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水庫是台灣的重要水庫及水利工程,同時也是重要的觀光旅遊景點,近年來在桃園市政府的經營及推動下,石門水庫的遊客量持續增加,餐飲和民宿等觀光產業更是蓬勃發展,但伴隨而來的是劇增的污染問題。
因此,桃園市政府為解決石門水庫日漸嚴重的優養化和維護大桃園地區民眾的用水權益,執行許多政策來改善石門水庫水質,包括推動巴陵簡易污水處理系統,也參考「日本滋賀縣琵琶湖」曾遭優養化問題時的做法,讓學生到水庫採水、驗水,了解水庫現況,同時推動使用友善環境的無磷肥皂等一系列環境教育活動;去年本活動就辦理了5場,因參與者反應良好,同時也獲得行政院環保署及經濟部水利署高度認同,由前瞻計畫補助1231萬元,所以今年桃園市政府從4/8~11/19擴大辦理全市國小4~6年級300場課程(其中5/12~9/16因疫情及暑假暫停),達到環境保育觀念從小培育目的。
鄭文燦市長在石門水庫依山閣的環教活動現場與學生互動,由環教老師李麗秋帶領復興區長興國小全校師生42人,解說如何進行水質檢测與水質好壞的重要性,學習酸鹼值的檢驗方式,並透過手工皂(脱模)製作活動,認識環保標章,改變洗劑使用習慣,了解生活用水及磷對水質的關係。
鄭市長希望小朋友能透過活動認識水質好壞,學會基本的水質檢測方法,瞭解檢測結果代表的意義,並實際參與手工皂製作讓大家瞭解石化洗劑對環境和健康的危害,進而改變生活習慣,在生活中身體力行,實踐對水資源保護與珍惜,進而保護我們的水庫及生活用水。
琵琶湖位於日本的滋賀縣,於1977年水質急劇惡化,嚴重的優養化震驚日本社會。然而經過近30年的努力,琵琶湖水質漸漸變好。
昔日的碧波蕩漾,除日本政府制定相關政策及工程手段外,民間婦女也使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個限制含磷洗劑的國家。另外遊琵琶湖一周是日本學童畢旅必遊的行程,引導學童愛護水源成為生活習慣。
因此,以日本琵琶湖環境教育為藍圖,針對石門水庫水源保護區推動水質保育及污染管制作業,並落實「環境教育」改變人們面對環境的習慣及態度,讓桃園市的學童認識水源的重要性,計畫往下紮根的「環教巡禮」,深化學童對於水資源環境的重視,以期達到人民環境素養提升。
桃園市府圓滿完成「環境教育齊推動 總磷削減護水質」300場活動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