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累積豐富的客家文化,就如同臺北客家人的「巢」,許多精采故事在此孕育。今年度「臺北客家巢環境藝術展」邀請5組藝術家以「生態、生產、生活」為主題,以公園為基地,結合戶外空間特色進行藝術現地創作,將公園打造成一處結合地域特色的開放性環境展場。 本次展覽邀請五組藝術團隊,進行五件藝術創作。「環境展場」,顧名思義,必須與環境中人文與自然特色相關,而非將現成的藝術品直接放進公園當中,因此本次五組藝術團隊早在七月初,就已進駐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輪流進行歷史文獻理解、自然環境觀察、資料素材蒐集、志工訪談,力求呈現臺北客家人的歷史縱深、今昔眺望,如何協同環境條件打造巢(家園)的豐富歷程。 「臺北客家巢環境藝術展」邀請所有好朋友於8月1日至9月30日,前往開闊的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感受客家文化的多元面貌!入園參觀請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相關防疫規範,配戴口罩,與參觀民眾保持1.5公尺的社交距離等,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作品一:You are here, Somewhere 大船承載記憶及族群流動影像 藝術家「趙書榕」,出生於台灣台北,2011獲選文建會MIT 新銳藝術家,作品多次獲國立臺灣美術館青年藝術家作品購藏和文化部ArtBank藝術銀行典藏。本次創作為「You are here, Somewhere」,由客家先民抵達台灣的「船」,延伸出多種思考角度,象徵著客家族群在臺灣各地落地生根般深刻的發展,蜿蜒屈伸於百年老樹中,流動穿梭於各個時空的影像和記憶,給予觀者一層層的回憶和堆積。不同角度的觀看,不同的驚喜和呈現,觀者也將成為作品的一部分(身體↔記憶↔流動)。 作品二:思考公園在城市空間的角色、重現家族農耕的歷史記憶 藝術家「徐李安」,目前就讀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作品名稱「夜巡田水」。 「農夫在夜晚的水圳邊巡田水」雖然僅是「人、時、事、地」的簡單組合,卻勾勒農耕時代的生活樣態以及人們的內心盼望。透過夜巡田水的故事再現,邀請觀者一同凝視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中的稻田與水,在晚風與蛙鳴中重憶城南的水圳歷史。 作品三: 轉化客家惜字精神,珍惜口、耳交流的智慧語言 創作團隊「臉頰緊貼地球」,由團隊成員吳有容、林詩樺組成,作品名稱「拾字」。 客家先民尊敬文字與學問,用過的紙張亦不會隨意丟棄,至今,仍有許多客家聚落保有惜字亭的文化遺跡。《拾字》計畫轉化客家文化中的惜字精神,珍視透過口、耳交流所形成的語言智慧,語言的文字型態、字詞間組合的意象、詞語背後的故事皆是希望被重新拾起的。 作品四: 林蔭之間的自在小空間,諦聽周遭和自己心裡的聲音 藝術家「鄒雅荃」,新竹的客家人,現任自然而然劇團團長,作品名稱「聽聽窩」。 「聽」是把耳朵打開、讓聲音流進來的狀態;「聽聽ㄟ」是客語四縣腔「慢慢」的發音,「窩」是令人安心放鬆之處。「聽聽窩」希望透過自然素材與生活廢棄物的共同構成,在林蔭之間創造⼀個能讓參展者感到舒適自在的小空間,在其中諦聽周遭和自己心裡的聲音。 作品五: 客家文化公園如同「栥粑」,有聚合及分享的文化意涵 藝術家「劉開平」,台中的客家人,作品跨足產品設計、工藝等,多藉由材質應用與反應社會現象切入創作;設計思維中帶有工藝、藝術與建築觀點。 作品名稱「環境聚合粢粑裝置Environmental Assembly Hakka-Mochi Installation」。 客家族群節慶聚會時,常與賓客分享「栥粑」,其附有聚合的文化意涵。現今的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已漸成為臺北客家人的精神中心,擁有生態、農藝、人文等面向。創作者希望聚集週遭的人文故事,以多元的物件,打造客家公園的「環境聚合粢粑」,來共享這塊土地的故事、生活與文化。 關於更多的「臺北客家巢環境藝術展」系列線上藝術課程,歡迎至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粉絲專頁搜尋。
‧本站為言論自主平台,相關圖文上載皆設有追蹤機制,網友請謹慎發言,勿涉及人身攻擊!如面臨法律糾紛,本站有權提供發稿人、回應人資料予相關單位。 ◎服務條款 ‧Copyright ©新文媒體有限公司 Sherry ‧ ‧本站最佳顯示IE 5.5 以上版本 解析度 800 X 6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