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組織營運發展謀略哲學— 西方『賽局理論(Game Theory)』與東方中國謀略之探討與應用 農企業經營管理顧問專家 黃穎捷 ingchiehtw@yahoo.com.tw 賽局理論(Game Theory)乃緣於西方世界探討兩個經濟個體之間當有利害衝突時,謀略運用之學。賽局理論又稱「博奕理論」(Game Theory)又可稱為「互動決策理論」(Interactive Decision Theory),亦即針對一群決策者在決策時,所面臨的問題與戰略行為,所進行的一套有系統強有力的策略式互動行為 (interactive behavior)分析工具方法,本學門領域的研究發展價值,於1994年由諾貝爾獎予以肯定。 戰爭棋盤統帥兩端坐,對弈尚未開始,勝負早伏其中,制機於無形。當兩軍對峙相爭,所以勝敗,皆決於「內因」。勝者或因其強,或因其指揮無誤;敗者或因其弱,或因其指揮失宜;重點是「外因通過內因」引起作用。良策謀略則以「內因」為設計之基,可預知存亡禍福之原,盛衰興廢之始;制變於機先,遇事而不弊。 中國兵學之基本理念不同於西方世界,事實上,人的策略不是那麼輕易地可以被對方所鎖定。中國自古代開始,設計戰略之能力一向備受推崇,且淩駕於其他諸如戰鬥技能暨創新或革新戰具等軍事學能之上。比如「三十六計」其原文總字數加起來也不過138個中國文字,但確實包括了眾多因應衝突之途徑,如「圍魏救趙」或「縱虎歸山」,這些短句若深入推敲則著實令某些西方學者感到驚異。世界上公認現存最古老軍事理論著作『孫子十三篇』講的都是如何制勝敵人的戰略戰術,全書構成一嚴密體系,把「靈活變化」視為作戰用兵之最高境界,有云道:『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以無形而制有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又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下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也。』,以上例句道出中國文字表達的中國謀略哲學思想的無限深奧。 在東方中國浩瀚的古籍中,不乏蘊藏各路良策謀略思維名家者。相傳早在大禹治水時期的『河圖』、『洛書』,便是兵法之發軔。據漢書‧藝文志‧兵書略著錄,春秋時期的兵書,尚有範蠡二篇、大夫種二篇、楚兵法七篇、師曠八篇、萇弘十五篇、鮑子兵法十篇、伍子胥水戰兵法十篇。這些兵書著作已全部亡佚,而只有孫武的『孫子十三篇』尚保存完好。按照優存劣汰的原則,『孫子十三篇』自然是春秋及其以前兵法著作中最優秀者。 而自先秦以降,包括『孫子十三篇』、『吳子』、『司馬法』、『六韜』、『尉繚子』、『黃石公三略』、『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七部兵書,於西元1083年由北宋神宗皇帝下詔編定合稱為『武經七書』,此和『鬼谷子』、『孫臏兵法』、『將苑』、『武經總要』、『投筆膚談』、『三十六計』、『三國演義』、『易經』、『史記』、『戰國策』、『韓非子』、『智囊』、『菜根譚』乃至二十四史等等,均洛陽紙貴膾炙人口。而『孫子兵法十三篇』更成爲兵家聖典,享譽全球。爾後在西方僅聞有德國軍事家克勞茨的『戰爭論』,馬基雅偉利《君主論》爲經典之作。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林蔚教授綜論中國古代兵學思想,認為「西方重視戰爭之物質層面,中國則側重武裝衝突中之心理層面」。由於中國古代「長久時期中往往只有少許軍事科技之變革,很自然的就偏重於戰略及心理優勢,作為據以獲取勝利」。中國人談謀略,講究奇正、屈直、陰陽、虛實之術,諸兵法上乘智慧部分思想經過引申衍變爲權謀。而各路兵法一些操作理念,與政治、社會領域運行的一些策略結合衍變爲一種『術數』,在中國師徒神秘傳承系統教育特質的演化,形成了影響中國數千年的神秘權謀文化。一九三七年以來毛澤東創作其『兵法十三篇』(孔見2003)與小有名氣之『矛盾論』,也成爲衆多第三世界國家的兵法聖經,其中莫不充斥權謀術數,近世李宗吾更在此基礎上創作『厚黑學』,集中國權謀學之大成。兵法與權謀術數的結合,使其具備了機巧、詭詐、神秘的特性,綜上所示指出東方中國謀略哲學發展之無限深奧。只可惜在現代中國人,沒人以系統性科學定理去研究發揚光大獲得諾貝爾獎。 『毛澤東兵法』是2003年由孔見整理成冊,包括:戰爭觀和方法論、政治建軍、人民戰爭、積極防禦、持久戰、遊擊戰爭、運動戰、殲滅戰、戰略反攻與進攻、指揮藝術、謀略策略、戰鬥作風、保衛國防等十三篇,涵蓋毛澤東軍事思想。