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稿日期:111年9月8日 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的盛行率約千分之四至百分之一。思覺失調症除了造成病人本身的重大痛苦及功能損失,也造成社會經濟資源的重大損失。然而多次發病的慢性患者僅有約35%在治療下能達到症狀完全緩解,是需要突破的瓶頸。 長期研究顯示,思覺失調症發病初期是治療的黃金關鍵期。早期積極治療對改善患者預後有顯著幫助。初次發病的患者有高達58%在治療下能症狀完全緩解,比慢性化患者提高許多。而患者越早治療、發病後未接受治療的時間越短,預後會越好,不但精神病症狀緩解率較高、認知功能及整體功能更好、生活品質也較高。因此早期發現早期介入非常重要。 鼓勵精神病的潛在高風險族群就醫相當重要。精神病的高風險族群大約有15%會在2年內確診為精神病,早期介入有助於預防減少或延緩精神病的發生。精神病的高風險群大多是小於45歲的年輕人,包含出現精神病的前驅症狀者、或曾出現持續未達7日的短期精神病發作者,或具有一等親家族精神病史,且同時出現長時間的社交退縮或認知功能減退者。 然而,精神病發病的早期徵狀表現常不典型,病患可能逐漸呈現出焦慮憂鬱、社交退縮、個性改變、認知功能退化等多樣化的面貌,因此較難被偵測。病人或家屬可能對病情不了解,或擔心標籤化問題而錯失治療黃金時間。 因此,增加大眾對精神病的了解鼓勵積極就醫,建置整合社區與醫院的醫療體系,提供可近性高而個別化的醫療資源非常重要。有一點需要提醒的是,呈現精神病高風險的症狀者不是絕對會發展成精神病,先不必過度擔憂。但是即早尋求專業判斷,有助於找出立刻需要積極治療的族群,而且長期追蹤發現呈現精神病高風險的症狀者,即使不轉成精神病,也大多數為焦慮憂鬱所苦,也需要長期的治療。 自1996年起,世界先進國家紛紛發展發病早期的精神病患者發展的社區處遇計畫,早期積極處遇已經是世界的潮流。自民國108年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在臺北市政府的支持下,參考各國經驗建立臺灣第一個針對早期精神病的臨床服務團隊。結合台北市17家精神科或身心診所或社區型醫院及松德院區的社區照護網絡,建立早期精神病患者之雙向轉介平台及合作模式、建立主動追蹤處遇團隊、針對個案提供積極的個案管理及心理社會處遇,以達到早期辨識、積極處遇及長期追蹤的效果。 本團隊除了提供診斷及完整的評估、先進的藥物治療,因為心理治療對早期精神病患者有顯著的幫助,本計畫也提供個案心理治療或家族治療,特殊需要的患者也提供居家治療。我們有專有的個管師針對個案及家屬進行主動關懷、追蹤返診並協助社區及醫院的資源整合。個案在診所或醫院就醫都可得到完整的資源。本計畫自108年8月至今收案合計141人,患者存留於此計畫追蹤者高達94%,多數個案都進入醫療體系穩定接受治療。追蹤顯示患者的症狀獲得改善、認知功能未再退化、再住院率低與國際水準相當。87%的病患或家屬都對本計畫感到滿意。本團隊也獲得2022年國家品質標章的肯定。 參與計畫執行的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柏妤表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效果更佳已經是許多內外科疾病的普遍治療觀念,但是在精神病的治療上早期介入的觀念還沒被充分了解。精神病的早期介入如同大部分的疾病一樣能帶來顯著的好處,保存病人最大的功能。雖然我國的醫療資源普行性很高,臨床上還是經常看到發病多年卻未接受治療的思覺失調症患者,患者及家屬都遭受長期的痛苦無助,且病情可能已經慢性化合併認知功能的明顯退化,這樣錯失黃金治療時間非常可惜。希望民眾,特別是年輕的患者有出現憂鬱焦慮等情緒困擾、記憶減退或思考邏輯混亂感官知覺出現變化、合併對周遭的世界的感受與之前不太一樣或遭遇人際關係無法信任他人或生活中痛苦時勇敢積極的就醫,與醫師充分的合作,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另外,衛福部也開始重視相關問題,台灣精神醫學會日前公布《發展我國精神醫療早期介入及長效針劑臨床指引》,提供台大醫院胡海國教授及劉震鐘副教授團隊發展的自我篩檢問卷〝思覺功能障礙自我檢測表〞,供有需要的民眾做初步的自我檢測。但是必須注意,問卷結果不能取代醫師的診斷,有困擾擔心的民眾應該與醫師當面討論。台北市民眾可洽合作診所或松德院區諮詢專線:02-27263141轉1209邱個管師。 如果您周邊的親友需要精神醫療服務可撥打臺北市衛生局專線(02)8788-3954,或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s://mental-health.gov.taipei/)/資源地圖列表查詢相關訊息;若您需要精神疾病相關資訊亦可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心衛中心網站追蹤最新訊息,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本站為言論自主平台,相關圖文上載皆設有追蹤機制,網友請謹慎發言,勿涉及人身攻擊!如面臨法律糾紛,本站有權提供發稿人、回應人資料予相關單位。 ◎服務條款 ‧Copyright ©新文媒體有限公司 Sherry ‧ ‧本站最佳顯示IE 5.5 以上版本 解析度 800 X 6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