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 CEO Summit 2017年11月8日在越南峴港開幕,一開始就探討「全球化(Globalization)」所面對的挑戰問題,除了「多邊合作(multilateral cooperation)」與「雙邊主義(bilateralism)」的爭論之外,首當其衝的就是「未來的工作機會」將產生怎樣的變化?將會遭遇到哪些衝擊呢?今天(9日)登場的第4節(Session 4)的議題就是「新工作創造者(The New Job Creators)」,各國政經領袖就促進新世代創造就業機會的技術、企業及產業進行對話,腦力激盪期望迸出火花。
台灣的非政府人士(non-governmental person)早在1986年就為了解決失業問題而提出「社會責任投資(Social Responsibility Investment)」—簡稱「SRI」的倡議,意即投資的行動必須懷著社會責任的初衷去進行,以創造就業機會為目標去做,而創造了台灣第一家的「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 SE)」名為「盛虹企業公司」,其出口卡登錄的英文名為「Sanhornic Enterprise LTD.」簡稱「SEL」—因時值台灣的戒嚴時期,不能直接稱為「社會企業」,所以才有SEL的中文名稱。SEL的創辦人丁玲虹女士很快地創造一百的工作機會,卻發現還有更多人需要工作,於是在靈修中悟出「創新產業」乃是「解決失業」的最佳管道,在美國矽谷的〈玉山通訊〉中的廣告詞就是「Creating New Industry for New Jobs」;同時也發明了一套「新商業機制(New Commercial Mechanism)」簡稱「ComMec」,在1990年代人們開始重視APEC這個多邊合作的國際交流平台時,帶至APEC廣事傳播「SRI」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