而毛澤東著作『矛盾論』以博學中國謀略文化背景,師承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辯証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辯証法』的宇宙觀,指出事物矛盾的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自然和社會的根本法則,也是思維的根本法則。 「矛盾」存在於一切客觀事物和主觀思維的過程中,矛盾貫串于一切過程的始終,矛盾著的事物依一定的條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夠共居於一個「統一體」中,又能夠互相轉化到相反的方面去。矛盾的鬥爭則是不斷的,不管在他們共居的時候,或者在他們互相轉化的時候,都有鬥爭的存在;尤其是在他們互相轉化的時候,鬥爭的表現更為顯著。戰爭中的攻守、進退、勝敗,都是矛盾著的現象。失去一方,他方就不存在。雙方鬥爭而又聯結,組成了戰爭的總體,推動了戰爭的發展,解決了戰爭的問題。研究運用矛盾法則特殊性和相對性的時候,要注意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區別,也就是說要注意矛盾的各種不同的鬥爭形式的區別,否則就會決策錯誤,功虧一簣,甚至經濟倒閉、殺身之禍、國破家亡。 矛盾法則教導人們要善於去觀察和分析各種事物的矛盾運動,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賴和相互鬥爭,以決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動一切事物的發展;人的每一差異的概念,都是客觀矛盾的反映,客觀矛盾反映入主觀的思想,組成了概念的矛盾運動,並根據這種分析,不斷地指出解決矛盾的方法,推動了「矛盾」思想的發展,解決了人們的思想問題。矛盾即是運動,即是事物,即是過程,也即是思想;任何過程如果有多數矛盾存在的話,其中必定有一種是主要的,起著領導的、決定的作用,其他則處於次要和服從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過程」,如果是存在兩個以上矛盾的複雜過程,就要全力去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這個「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結解了。而賽局理論(Game Theory)係以研究設定限制因素之遊戲規則進行發展,至目前的研究,似乎仍脫離不了整體「矛盾法則」的辯証哲學內涵。 賽局理論『game theory』(或譯博奕理論、競局理論、對局論、局論)是一種策略思考,提供了一套系統設定的數理分析方法,尋求在利害衝突下的最適因應策略,透過策略推估,尋求自己的最大勝算或利益,從而在競爭中求生存。所探討的是互動行為(interactive behavior):「我的計算必須考慮你的計算,而你的計算也考慮了我的計算」,為一門研究 「多人決策」(multiperson decision making)之間的問題。賽局中的每一個人的決策,會受到賽局中其他人的影響。賽局理論提供一個有系統的方法,來分析這種相互影響(interactive)的策略(strategy)。主要目標,僅藉形式化的推理,來決定賽局者為了要理性地追求其利益,會採取何種決策,以及如果他們真的如此選擇,會產生什麼結果。比如兩軍對峙或百家爭鳴,如何知己知彼,以何種錦囊妙計來成功獲得勝利,或達成對其有利之形勢與環境或目標。人生無處不權謀,策略選擇隨時隨地出現在每一個生活的小細節;如何選用一個成功、機率最大的最適當好方法或工具來處理事情,即是一種科學算計的策略式互動行為 (interactive behavior)鬥智攻防戰。 賽局理論發展係1928年匈裔美籍數學家馮諾曼(Von Neumann, John)(1903-1957)首先證明基本的「壞中取小」定理(minimax theorem),才被確立,此定理適用於設定只敵我兩方對峙競爭的「零和(zero-sum)」賽局,在此情形下所獲得的利益值,恰為對方所獲負數之虧損值,而對峙雙方所各獲得之值相加,則等於零。 如果賽局者策略招數有限,且可以藉由隨機方式的處置(randomizing devices)去「選擇」其諸策略的加權平均值(weighted averages),則每個賽局者在對手能採取給對方最致命的反制策略之下,仍然可以採取一個能獲最大利益的策略;「壞中取小」定理認為這些利得,都是相等的。 而所謂的「壞中取小」(minimax),是指在一個「零和」賽局中,甲方在每個策略選項裡,都會因為乙方各種可能的反制,而得到不同的損失;且在此不同的可能損失中,必有最壞的情況,其損失之值會為最大(maximum);因此若甲方在各個最壞情況的最大值中,應選擇一個其最壞情況值為最小(minium)的那個策略,即為採取「壞中取小」的原則。