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的故事,提振人文視野的好文,推薦閱讀!
■■小白鶴的美麗傳奇
什麼都低迷時,若要票選今年最溫暖的故事,無疑該是這一則了。
一隻原本要去鄱陽湖過冬的小白鶴,意外地現身於金山海岸的清水濕地。這種白鶴,全世界不到四千隻,台灣從未記錄。如今現身,若只是迷鳥便也罷了,怎知一待竟然到現在,眼看都快從亞成鳥變成鳥。
更精彩的是,近乎一年的日子裡,牠的出現和習性,帶來許多保育和農耕思維的撞擊。一來牠毫不懼人,沒多久,便跟當地老農成為好朋友。呼喚時,還會靠近,或者應答。老農身形不高,小白鶴一百二,一人荷鋤耕耘,一鶴仰頸展翅,構成和樂的鄉村畫面。兩者之間已是家人關係,田間的工作夥伴。
這一美麗的錯誤,帶來的驚喜更是不斷。初時,牠在茭白筍田,大啖福壽螺,解決大半蟲害。只是沒過一陣,福壽螺吃光了,小白鶴轉移到隔壁的蓮花田,啄食蓮子。老農亦可愛,看到大家關切,更不在乎蓮田受損。凡小白鶴棲息之地,絕不噴灑農藥,好讓牠安心過冬。後來連水稻田亦趕快注水,引進魚蝦,提供小白鶴更為豐厚的食物。
過往,我們總是無法成熟地對待罕見鳥類的意外到來,尤其是大鳥,命運特別乖舛。還記得八年前,有支丹頂鶴家族意外抵臨,同樣造成轟動。許多鳥友蜂擁拍攝,驚得此一族群到處飛竄。農民也不當喜事,反而抱怨連連。清水濕地的存留,更引發保育和開發的爭論。
小白鶴彷彿是來檢驗,我們到底是否準備好了。從最初在澎佳嶼現身,鳥友密切注意牠的接近。沒過幾日,我們隨即發現,牠抵達清水濕地。顯見民間生態保育團體,早已透過網路,自發性形成一個龐大的自然觀察組織。
小白鶴不怕人,同樣吸引許多觀賞的遊客。物以稀為貴,初時確實引發許多不當的觀察行為,譬如遊客太多,貿然下田,帶來過度驚擾,抑或者利用小白鶴的親人,進行一些不當的觀光噱頭。所幸小白鶴並未受到太大干擾,大家也漸漸學得,尊重一隻大鳥的生活領域。
為了讓小白鶴有一安心的家園,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更為積極,主動保價收購老農在濕地栽種的作物,以當地食材提供周遭學校午餐。還把老農栽種的稻米,包裝為金山小鶴米出售。一邊還出版繪本,透過這個難得的題材,讓更多孩童學習這堂生態課。
這樣嘗試小而美的環境改變,展現農事的多元教育,更成熟的與家園對話。最近在各地也都有實踐的案例,很值得給予肯定。但小白鶴的奇幻旅程還沒結束,我們的驚喜也才開始。
過去,丹頂鶴家族到來,似乎是一種預示,白鶴的居留則像宣示,此地是重要的候鳥驛站。一如人們長途旅行,總需要良好的驛站,獲得充分的休息,其它動物在遷徙的過程裡,同樣需要類似的地點。從候鳥眼光,清水濕地或許只是一星級的旅館,迄今還岌岌可危。但從半甲子前,我就常聽聞大鳥到訪,牠們的賞光,一再提醒我們,這塊濕地的非凡。未來如何周延的保護,勢必考驗相關單位。
小白鶴的新聞迅速傳開後,連俄羅斯西伯利亞時報都以頭條報導,感謝我們的照顧。善待小白鶴,讓我們成為友善的生態大國。我們的關懷不只是針對人,也包括了各種動物。謝謝小白鶴給我們這個機會,學習更高度的視野。
明年春天,長大的牠,會飛回西伯利亞嗎,如果繼續留下,恐怕又是一番考驗。但也或許,那時又是另一堂生態課的驚喜。
(圖片取自「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
‧本站為言論自主平台,相關圖文上載皆設有追蹤機制,網友請謹慎發言,勿涉及人身攻擊!如面臨法律糾紛,本站有權提供發稿人、回應人資料予相關單位。 ◎服務條款 ‧Copyright ©新文媒體有限公司 Sherry ‧ ‧本站最佳顯示IE 5.5 以上版本 解析度 800 X 6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