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日全國本土確診數16,936例再創新高,臺北市新增本土確診數4,134例也創新高,臺北市長柯文哲在防疫記者會中再次呼籲快篩陽後再去做PCR,將PCR量能優先留給已經快篩陽性的民眾,不但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大家一起共度難關。 柯文哲指出,全國已經連續3天破萬,從數字來看,過去這幾天的R值都大於1,因此他認為未來幾天還會繼續上升,特別是從本周臺北市的案例來看,幾乎每個行政區都破千,所以要思考的是如何讓確診輕症者可以用社區醫療來處理,不要讓疫情擊垮臺灣的醫療系統。 柯文哲進一步表示,前幾天陳時中部長說全國的PCR量能是19萬左右,如果以20萬來算,由於確診的分布各縣市並不平均,現在幾乎集中在北部,即便陳部長說一天可以做20萬(PCR檢測),但不見得都能做到有需要的地方。這就像中央說全臺現在的專責病房和專責防疫旅館還有空床,那是以全臺灣來算,因為南部的確診數還沒那麼多,除非是把臺北的確診者送到南部去,否則床位數的分布大概不能以臺灣當做一個統計數字來看。再者,就算全國有20萬的PCR檢測量能,現在的陽性率還在上升,到時要怎麼辦?因此昨天市府已宣布希望快篩陽性民眾再去做PCR。 柯文哲說,就過去經驗,如果有很明顯的症狀,像是發燒、喉嚨痛等上呼吸道疾病(孩童可能有腹瀉狀況),去做快篩的結果是陽性,之後做PCR是陽性的可能性達98-99%,因此他現在的想法是希望盡量保留PCR的量能給確診者用,讓快篩擋在第一線,如果可以就自費做快篩,快篩是陽性的話,再到北市七大公費篩檢站做PCR。 柯文哲提到另一個希望快篩陽民眾再去七大公費篩檢站做PCR的原因,因為過去半個月,陽性率從1%一直上升到4/29日的13.8%,由於昨天已開始呼籲快篩陽的民眾才去做PCR,所以昨天做PCR篩檢的人數下降,但昨天的陽性率達49.2%,顯示去七大公費篩檢站的民眾很多是陽性,那地方是危險地帶,不建議沒感染的民眾往那邊跑。 柯文哲表示,之前已完成預約的民眾仍可照常前往篩檢,不過為了讓這七大公費篩檢站做最有效的使用,未來將轉成北市快篩陽性緊急處理站,也就是新冠肺炎的急門診(急診加門診)概念,提供快篩陽性民眾來做PCR。未來快篩陽性民眾來七大公費篩檢站時,拿著檢體,不用事先預約,隨到隨處理,掛完號後,做PCR,有症狀的,醫生會提供藥物,但有個特別要注意的地方,手機號碼一要要對,因為可能之前留給醫院記錄的手機號碼已經更換,到時PCR結果因為找不到人,送不出去。 柯文哲表示,未來一週是關鍵期,他相信到一定程度,曲線會平掉,這並不是說確診變少了,而是PCR量能被飽和了,會讓人感覺確診數沒再激增的假象,這也就是他強調一定要把PCR量能做最有效的使用,用快篩擋在第一線,但他還是再次提醒,要有症狀再做快篩,或者是真的有密切的接觸再做快篩,不要每天有事沒事的戳鼻子,會造成偽陽性太多。真的是快篩陽性的人,再去七大公費篩檢站做PCR,5/2日三總也會加入,北市府還在努力聯繫北市幾大醫院,如榮總、臺大,希望在這緊急時刻,大家一起扛起責任,讓確診的輕症患者在院外就可以處理掉,保留醫院的量能,留給中重症的病患使用。 柯文哲也不諱言,如果這樣都還擋不住,那他會斷然處理,提高防疫的層級,避免疫情擴散太快,因此基於國民力量在國民全體的,希望市民通力合作,不要讓疫情飆太快,有個適應的時間讓醫療體系更有效率的應付這次為危機。 副市長黃珊珊則針對居隔者及確診者的自者防疫須知進行完整說明。她表示中央的自主回報系統5/1日上線之前,北市已實施自主回報系統,從上線到4/30日為止,5天共回報10,027人,市府會針對這回報的10,027人,進行聯繫,處理好這些人的需要,但從今(1)日0時開始,確診民眾需改上中央自主回報系統,才能做後續的處置。 黃珊珊提到,市民朋友在這個過程中碰到最多的狀況,是因為恐慌不知道後面的程序,今天中央自主通報系統上線後,民眾只要回報,後面的流程都是電子化作業,即可取得居隔書,不再需要由地方政府開居隔書,不過需要安置到醫院或防疫旅館部分,仍是由地方政府來處理。 黃珊珊表示,確診者如果是居家照護,必須在指定居家照護地點,不得離開;以一人一室為原則,如果有任何狀況,家中有備用藥物可以先服用,如果有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指甲發青等情形,立即打119或由同住親友駕車送醫。生活部分需求會由各區關懷中心處理,醫療部分則由聯醫透過遠距醫療方式處理,居隔滿10天之後不用採檢即可解隔。