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稿日期:110年12月23日 自2020年起,一場新冠肺炎大流行對人類社會帶來重大衝擊,在疫情影響下,人們的生活型態大幅改變,許多活動皆改為遠距及視訊進行,這樣的模式讓人們更加依賴網路,隨之而來的網路成癮問題也逐漸浮上檯面。 疫情如何影響我們的網路使用行為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李宛臻說,在疫情肆虐下,封城及隔離政策限制了許多既有活動,一方面上課上班都須仰賴線上進行,無形中增加了網路使用時間,另一方面原有的社交及戶外活動受到許多限制,亦令人更傾向以使用社群媒體或玩遊戲來放鬆身心。 此外,隨著疫情日益嚴重,隨之而來的焦慮擔心及現實壓力,也會增加網路沉迷的風險。近兩年已有許多國內外研究指出在疫情影響下,不論網路使用時數,網路成癮,或遊戲成癮之盛行率皆顯著增加。若本身網路使用時間過長(大於11小時/每日)者、主要使用網路從事社交媒體、線上遊戲及影音娛樂而非用於工作或學習需求者、家中有新冠肺炎疑似個案或確診者、本身有憂鬱或焦慮等情緒疾患、睡眠品質不佳或本身社交活動較少者,在疫情下又較一般人更容易發展出網路成癮。 何時需要懷疑自己網路成癮 李宛臻表示,雖然目前僅有遊戲成癮(Gaming disorder)被納入世界衛生組織頒布的國際疾病分類第11版(ICD-11)之正式診斷中,網路成癮仍為臨床上一重要之概念。台大心理系陳淑惠教授研究室發展之「網路使用習慣自我篩檢量表」,可用於10-25歲學生網路成癮之快速檢測,成人亦可參考。詳如下表,每題若答極不符合計為1分,非常符合計為4分(如括號中數字),若分數達11分以上,則為高度沉迷傾向,建議可至身心科門診接受完整評估。 在疫情下我可以如何避免網路成癮 (1) 維持規律作息:可製作每日活動規畫表,固定時間就寢及起床,注意均衡飲食及適當水分補充,別讓疫情打亂您的生活節奏。 (2) 固定運動:如線上有氧舞蹈/瑜珈,室內重訓等,取代原有之戶外體能活動。 (3) 建立紓壓管道:找到能讓自己放鬆的活動,例如閱讀、寫作、聽音樂、烹飪/手作,或練習漸進式肌肉放鬆、瑜珈、冥想、正念,讓疫情下的緊繃身心得以舒緩。 (4) 維持部分社交:例如和親友相約視訊聚餐,和同住家人保有每日固定之「家庭時間」,一起從事能放鬆身心的休閒活動。 (5) 避免過度暴露於疫情資訊:每日固定時間更新疫情訊息即可,投注過多時間搜尋及接收疫情相關訊息,反而更易增加心中焦慮感。 (6) 自我監測:有意識的監測自己每日螢幕使用時間,可適度關掉社交媒體通知,替自己創造「離網時間」,也可利用app設定螢幕使用時間上限。 (7) 早期求助:若意識到自身有網路成癮傾向,可盡快求助專業精神醫療。
‧本站為言論自主平台,相關圖文上載皆設有追蹤機制,網友請謹慎發言,勿涉及人身攻擊!如面臨法律糾紛,本站有權提供發稿人、回應人資料予相關單位。 ◎服務條款 ‧Copyright ©新文媒體有限公司 Sherry ‧ ‧本站最佳顯示IE 5.5 以上版本 解析度 800 X 6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