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新聞網網 | 按此檢視完整網頁 |
發稿日: |
發稿人: |
他生病了,可是他不願接受治療,怎麼辦?:兼談精神科的外展治療 |
「你是…?」我一時認不出走進診間的這位男士。因為星期三下午是我的約診時段,見面的總是已追蹤多時固定且熟悉的預約病友。面對這張陌生的臉孔,但他又是預約的病人,我不免狐疑的問:「你是…?」仔細看了名字再翻閱病歷,我終於知道他是誰了。「是你!」記得大約兩個月前,和居家護理師一起到他的家裡進行到宅訪視。他今年34歲,27歲時開始因思覺失調症接受治療,不久後精神症狀幾乎消失,雖然日常功能不若以前靈光,但在職業復健的協助下順利找到政府擴大就業服務方案的工作,就在一切上軌道後,他卻停止了治療。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大腦的疾病,因病灶在大腦,影響了感官、思考及判斷,因此「沒有病識感,不自覺自己生病了,也不會主動就醫」算是核心症狀之一。臨床上,因沒有病識感而中斷治療算是常見的現象。「沒有病識感不會主動就醫」既是思覺失調症的核心症狀,等待病人自己上門就診的傳統醫院醫療模式就會有不少限制,一但病人不主動就診即束手無策,最後總要以復發,代價頗大。「外展治療」算是因應這個核心症狀的主要對策。停藥後,他起初如常,但一年後開始變得心不在焉、若有所思、敏感多疑,終於無法繼續工作。他的媽媽勸他接受治療,但他不為所動。最近幾個月,他的情況更形惡化,幾乎是足不出房門、整天喃喃自語、甚至不吃不喝。媽媽終於下定決心請求衛生所公衛護理師的協助。在公衛護理師的連繫下很快的促成那次的到宅訪視。兩個月前的一個午后,我和居家護理師到達他家門口時,公衛護理師和里長已在等候。手足無措的媽媽為我們開門後躲在一旁,他終於在大家的呼喚下幽幽的走出房門,兩眼無神,身形消瘦,雖然溝通不易但他可勉強同意每晚服用一顆藥物。我也跟他約定,要來我的門診繼續追蹤治療。後來幾次的門診追蹤並不見他的身影,只有媽媽前來,但至少他遵守了那次訪視所說的服藥約定。接著的門診,媽媽會報告他病情的起色,擔心的情緒也明顯緩和許多。今天,他終於出現在我的診間。他的神采與笑容讓我無法將眼前的這個人與兩個月前的記憶連結。「你現在覺得怎樣?」「你有什麼後續的計劃…. ?」雖然他表示想再休息一段時間,並沒有接受我鼓勵他接受日間留院復健的建議,但我知道他已經跨出大大的一步。 |
‧本站為言論自主平台,相關圖文上載皆設有追蹤機制,網友請謹慎發言,勿涉及人身攻擊!如面臨法律糾紛,本站有權提供發稿人、回應人資料予相關單位。 ◎服務條款 ‧Copyright ©Sherry ‧ ‧本站最佳顯示IE 5.5 以上版本 解析度 800 X 60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