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衞生組織(WHO)訂定每年4月7日為「世界健康日」,今(110)年主題為「打造一個更公平、更健康的世界」,截至110年2月,臺北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高達19.22%,老化速度為六都之冠,如何「健康老化」是邁入高齡社會的最大課題,充份的身體活動是減少罹患慢性病及預防延緩失能的不二法門。臺北市一直致力於布建休憩設施與健行路線、成立社區健走隊及辦理身體活動課程等,全面營造健康支持性環境。今(110)年度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規劃「改變180、月來越健康」活動,設計長者適用的「樂食愛動月曆」,藉由180天的飲食及活動紀錄,培養長者健康生活型態。為讓長者不受疫情影響,隨時隨地動起來,臺北市衛生局特邀請長者健康促進推動方案師資盧玠民物理治療師示範6招簡易身體活動,結合「樂食愛動月曆」紀錄每日身體活動,讓你輕鬆掌握健康每一天。 身體活動不可少 慢性疾病不來找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身體活動不足是慢性病的主要危險因子之一,身體活動不足的死亡風險比充足身體活動多20至30%!根據臺北市衛生局公布108年臺北市十大死因,慢性疾病就囊括7項,每100人中約有63人死於慢性疾病,另WHO也指出約21-25%乳癌及大腸癌、27%糖尿病與30%的缺血性心臟病,是身體活動量不足導致!教育部體育署109年運動現況調查顯示,雖然COVID-19疫情盛行,但臺北市65-69歲長者規律運動人口比例為65.7%、70歲以上則為62.9%,均高於全國。為呼籲市民遠離三高及慢性疾病,平時喜歡健走的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黃世傑局長表示,平日可利用零碎時間進行「生活微運動」,例如多搭乘大眾運輸,提早前一站下車,增加健走機會;或使用家中隨手可得物品(例如椅子、寶特瓶等)進行伸展及肌力訓練,自然而然融入日常生活,營造處處都是健身房的氛圍。 改變180、月來越健康 處處都是健身房 為發掘臺北市市民身體活動需求及問題,臺北市衛生局109年與臺北醫學大學跨領域學習中心合作,發現臺北市成人及長者族群,相較飲食更容易忽略身體活動的養成,且通常在健康有異狀或怕影響家人時,才開始重視運動及提高意願。為正視臺北市市民身體活動不足問題,北市衛生局延續109年推動成果,規劃「改變180、月來越健康」活動,設計專屬長者的「樂食愛動月曆」,讓長者與家人一同紀錄180天的飲食及活動,主動觀察自身健康,養成健康生活習慣。 為鼓勵長者「改變180」輕鬆動起來,北市衛生局於108年長者健康促進推動方案即設計專屬長者身體活動影片,特邀擔任師資的盧玠民物理治療師示範6招簡易身體活動,利用生活中的寶特瓶(約600c.c.大小)、椅子或公園設施,每日鍛練2-3組,每組持續15分鐘,即可「月來越健康」,6招簡易身體活動簡介: 蝴蝶袖掰:強化手臂三頭肌,向蝴蝶袖說Bye Bye!(1組10-15下) 屈臂上舉:鍛鍊手臂與前肩,減緩肩頸僵硬酸痛。(1組10-15下) 碰椅深蹲:強化腿部肌力,降低膝關節壓力,讓爬梯更輕鬆。(1組8-12下) 胯下運球:訓練拋接反應及平衡感,減少跌倒風險。(1組15-20圈) 展翅高飛:舒展緊繃胸肌,改善低頭族駝背姿勢。(1組10-15下) 後弓箭步:促進腿部血液循環、改善久坐族水腫及預防下背痛。(1組8-12下) 樂食愛動享健康 輕鬆參與Everyday!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成人每週應累計至少150分鐘中等費力身體活動,而長者則每週至少3天進行平衡和肌力等功能性訓練,再次提醒市民朋友「動」起來可以很簡單!從自己有興趣或最簡易、不受時間、場地限制的身體活動開始,漸進式養成規律運動習慣。黃世傑局長更呼籲防疫期間,須注意活動空間的通風、適時補充水分及保暖。為讓您掌握健康不費力,北市衛生局邀請您一同加入「改變180」,樂食愛動享健康,「樂食愛動月曆」及長者身體活動影片等相關資源,可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 /主題專區/健康體能查詢,或撥打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分機1860詢問。
‧本站為言論自主平台,相關圖文上載皆設有追蹤機制,網友請謹慎發言,勿涉及人身攻擊!如面臨法律糾紛,本站有權提供發稿人、回應人資料予相關單位。 ◎服務條款 ‧Copyright ©新文媒體有限公司 Sherry ‧ ‧本站最佳顯示IE 5.5 以上版本 解析度 800 X 6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