反之,與此相對的另一個概念即是「好中取大」(maxmini)策略。 另外可運用「隨機處理」策略,其原因是,如果對一個賽局而言,沒有一個策略可以保證他永遠獲利,那麼他也須採取一種策略來對抗。但為避免對方洞悉意圖,應以「隨機方式」選擇對應策略為佳。但此隨機選擇處置方式亦非盲目性的,而須在一定獲然率的分配原則下,來隨機選擇策略對抗,才能在總結算時,獲得最大平均利益;而此或然率的分配,是加權計算各策略的各種可能利得之平均值而來。 1944年這位數學家兼電腦的發明人馮諾曼(Von Neumann, John)和普林斯頓經濟學家摩根斯坦(Morgenetem)合著的『賽局理論與經濟行為』(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一書問世,進一步闡釋他的『零和』賽局理論,才正式奠定了現代賽局理論的基礎而發揚光大,馮諾曼(Von Neumann, John)可堪稱為「賽局理論」發明人。『賽局理論與經濟行為』(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一書是將賽局分為「規範性賽局」(rule-based games) 與「自由式賽局」(freewheeling games)等兩類,前者的參賽規則明確且參賽者的各種反應是可預知的,但後者沒有明確的規則限制,參賽者互動可有較大的變化空間。 「自由式賽局」的原則是,每位參賽者所贏得的不能超過他對於整場賽局的貢獻(you can not take away more than your added value)。所以重點將在於如何在賽局中創造價值(added value),而不是如何掠奪自他人的成果。由於經常需要所有參賽者齊心協力經營這場賽局,才能增加整體賽局的價值,並使每一個參賽者獲得較大的報酬。因此當一場賽局的獎賞,要靠其他參賽者的配合才能獲得,則就比較會採行合作雙贏的策略。 商業活動與軍事、政治活動存在本質應屬不同的區分。老子曰:「兵者,天下之兇器。」,無論正義的還是非正義的軍事活動,都是破壞性的,其最終目的是消滅或者征服對手,是一種「零和博弈」,第二次世界大戰名將麥克阿瑟甚至認爲戰爭沒有贏家,因此戰爭比較是屬於一種你死我活的「零和遊戲」(Zero-sum Game或稱Win-lose Game)。但是,現代商場商業活動競爭本質卻是創造性的生活發展,應屬是「非零和博弈」,應盡量以追求雙贏(Win-win Game )甚至多贏為要,靠單打獨鬥將很難取得勝利的。 商業競爭一般而言,經常同時兼具兩種賽局的特性,但似乎以「自由式賽局」的思維比較容易創造雙贏的機會。創造雙贏的賽局,是著眼於如何改變賽局進行的方式,比打倒對方還來的重要。例如,當市場處於供過於求的情況,彼此以降價進行流血競爭,最後必然沒有真正的贏家。處此情境,如能思考如何改變市場環境與競爭規則,使所有有實力的競爭者,都能獲得合理的市場佔有率與利潤空間,這就是一種雙贏的策略思考。 如果一個企業戰略思維是以「你死我活」爲商場競爭的潛在假設,就會出現非理性競爭,於是乎價格戰打得天昏地暗,最後是殺人一萬,自損三千;有的甚至借用非法手段傷害競爭對手,如此種種最終似乎偏離商業本質,不過這種想法,在現實當今仍見仁見智。中國的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傳統,往往使企業在應用兵法權謀的過程中,對於兵法中一些有意義的「道」之論點棄之不顧,而將兵法權謀中的機變和巧詐發揮到極至。所謂「兵者,詭道也」,國與國之間背信棄義,人與人之間爾虞我詐,最後出現推崇智巧,蔑視商業規則和商業倫理的現象,使整個商業社會出現嚴重的信用危機和倫理危機,這也是社會現實的難料,這樣的論點卻仍涵蓋於矛盾論哲學思想吧?! 1950年賽局理論的發展,繼而由1928出生為當前電影「美麗境界」主人翁,被譽為是20世紀下半葉「最傑出的數學家」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納許(John Forbes Nash Jr.)提出『Non-cooperative Games』博士論文,以研究設定「多人非合作」之賽局為論述,後來被稱爲「納許(Nash)平衡」的概念,爲日後「非合作賽局理論」 (non-cooperative game theory)和「交易理論」 (bargaining theory)作了奠定性的貢獻。因此納許(John Forbes Nash Jr.) 於1994年與加州【柏克萊】大學的哈桑尼(J.C.Harsanyi)及德國波恩大學的賽爾登(R.Selton)等賽局理論研究者同為諾貝爾獎候選人,以研究發展非零和賽局(non-zero-sum games)之「囚犯困境」(prisoner*s dilemma)理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納許(Nash)平衡」的涵義表示,在多人競爭的情況裡,有些參賽者會結盟以對抗他人;有些賽局可能有無限多種策略;還有非零和賽局。