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臺北市青少年發展處青少年志工隊的成員,在接受專業藝術療癒及兒童溝通的行前培訓課程後,利用2個周末假日前往南澳,在宜蘭南澳鄉蓬萊國小旁的「小人1號」--這個「南澳小孩的圖書遊樂場」,進行服務小旅行。 週六早上,青少年志工們活力充沛又有趣地自我介紹,拉近和孩子的距離,然後與孩子們一起散步前往茶籽堂的苦茶園,認識苦茶籽、體驗採收工作,還一起認識田間的野花野草並採摘野草烹煮青草茶,或是和孩子們一起手挖南瓜製作萬聖節燈籠。中午則和孩子們一起洗米切菜、烹調午餐;緊接著利用孩子們午休時間,到街上採購晚餐食材、討論下午要帶領的團康活動;孩子們午休結束後就是到運動場玩團體遊戲充分運動,然後進行巫婆手指餅乾的趣味烘培活動以及萬聖節的手繪場地布置。一天最後的晚餐也是由青少年志工們自己下廚,一邊用餐一邊和老師們開會,分享與討論今日的觀察心得,志工們雖然疲累但仍覺得相當充實。週日早晨則是搭乘藝術專車與老師上山前往金洋部落進行藝術課課程,第一梯次的志工們陪同金洋的孩子們在巷弄裡大玩顏料水球潑灑創作,而第二梯次則是延續上次的創作,由扣扣老師指導青少年志工與小孩分組用紙框視窗觀察並且採集部落的色彩,在上週的潑墨大紙張上進行共同創作,再繪製幾個代表自己的畫像,放在圖畫上面進行想像力的冒險,最後一起現場裱框完成令大家驚嘆的集體創作作品。 青少年志工們在服務中各有不同的收穫與想法,在青發處志工隊多年的林同學寫到:「在小人一號分組之後,我的小朋友跟我說:『我不喜歡你。』我感到很挫折,防衛機轉是我對這個行為能想到最合理的解釋,小朋友每次看到來服務的都是不認識的,相處了一整天後答應會再回來的卻又不再出現,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不斷重複,一個大班的小男生問我:老師你下禮拜會不會來,我說:不會,但你再數四個禮拜六我就會再出現了,所以我下次來的時候你要記得來喔!」今年才加入青發處志工隊的劉同學表示:「在了解一些小朋友長大的環境後,很訝異他們在這樣的環境下還是生長的可愛體貼又正能量,和他們的每一次談話、每一場遊戲、每一個擁抱都將我從學測的焦慮中撈起,一次又一次的被療癒。如果非要用一句話形容這趟旅行,那大抵就像闖入了世外桃源,是滿山遍野的歡喜與爛漫。」 在會議時間提出許多問題的洪同學則說:「我們通常都會認為來到偏鄉就是要服務小朋友的,要盡自己可能的去幫助他們,但老師認為無須去服務他們什麼,來到這裡要教給他們的是做事情的態度、是好的觀念也是要打開他們的眼界,讓他們對未來能夠有更多的想像,這重新定義了我對偏鄉服務的看法,使我不再懷疑短期的服務活動究竟有何意義,即使只有短暫的相處,我們都為彼此生命留下了些什麼,已經埋下了種子,至於它要於何時發芽就不得而知了,不過我願意繼續投入於偏鄉的服務當中,繼續當播種人!」在過程中仔細觀察的謝同學表示:「我一直努力地觀察老師,『啊!原來這裡可以跟孩子們這樣說,讓孩子們感到被理解』、『哇!這裡多講一點就可以變成一個很好的機會教育』內心佩服著老師們的專業,或許兩天不能改變什麼,但是足夠種下一顆小小的種子,而這顆種子終有一天會開出美麗的花朵!」
‧本站為言論自主平台,相關圖文上載皆設有追蹤機制,網友請謹慎發言,勿涉及人身攻擊!如面臨法律糾紛,本站有權提供發稿人、回應人資料予相關單位。 ◎服務條款 ‧Copyright ©新文媒體有限公司 Sherry ‧ ‧本站最佳顯示IE 5.5 以上版本 解析度 800 X 6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