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觀察站】「評鑑與訪視」—我們的教育進步了嗎? 文/江建新(桃園巿教育產業工會政策研究部副主任)
上個月宜蘭縣表示全面拒絕教育部統合視導後,各縣市紛紛響應。新竹市、桃園市、台中市、雲林縣表態拒辦,其他縣市也紛紛表示應簡化項目或者需再進一步檢討、研議。桃園市長鄭文燦更在其臉書直接聲明,教育部應傾聽基層教育人員心聲,讓教育工作回歸正途,統合視導細項多達601項,教育部各司各科派人檢核業務,地方政府也需大量人力應對。學校端更是為此,平時疲於資料蒐集,消耗大量人力,增加行政負擔且影響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
視導與評鑑的問題,不僅統合視導,對基層學校來說,市內評鑑訪視種類就有十幾種,交通安全、家庭教育、特殊教育、課後照顧、補救教學、本土語言、午餐教育、健康促進、環境教育、防災教育等等,還有其他專案型的訪視如客語生活學校、教育優先區、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有申請相關專案的學校,也需接受訪視。訪視評鑑之外,平時還要應付大量的業務宣導要求,但是再多的宣導,都不如落實於班級教學課程之中。現行教材已有的項目,應就毋須再為了辦宣導而宣導,班級按部就班進行課程才是正軌。
填寫表格、拍照、影印、整理成冊,往往面對一項訪視評鑑,承辦人員可能需要三個禮拜甚至一個月的時間準備,整個行政團隊為此付出的人力,承受的壓力,也許就是現今行政人員難尋的主要因素。如果是只有四個行政人員的小學校,那種焦急的忙碌就更難以想像了。但是蠟燭為什麼兩頭燒?因為我們是老師,我們沒有忘記學生,更不想因此對學生的照顧打折扣,尤其是在導師兼行政工作的狀況下,實在不想把心力放在製作資料。教育是人對人的工作,老師的時間與精力應用於對學生的直接服務,而不是冰冷的鍵盤。
描述完現況,回歸評鑑訪視本身的意義來探討。學校是一個小型的地方教育單位,單位內必然有些問題,需要諮詢專家學者,需要透過訪視評鑑來發現、解決。就像去上課充電一般,聽委員們講講建議,也是有幫助。但是必須弄清楚,評鑑與訪視的意義及目的。評鑑是上對下,是發現問題的過程,目的當然是為了解決問題。訪視呢?訪視的過程應是平行的對話,是溝通現狀,當然也是希望能夠促進專業成長,讓教育環境更好。在共好的前提下,評鑑訪視要更有效且精準的幫助到教育現場,那就應該辦的更細膩,弄清楚此行的角色。這當然不是說增加細膩的指標,徒增老師們的負擔。該細膩的是它的程序,是訪視者的心態,訪視過程中,是否給予校方平等的對談與溝通空間?還是一切紙本為憑,沒有印就認定沒做?過程是建立在查核的心態上,還是相互信任?針對學校的困難處,有沒有因地制宜的諮詢管道?無法現場回覆的問題,能不能有後續的回饋機制?校方對於評鑑的過程或結果,有沒有申覆或者說再溝通的空間?委員的建議是否適合學校,學校有沒有其他再諮詢,或者可以長期諮詢輔導的行政支持系統?簡單說,勇於擔任行政工作的,都是願意為教育現場付出的好老師,訪視與評鑑要更有利於現場,我們的執行心態與程序都要更進步,才能真正的看見問題,協助解決,或許這也才是舉辦評鑑、擔任訪視委員的初衷。
葉丙成老師去年在天下雜誌的文章中表示,評鑑現在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一次決定」與「要比高下」。認為應該以「長期的觀察」代替「一次性的表格」,這或許也才是更真實了解教學現場的方式。主管機關該先檢討「一次性的表格」的缺失,以確實的晤談校長、學校行政、老師,用搭起校內溝通橋樑,尋求最好解答的方式幫助學校。過程應該拉長時間間隔,初次到校晤談,校方僅需簡述現況及困境,委員們提供想法、建議做法,並約定下一次晤談時間。也許是一個學期甚至是一個學年之後,委員們再次到校,聽聽學校這段期間執行的成效,給予回饋,或訂定為了新的目標,逐年改進校務。老師對於教育做的越多,越投入,晤談即有更多的心得或提問,委員來的友善、關心,校方不再以列印厚厚的資料冊應對,也才有可能敞開來談論校務,從對話中找到進步的動能。
在一團迷霧中轉個方向走,是先機,也是桃園市的機會。
‧本站為言論自主平台,相關圖文上載皆設有追蹤機制,網友請謹慎發言,勿涉及人身攻擊!如面臨法律糾紛,本站有權提供發稿人、回應人資料予相關單位。 ◎服務條款 ‧Copyright ©新文媒體有限公司 Sherry ‧ ‧本站最佳顯示IE 5.5 以上版本 解析度 800 X 6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