從這些賽局的數學分析可以得到混合策略的組合的平衡解,假設每位參賽者都堅持其平衡方式,每位參賽者都有一個解,每人都沒有理由偏離這組解。數學家納許(John Forbes Nash Jr.)證明,多人、非合作、有限策略的賽局都有至少一組平衡解。 「囚犯困境」(prisoner*s dilemma),係由弗拉德(Merrill Flood )在1951年所提出,之後由塔克(Albert W.Tucker)加以明確公式化和命名。所謂「囚犯困境」,是說遊戲雙方可能合作,也可能不合作,但真實世界是既競爭又合作的常態,證明個人以自我利益為出發最後結局,可能是「雙贏」或「雙輸」。以描述警察隔離審訊兩名共犯案例,警察審訊囚犯採取抗拒從嚴,坦白從寬的策略,因囚犯被隔離時,多害怕對方招了而自己沒招時,會使自己刑責加重,對方則無罪開釋,結果囚犯雙方最後皆採取認罪策略而雙雙被關進牢裡。納許以此證明人性在被隔離的限制因素下,產生的各謀自己利益的謀略,形成「囚犯困境」現象,反而造成雙輸的局面,這就是著名解讀賽局理論之「囚犯困境」案例。 這點應用到國際談判,要雙輸或雙贏是決定在兩方能否掌握充分資訊,瞭解敵情及有沒有溝通互信基礎。「納許(Nash)平衡」雙贏與雙輸之一線之隔,更加提醒競爭者相互間培養相互信賴、溝通、合作的重要。這種賽局雖然每個賽局者有一種優勢的策略(dominant strategy)可以在抵抗對方可能的反制策略下,使自己獲得最大得益(best pay-off)。可是如果雙方皆採劣勢的(dominated)妥協策略,則每一方都可以獲得基本生存較好的利益(better pay-off)。 而「非合作賽局」是指多人參與賽局的狀況,對於每個參與者來說,只要其他人不改變策略,他就無法改善自己的狀況。納許(Nash)證明在每個參與賽局者都只有有限種策略選擇,並允許混合策略的前提下,「納許(Nash)均衡」一定存在。比如在商場競爭,對方不改變價格的條件下,既不能提價,否則會進一步喪失市場;也不能降價,因爲會出現賠本情況。於是兩家公司可以改變原先的利益格局,通過「談判」尋求新的利益評估分攤方案,也就是所謂「納許(Nash)均衡」。 而「納許(Nash)均衡」也意味著兩敗俱傷的可能性,沒有一位參賽者能單方面背離該策略而獲利,在互不合作的前提下打價格戰,打到最後,出現一個均衡的結局是「無利潤」,這是「非合作的博弈均衡」,大家互相擠壓、排斥,誰都想獲得最大的利益,但是最後誰都沒有獲得利益,指出從利己的角度出發,最後達到的結果卻是損人不利己。至於如何去協調或規範上述的策略設定,「納許(Nash)平衡」解值似乎並未交待。 因此在賽局理論學家進一步研究,同為諾貝爾獎得主德國波恩大學的賽爾登(R.Selton),提出著名的「顫抖的手」(trembling hand)來檢測「納許(Nash)均衡」,指出「納許(Nash)均衡」解值不是唯一的;並以『次賽局完整均衡(Subgame perfect equilibrium)』的解值觀念,來證明「動態賽局」下可能的多重「納許(Nash)均衡」;發現根據『次賽局完整均衡』的觀念,當有競爭領導者存在下可求得「史達勃克」(Stackberg)解,即以前述寡佔市場產量決策為例,如果競爭領導者先決定產量,競爭追隨者在看到競爭領導者產量後,才決定要生產多少。 在「史達勃克」(Stackberg)的論述模型中,一個廠商實際上無法單獨選定價格,因爲市場價格還依賴於另一個廠商的産量;在價格領導模型中,有一個假設,就是另一個廠商會追隨主導廠商的定價,即價格接受者以此價格滿足市場剩餘需求。這兩個模型的設置不同,因而均衡也不同。 另一位諾貝爾獎得主加州【柏克萊】大學的哈桑尼(J.C.Harsanyi)將「貝氏學習法則」融入「納許(Nash)均衡」的研究方法,應用上極廣,舉凡談判諮商、拍賣兢標、廣告訊息宣傳效果、產業組織理論等等均予以運用。而上述之寡佔訂價模式,如果加入參賽者對競爭單位生產成本認知不確定,亦可利用哈桑尼(J.C.Harsanyi)的解值觀念,得到更為有趣的結論。 上述經濟行為與賽局的密切關係,引出另個重要思考論點:企業管理學上的「賽局理論」與「囚犯困境理論」模型被應用在商場競爭,因而產生「競爭」的貢獻價值。 一個企業經營的重要關鍵,原來「競爭」對企業成長的貢獻,遠比「穩定現況」對企業的貢獻更高。因為「穩定發展」會隨著產業競爭的轉型發生「空洞化」現象,或自我戰鬥力漸趨衰弱;但是創造「競爭」,讓協調「談判」(bargaining)策略上桌,卻也是防止空洞化與增強共同利益創造之更精密佈局的良方。 