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稿日期:111年3月31日 一場全世界共同面對的戰役 新冠肺炎(COVID-19)從2020年1月起自武漢開始,短時間內迅速席捲全球,至今已散播至198個國家,全球確診者超過4億5千萬,6百萬人死亡。回顧國內,維持一年以上的防疫佳績,也終在2021年5月開始爆發疫情,至今確診者2萬1千餘人,853人死亡。2021年3月起,國內開始急起直追施打疫苗,至今疫苗覆蓋率第一劑為83.19%、第二劑77.62%、第三劑為46.63%。因全民加上醫護努力,藥物及治療方式的發現,讓我們得以從去年面對疫情及重症的恐慌中逐漸走出來。 然而,根據研究顯示,新冠肺炎不同於以往的SARS及常見流感,所影響的並不只是呼吸道,病生理顯示病毒會攻擊血管,造成凝血異常,廣泛性發炎反應,因此造成症狀是全身性的。即使疫苗的普及大大降低重症患者比例,但病毒不斷突變,突破性感染仍時有所聞。 COVID-19急性感染後症候群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任杜明晃指出,目前已有文獻顯示,即使非重症患者,在染疫後也會出現長期症狀。據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定義,新冠患者大多在12週內完全康復,但若解除隔離後且自染疫起12週,仍持續存在症狀且無法以其他原因解釋,則稱之為Long COVID。如上述COVID-19感染症狀不限於呼吸道,因廣泛的全身性發炎及免疫反應,症狀多為非特異性,在單一專科有時不易引起注意。常見症狀有胸悶喘咳等呼吸道症狀,另有極易倦怠,疼痛或肌肉痛,頭痛或周邊肢體麻木,掉髮或皮膚出疹。有些患者會出現「腦霧」,即無法專心,認知功能異常,暈眩等等,嚴重影響正常生活。亦可見患者因上述情形遲遲不見恢復又背負新冠患者的心理壓力,產生焦慮或憂鬱等症狀。 團隊的力量 民眾的靠山 因應上述染疫後患者潛在可能的需求,健保署於110年12月開始規劃辦理「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至今全國已有超過90家醫院開辦。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各院區亦提供此一服務,由胸腔科或感染科醫師主責,對於符合Long COVID有需求的民眾,給予一站式跨科別跨職類的評估與服務。在對此一百年罕見疫情後遺症的標準治療問世前,以團隊的支援必能提供超越單一科別的服務,讓民眾不再獨自面對染疫後的辛苦,期盼早日恢復原本正常的生活。
‧本站為言論自主平台,相關圖文上載皆設有追蹤機制,網友請謹慎發言,勿涉及人身攻擊!如面臨法律糾紛,本站有權提供發稿人、回應人資料予相關單位。 ◎服務條款 ‧Copyright ©新文媒體有限公司 Sherry ‧ ‧本站最佳顯示IE 5.5 以上版本 解析度 800 X 6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