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惡意程式無所遁形以及探討內源性大麻的影響分獲青少年科學獎】 「2024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國內青少年科學獎得主分別為動物學科的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張翊慈、張敏虹同學,以及電腦科學與資訊工程學科的陳以哲同學獲獎;而國外青少年科學獎則由地球與環境科學科、來自美國的Elizabeth S. Djajalie獲獎。 每年國際科展的常勝軍-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今年一樣展現他們的不凡女力,由高二的張翊慈、張敏虹同學以作品《探討內源性大麻素對果蠅細胞自噬與生理功能的影響及角色》奪下大會首獎青少年科學獎。這項研究利用果蠅作為模型生物來探討內源性大麻素2-AG對細胞自噬及生理功能的影響,尤其是在抗飢餓、抗壓力和神經退化性疾病方面。它不僅提供了對內源性大麻素在生物體中作用的新見解,也為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未來治療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評審們認為作者透過調控果蠅細胞內合成及降解 2-AG 之酵素含量,發現 2-AG 含量多寡對果蠅抗飢餓與抗壓力能力具正相關之影響,更進一步探討了細胞自噬的表現與 2-AG 含量的關聯性,這些研究結果具有應用於神經退化性疾病治療的潛力,且對於了解細胞自噬在此機制上所扮演的角色有所貢獻。 隨著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電腦成為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隨之而來的是對於惡意程式的不斷威脅,在這樣的情境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高三的陳以哲同學以《惡意程式無所遁形—以自然語言處理模型實現惡意程式之識別》為題,選擇使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NLP)進行研究,以提高電腦對惡意程式的辨識能力。他的研究輔以多種良性和惡意執行檔作為訓練資料,訓練模型以區分良性和惡意程式;同時,還進一步比較多種自然語言技術識別惡意程式成效的差異。評審認為這件作品以多種自然語言模型,建立辨識惡意程式的模型與編碼來判斷惡意程式,相當具有創意;在實驗設計上,蒐集並採用多種不同之惡意程式家族,對資料庫進行反組譯及前處理,並反覆訓練,數據完整,正確率佳,因此一致通過其獲選大會首獎青少年科學獎! 國外青少年科學獎則由來自美國的Elizabeth S. Djajalie以作品“Quantitative environmental DNA metabarcoding for the enumeration of Pacific salmon (Oncorhynchus spp.)“獲獎。太平洋鮭魚(Oncorhynchus spp.)是阿拉斯加具有文化、經濟和生態重要性的關鍵物種。環境DNA(eDNA)相較傳統鮭魚計數方法有成本低、省時等優點,可根據棲息地中的DNA進行物種鑑定和量化。此研究探討定量eDNA元條形碼(metabarcoding)是否能準確測量六種魚類的豐度,並發現 eDNA有望成為魚類物種計數的替代或補充方法。評審們認為他充分掌握了研究主題,且提供了有效而實際的科學研究方法,結果也相當實用,因此在國外作品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