這也導出了企業管理學上的賽局理論另一種更現實的「嚇阻標的」協調談判案例模型:市場知名領導品牌(或已累積高實力者),與新進品牌(尚未達競爭實力者)同時考慮進入同一市場,在知名領導品牌(或已累積高實力者)進入市場,新進品牌競爭者(尚未達競爭實力者)不進入的情況下,知名領導品牌有100元利潤。如果新進品牌競爭者進入,但知名領導品牌不進入的情況下,新進品牌競爭者有20元利潤;但是如果兩家都進入市場,則各賠了10元。 因此,如何以此「嚇阻標的」來嚇阻競爭對手的進入,就要去努力塑造有利的氣候,靠協調「談判」策略說服競爭者以「進入是沒有好處的」的訴求,來說服競爭者,如果堅持進入將會陷入『囚犯困境』(prisoner*s dilemma)中,屆時將進退兩難。 目前賽局理論在一般自由賽局追求雙贏的策略,稱之為『競合理論』(Co-opetition),但事實上,這『競合理論』似乎也脫離不了「對立統一」的「矛盾法則」哲學內涵,即「對立物統一與統一物分裂」法則。其基本作法即「異中求同」「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就是「對立物統一」,「同中求異」就是「統一物分裂」。但是在賽局理論或是矛盾法則內,無論你是弱是強,「以柔克剛」論乃為處世最高段哲理,這又涵蓋了整個賽局理論與矛盾法則,這些理論的一些共同基本原則,頗值吾人深思玩味與實際應用: 一、 以柔克剛,以弱勝強: 諸葛亮與孫武奇正之道曰:「兵以奇正為始。」(便宜十六策,治軍第九),而奇正之原則在於: 能柔能剛,能弱能彊,能存能已,疾如風雨,舒如江海,不動如泰山,難測如陰陽,無窮如地,充實如天,不竭如江河,終始如三光,生死如四時,衰旺如五行,奇正相生,而不可窮。(同前) 三光即日、月、星。三光、四時、五行之特性是循環不息。作戰之手段與目的,士卒士氣之衰旺,兵力之強弱,均可依敵情變化而以不同的組合來對敵,使敵莫測高深,這樣的組合可以靈活變動以致於無窮。戰爭雖受雙方兵力強弱之影響,但如何掌握敵情,運用戰略戰術,則完全是智慧的策劃。故孔明曰:「軍以奇正為謀,以絕智為主」。(同前) 為了使新策劃之謀略作為發揮見機乘勢的功能,在奇正的謀略軍用方面,尤其要注意保密。諸葛亮曰:「夫軍成於用勢,敗於謀漏。」(同前)又曰:「戰欲奇,謀欲密。」(將苑,將善篇) 奇正戰術的運用,主要在針於士兵將帥的心理而設計,如針對將帥的個性、習慣,可分別施以謀略,而達到擾亂其心智影響其指揮作戰的能力。勇而輕死者,可暴也。急而心者,可久地。貪而喜利者,可遺也。仁而忍者,可勞也。智而心怯者,可窘也。謀而情緩者,可襲也。(將苑,情勢篇) 一個再完美的將領,只要用心觀察設計,必有可利用之隙。如勇敢而不惜死的人,可激而令其自暴;性急的人,可以持久戰反制;貪婪好利的人,可加以收買;仁慈而又寡斷的人,可造事端令其腐及於命;聰明而不果敢者,可迫其進退兩難;有謀但是積極於行的人,可加以奇襲,令其措手不及。如果無獲知將邱的個性,亦可就整個部隊的表現加以計謀。如:「迫而容之,利而容之,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卑而驕之,親而離之,彊而弱之。」(苑,將誡篇)也就是見有機則乘而利用之,不將就應伺機而動。因此諸葛亮對「用賢授能,糧食羨餘,甲兵堅利,四鄰和睦,大國應援」的敵人,無明白的表示不可冒然攻打,必須「引而計之。」(將苑,擊勢篇)。 二、 因此要能避戰而不畏戰: 產生未規劃性的對抗,經常會帶來雙輸,因此要能避戰而不畏戰。兵法有云:「料敵從寬」,毛澤東名言:「不打沒有把握的仗」。賽局理論指出,當敵強我弱情況,不要向重大利害關係對象進行直接對抗,與之合作利益可能大於對抗的利益。因此要評估尋求對手可以帶來多少價值的合作機會。直接與其衝突與對抗會減少賽局整體價值,應能避則避之。圖謀發展能不威脅到此強敵,就不會引發對抗。 能避戰是智者,不畏戰是強者,好戰是愚者,以戰求和是勇者。在兩軍對抗中,特別是敵我力量對比相差懸殊的情況下,必須以柔克剛,方能達到以弱勝強的最終目的。水性至柔,但滴水可以穿石,剛柔相濟,可以推動事物的發展變化,因而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其來有自。隨勢變形,靈活機動,根據不同的對象採用不同的對策,是以柔克剛的主要特點之一,也是以弱勝強的主要手段。 三、 運用毛澤東兵法的16字訣: 毛澤東兵法16字訣:「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是從敵強我弱這一基本特點出發,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作用,趨利避害,真正做到保存自己,消滅敵人,逐漸改變敵我力量對比。 以柔克剛的兵法謀略上,必須掌握下列的環節重點: 1.要力避以弱碰硬,避免直接及正面衝突。唯需發現及利用敵人的弱點,透過剛強中發現其短處,以揭己之長,克敵之短。 2.要設定目標,採取靈活多變的手段。