糾紛,本站有權提供發稿人、回應人資料予相關單位。 ◎服務條款 ‧Copyright ©新文媒體有限公司 Sherry ‧ ‧本站最佳顯示IE 5.5 以上版本 解析度 800 X 6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