因此確診的民眾如果沒有什麼症狀,就是好好地待在家裡,安靜度過10天後就可以解隔。 至於居隔民眾在居隔的3天中,也是一人一室,不跟家人共用衛浴,不能離開房間,等到第4天進入自主防疫階段,需快篩陰性才能出門,這部分北市健康服務中心會用物流快遞方式送快篩劑。如果有發燒、流鼻水等症狀,可以使用居家照護的遠距醫療,也可以打119送醫。如果是檢出是快篩陽性的話,就會走確診的流程,不要搭乘交通運輸工具,自行開車、騎車或步行或由親友家人接送到醫院做PCR檢測。 會後進行媒體聯訪,媒體問,疫情要確診多少人,臺北市醫療量能會支撐不住?另外,陳時中部長說疫情要五月中下旬才會到高峰,市長怎麼看?柯文哲表示,這是有可能,之前有提過戰略、戰術、戰鬥,國家決定戰略只有一樣,從韓國、新加坡的數據,到年底前有四百萬上下人口感染,這是合理的數字,問題這四百萬人是在多少的時間內感染,這是國家決定的戰略,拉太長對經濟不好,給社會太多限制,太短怕一下衝太高醫療體系受不了,這的確是一個大題目。 至於那條曲線怎麼決定,柯文哲說,坦白講這不是衛福部可以決定的,這涉及國家經濟發展、國家安全很多層面,這的確是要思考的題目。現在說要五月中才會達到尖峰,但市府有個問題,大概確診案例到多少我們會黑掉?現在臺北市要求把快篩擋在前面,PCR效能才能做最大的使用。 媒體問,蘇貞昌院長說現在居家隔離人數2萬多人,現在北市居隔者多少人?3+4真能有效紓解基層壓力?柯文哲表示,其實明白的講就是沒有管理,另外還要考慮成本效率,以前這病如果死亡率很高,當然我們要嚴格管制,但現在輕症化,要不要那麼大的居家隔離?這有問題。 柯文哲接續說,今年過年除夕全臺兩萬多人隔離,結果到上星期一,臺北市就有兩萬人在居家隔離,按照之前的居家隔離規定,兩三下臺北市就不能動了。做政治、經濟都要有成本效益,現階段疫情散開要做這麼大的居家隔離沒有必要,再來就是做不到。 媒體問,市長覺得數字有失真?因為侯友宜市長說今天光新北市居隔就有三萬多人,他不認同這數字?柯文哲說,這個時候大家講實話,今天居隔數字沒有這麼多是因為沒有做,做不下去,所以那數字是假的。 媒體關切市府某處長確診,接下來市府除了進行分流跟居家,市府大樓還有什麼進一步防疫作為?人力足夠?柯文哲表示,臺北市政府從明天開始就分艙分流遠距上班將風險分散,包括市長室的晨會也改以視訊會議進行。 有關社區黑數,未來在防堵上有什麼策略?柯文哲表示,PCR的量能有限,所以要發揮最大的功能,不希望大家用PCR當第一線,把戰線往前推,用快篩擋在前面,雖然會有漏網之魚,但戰況緊急用80/20法則,只要求可以大部分控制。 市長上午說不要在辦公室吹冷氣、看報表,目前市長覺得中央跟地方的落差在哪些地方?柯文哲回答,我們不願意苛責,但有時候覺得奇怪,衛福部後面那一排以前都是他的同事,有些政策還是大家明講,4/29市府接到公文要求 3日內把防疫專責病床擴張到15%,他提到把泌尿科病房轉成傳染病專責病房要多久的時間?空調要另外拉、病人要先移走,還要想移到哪裡?醫院還要降載,這不是三天內可以完成的,這都是實際管過醫院的才知道,很困難。 柯文哲說,後來把臺北市大醫院的院長找來,要求5/8前達到15%就可以,給10天還比較合理,3天哪有可能,下命令很簡單,執行沒那麼容易。還有兒童疫苗政策就一次講清楚,現在已經狀況不明戰情緊急,命令搞得我們第一線一下前進一下後退。 陳時中部長表示指揮官本來就需要看許多報表,至於需不需要去現場會視情況判斷,市長會邀請部長到第一線看看?柯文哲表示,陳部長後面那一排以前不是他同事就是他的學生,這命令有時候讓他覺得奇怪,不應該是這個樣子。 有關外界呼籲要將新冠從第5類傳染病降到第4類傳染病,市長看法?柯文哲說可以討論,但從第5類降到第4類,防疫措施要不要改這才是重點,重點不是名稱,是內容要改多少才是重點。 媒體問,外界質疑臺北市醫療量能有吃緊的狀況?柯文哲表示,住在臺北市最大的幸福是臺北市還是全臺灣醫療量能最多的地方,我們有八大醫學中心,病床什麼都最多,但誠實的說,臺北市的醫療量能不是臺北市自己用,還是要支援整個北北基桃,所以在設計的時候還是要考慮旁邊的需要。
‧本站為言論自主平台,相關圖文上載皆設有追蹤機制,網友請謹慎發言,勿涉及人身攻擊!如面臨法律糾紛,本站有權提供發稿人、回應人資料予相關單位。 ◎服務條款 ‧Copyright ©新文媒體有限公司 Sherry ‧ ‧本站最佳顯示IE 5.5 以上版本 解析度 800 X 6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