戰勝敵人是戰爭的最終目標,而手段則是多變的。 3.要掌握實施以柔克剛策略中強弱轉化的轉折點。 其中有關毛語錄的重點啟示有: 1.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的軍事思想與中國革命戰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創造性地發展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的軍事理論。毛澤東認為:「由於中國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產生了革命發展的不平衡。革命的勝利總是從那些反革命勢力比較薄弱的地方首先開始,首先發展。因此,軍事上的強弱問題,是客觀存在的,也是互為條件的。沒有強,便無所謂弱,反之亦然。」 2.毛澤東在批判軍事上的「左」傾冒險主義時指出,「右」傾領導者經常會因在某一地區突然的武裝起義勝利,因而往往輕視敵人,而另一方面,對自己的弱點也不瞭解。敵強我弱,原是客觀地存在的現象,可是人們不願想一想,一味只講進攻,不講防禦和退卻,在精神上解除了防禦的武裝,因而把行動引到錯誤的方向。 3.毛澤東認為強弱也是互相轉化的,戰爭中沒有絕對的強,也沒有絕對的弱。只要採取正確的戰略戰術,不但在戰場上改變著敵我的強弱優劣形勢,而且將逐漸地變化著總的形勢;於是在敵人方面,強者就變成了弱者,劣勢變成了優勢。 4.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一書指出:「發動所有一切反對敵人的老百姓武裝起來,對敵進行廣泛襲擊,同時即用以封鎖消息,掩護我軍,使敵人不知道我軍將在什麼地方 、什麼時候去攻擊他,造成他的錯覺和不意的客觀基礎,是非常重要的。」 毛澤東兵法的16字真言,如以商場作戰的角度分析,則可解釋為同業敵牌的經營實力勝過我們的時候,必須進行戰略上的退卻,此係為了保存企業的經營實力,準備適當的時機反敗為勝。退卻之所以必要,是因對手的勢力強大,若不退讓一步,必將顯露出經營問題的破綻時,予以騷擾打擊;一旦同業競爭者在營運策略上發生致命的病因,則可適時迎頭痛擊,敵人敗退時,更可乘勝而追。 由上所述,充分顯示美國企管大師Michael Porter所說的SWOT競爭策略分析,可以印證知己知彼的敵我雙方經營戰力比較的重要性。 由上所述,得知在商場作戰時,如果碰到對手的戰鬥力堅實強化,使要避之為吉,不可與之抗爭(敵進我退)。等候時機至同業競爭對手的戰鬥力薄弱空虛則進行攻擊(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這是毛澤東對運動戰作了最通俗的解釋,此乃無勝戰把握時,不死守固定領土及維持固定的作戰線。毛氏認為作戰線的不固定,影響到根據地領土的不固定,時大時小的伸縮是經常的,此起彼落也往往發生,這種領土的流動性,完全是來源於戰爭的流動性,因而毛澤東認為打不贏就走的前提條件包括: (1)當面的敵人多了不好打; (2)當面敵人雖不多,但它和鄰近敵人十分密接,也有時不好打;(3)打而不能解決戰鬥時,不好再繼續打。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最近表示:「台積電經理人將退出世界先進董事會,是為了這家公司好,世界先進未來會有更大的發揮空間。」此因張董事長在1994年到1999年這五年期間,曾經想發展DRAM,認為世界先進可以成為小三星、小美光,但是事後發現,這條路行不通的,因此張氏當機立斷,退出世界先進,閃開低價搶單的惡性競爭。 四、 「敵變我變,各打各的」: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乃為毛澤東軍事思想中關於戰爭指導上靈活性的具體運用,毛澤東指出:「靈活地使用兵力這件事,是戰爭指揮的中心任務,也是轉變敵我形勢爭取主動地位的最重要手段;各打各的,是靈活的戰略戰術的運用,不是主觀的隨意行動,必須給敵以有力地制約,使其「你打你的」之目的難以達到。」由是之故,採用敵變我變,各打各的謀略,首先要有準確的判斷,瞭解敵人的計畫得失,透過陣前挑動,來瞭解敵人的活動規律;透過佯動,來瞭解敵人所處的位置是否有利;透過偵察,瞭解敵人兵力部署及強弱所在,如果將帥不善於觀察現象,看清敵人本質,沒有觀察思維及判斷力,便不能因敵之變而變。所以在敵變我變的方針下,置敵人行動不顧,按即定方針開闢新戰場。 美國企管大師Michael Porter博士說:「企業的競爭力在於他所創造的價值與效率,價值是指消費者願意付多少錢,效率是指要花多少錢去做這件事。」以領導全球生產氣動打針槍之鑽全公司為例,該公司經營者賴明達表示:「Made in Taiwan價格比大陸高二成。」因此將歷年盈餘6億資金全部投入壓鑄、塗裝、加工及熱處理設備,並將外包工程全部回收。由於技術品質的提高,該公司賣30美元的小釘槍,大陸只賣8塊美元;又因該公司的直接人工占營收不到4%,所以不僅打高級品形象,也要築高城牆,挖深護城河,防範任何敵人。 五、 要努力以赴創造設計或促使對手養成依賴你的局面: 賽局理論指出,當必須依賴對手產生價值,此時就受制於人,因此要盡量使對手依賴你,才能顯示在賽局中的價值與地位。如強勢對手進攻,如要不戰而退敵,必須事先能提出足以嚇阻的明顯事實證據。不要與驍勇好戰者處於同一戰場,盡量創造尋求在不同市場區隔中發展,不要直接在同一戰場直接對抗。 六、 尋求改變遊戲規則,或打翻棋盤,或另起爐竈,或另質量互變,或拉長戰線或離間或以「囚犯困境」,或讓競爭者[進退不得]: 賽局理論指出,當對手有其他更重要對手時,你在賽局地位與價值將提昇;對手不會與你為敵,會聯合、利用你,採取「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策略。賽局遊戲規則如由實力強的一方訂定,弱者將難有獲勝機會,此時唯有尋求改變遊戲規則,或打翻棋盤,或另起爐竈,或另質量互變,或拉長戰線或離間或以「囚犯困境」,或讓競爭者[進退不得]來對付。 七、 使用「矛盾法則」應用公式: 矛盾論運用之標準作業流程公式為:「敵對競爭體」>「差異」>「對立」>「矛盾」>「鬥爭」>「分裂」>「瓦解」>「合併成我體」。 八、 必須努力以赴主動觀察研究創造策略性手段來促成漸進增加自己在賽局中的價值: 每一事物都是矛盾的統一,當矛盾發展而由量變質或質變量時,這事物必然轉變為其相反事務。所謂競合理論就是以「對立統一」的「矛盾法則」的競爭與合作過程,漸進增加自己在賽局中的價值。通常價值不會自動出現,必須主動觀察研究創造策略性手段來促成。如你是強者,要讓對手保留適度喘氣空間,以免造成其背水一戰的潛能,或做出意外極端舉動,造成所謂窮寇莫追之害的反效果。即毛澤東矛盾法則指導之「硬不要硬到破壞統一戰線,軟不要軟到喪失立場」。複雜世界中,沒有真正的零合賽局,永遠都存在可以互利、妥協的雙贏空間。賽局的勝利主要建立在自己本身的獲益程度,而不是建立在對手失敗的基礎上。 後記: 賽局理論其實就是一種策略思考,透過策略推估,尋求自己的最大勝算或最大利益,從而在競爭中求生存。納許在一九九四年獲獎的是「不合作賽局理論」,不合作賽局指只要對手的策略確定,競爭者就可以有最適反應,當一組策略是最適反應時,就是納許均衡。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歐曼獲獎,則是對「合作賽局」的理論建構與分析。 歐曼的合作賽局是:在衝突的環境中,經過多次的互動(獎或懲),因為雙方產生隱性勾結,漸漸由對立到合作,最後達到雙贏的結果。 諾貝爾獎肯定賽局理論應用於解決衝突,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由兩位美籍學者奧曼(Robert J. Aumann)與謝林(Thomas C. Schelling)運用賽局理論(game theory)解釋為什麼世界上有些人或國家能夠相互合作,有的卻是不斷衝突。賽局理論簡單地說是闡釋互動的決策情境。以賽局理論,協助眾人了解各式各樣的衝突與合作,包括貿易紛爭,幫派犯罪,政治決策,勞資談判等,都可以應用賽局理論來解釋。 這套理論指出,証明擁有報復能力遠較擁有抵抗攻擊能力更有用,且讓敵人摸不透報復的可能結局或許更佳。即面對攻擊時,反擊的能力會比抵禦的能力更有用,不確定的反擊又比確定的反擊更有效,而且最好不要讓敵人得知自己的反擊方法。但在許多現實情況中,以長期關係來看,合作比單一的對抗更能持久。 也就是說,某一方可以刻意限縮其決策選項的方式拉抬談判地位,遂行報復的能力在此印證要比抵禦攻擊的能力更有用,而相較於確定的報復行動,不確定的報復威嚇力更強,也更有效。 如何恐嚇對方,如何突然發動攻擊,如何用威脅的方式,禁止核武擴散,但終極目標是避免戰爭,是合作。 賽局論(game theory)為對決策者間互動的分析。與傳統的代表性決策者分析方式之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將每位決策者對其他決策者行為的知識(knowledge)與預期(expectation)納入分析架構。由於我們生活在多決策者的世界,某一決策者的決策會改變其他決策者決策所能達到的結果。倘若決策者的決策過程不考慮其他決策者的反應,他所預期的實現結果未必會發生;如此,此決策將是非最佳的。須知當我們極大化己方的報酬時,對手也正努力極大化他自己的報酬。 為何某些個人、組織和國家集團能夠順利推動合作,某些集團卻因彼此衝突而蒙受損失? 為何有些人和國家選擇合作,而其他人或國家則陷於衝突困境。 嚇阻理論 有助化解衝突: 一九六○年出版的《衝突的策略》:對抗中的一方如果侷限自身的行動選項,甚至自斷後路,反而可以因此獲益;報復的能力比抵抗攻擊的能力更為重要;而且越不確定是否報復,要比確定報復,更具嚇阻力。 謝林的洞見不僅有助於化解衝突、避免戰爭,同時也促進了賽局理論的新發展,以及此一理論在社會科學各個領域的運用。 重複賽局 促進和平合作: 人類「合作」的先決條件,顯示就算賽局參與者之間在短期內有強烈的利益衝突,但是就長期的重複賽局而言,和平的合作往往才是均衡狀態。 這套理論證明了是解決衝突、避免戰爭的中肯見解。利用數學分析工具,指出在衝突發生時,自己的國家與敵對的一方所擁有的各種選擇。這套理論之「無限多期重複賽局」分析(infinitely repeated games)有助於了解為何某些人或社群之間的合作關係會比較好。協助理解為何有些人或社區,假以時日寧願選擇合作而非其他途徑,即使他們原本相互猜疑也如此。「合作導向的賽局理論」利用共同期待,使得協調與合作更能促成,進而解決各式的衝突。 謝陵的賽局理論主要是在賽局中「經過適當的威脅,可以達到合理的結果」,合理的威脅指的是「不能不威脅,也不能威脅太過」。 諾貝爾獎從前給予「不合作賽局」理論殊榮,現在再給強調「如何由衝突到合作」的「合作賽局」肯定。這論點超越了經濟學的疆界,改變了社會科學。 納許在一九九四年獲獎的是「不合作賽局理論」;歐曼獲獎,則是對「合作賽局」的理論建構與分析。不合作賽局指只要對手的策略確定,競爭者就可以有最適反應,當一組策略是最適反應時,就是納許均衡。歐曼的合作賽局是:在衝突的環境中,經過多次的互動(獎或懲),因為雙方產生隱性勾結,漸漸由對立到合作,最後達到雙贏的結果。另外,歐曼對合作賽局的互動、均衡分配(如報酬),以及賽局理論的基礎分析,如每個人知道些什麼、對手的訊息掌握多少,都有完整的理論架構證明。他也是廣泛研究賽局理論的第一人。 奧曼對於參與者長時間多次互動的「重複賽局」進行了精闢的分析,能夠以簡潔扼要的公式推出準確的結果。奧曼讓世人更加瞭解人類「合作」的先決條件,顯示就算賽局參與者之間在短期內有強烈的利益衝突,但是就長期的重複賽局而言,和平的合作往往才是均衡狀態。他的見解不僅有助於解釋價格戰、貿易戰等經濟衝突,也釐清了許多社會體制的存在理由。 謝陵則著眼於賽局的實務應用的賽局理論主要是在賽局中「經過適當的威脅,可以達到合理的結果」,合理的威脅指的是「不能不威脅,也不能威脅太過」。 古巴危機中,美國與蘇聯就曾運用這個理論(互相適當威脅),加上邊緣運用策略(雙方都在邊緣,不惜發動大戰),最後都決定撤飛彈,達到雙贏效果。美蘇冷戰時期,最後都未動用核武,也是此理論應用。 「嚇阻」理論的大師謝林一九六○年四十多年來出版的《衝突的策略》指出,對抗中的一方如果侷限自身的行動選項,甚至自斷後路,反而可以因此獲益;報復的能力比抵抗攻擊的能力更為重要;而且越不確定是否報復,要比確定報復,更具嚇阻力。此洞見不僅有助於化解衝突、避免戰爭,同時也促進了賽局理論的新發展,以及此一理論在社會科學各個領域的運用。尤其值得稱道的是,謝林對策略性承諾的分析,能夠解釋從企業競爭策略到政治決策權力的一系列現象,影響相當深遠。 為什麼有些個人、組織和國家能與人合作無間,其他人和組織、國家卻與人衝突不斷?歐曼和謝陵的研究已確定賽局理論或互動決定理論乃是主要關鍵。 謝陵證明,一造可以公然惡化自己的選擇而強化本身的立場,也證明報復的能力比抵抗攻擊的能力更有用,還證明不確定的報復比確定的報復更可靠,也更有效。凡此種種真知灼見,對化解衝突,避免戰爭都效力卓著。 重複賽局理論提升吾人對合作先決條件的理解:為什麼當有很多人參與,當他們不常互動,當互動可能中斷,當時間很短暫,或其他人的行動不能明確觀察時,就變得更困難? 每個人的最佳選擇,都取決於其他人的行為,從進行戰爭到交通壅塞都是如此。 我運用這項理論來幫助自己理解衝突的情境與機遇性。 傳統不合作賽局指出,如果只想做一次生意,兩方一定會互相欺騙。但奧曼指出,如果賽局有很多場,兩者間是長期關係,則會促成合作。不過,奧曼認為,這個概念是常識,很多人都知道,所以他謙虛地將數學模型命名為「無名氏理論」。共識理論則是指,因為雙方資訊多寡的不同,會影響賽局的結果。 謝林一九六○年出版的「衝突的策略」一書,三百頁教你如何恐嚇對方,如何突然發動攻擊,如何用威脅的方式,禁止核武擴散,但終極目標是避免戰爭,是合作。 奧曼「無名氏定理」強調賽局會有重複多次的可能,必須首先導向合作,並假設雙方奠基於共同知識之上,最後才提出不合作,讓談判的進行得到最大的利益。以色列在加薩走廊的撤軍,整個談判過程即是反應出奧曼學理的思維。 謝林提出聚焦點的本意,在於強調談判的雙方/多方,利用共同的期待,使得協調與合作更能促成。 行政院長謝長廷在院會引用賽局理論,零和最後的結果都會比爛。強調立法院發生衝突之後,民眾對行政院和立法院的滿意度都下降許多,代表互相毀滅是錯誤的,應該是合作共生,尋求各種方式來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