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成立以來第一部研究專書《台灣纖維植物編織工藝研究》今(12)日發表,內容包含43種台灣的纖維植物和編織工藝應用,深入探討植物生態、工序技法並介紹多件精采編織作品,是國內植物學界、編織工藝界重要的纖維知識工具書。作者張豐吉現任國立中興大學名譽教授,今日出席新書發表會暨專題講座,分享多年對於台灣纖維植物與編織工藝研究經驗,吸引百餘來自全台各地相關學者、工藝家及民眾與會,迴響熱烈。
纖博館主任郭敏慧表示,台灣擁有豐富的植物資源,台中尤以多元的地利優勢和文化底蘊,發展出知名的傳統纖維工藝,如達觀、谷關及梨山地區的泰雅苧麻織物,而大甲、清水和大安的藺草帽蓆產業,更曾串起新竹到高雄的產業鏈,使台灣以「草帽王國」名揚海外。纖維工藝博物館作為全國唯一以「纖維」為主題的專業博物館,特別選在今日「植樹節」發表這部研究專書,除了呼應綠色、環保的議題,也希望大家發現身邊處處是寶,一株不起眼的小植物,都可能引領未來的綠色風潮。
張豐吉教授出身於彰化農家,擁有日本國立九州大學農學博士學位,成功研發以鳳梨纖維為原料的「鳳梨紙」,國畫大師張大千還特別命名為「波羅紙」,因此備受矚目。張教授說,2004年受前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委託進行編織植物調查研究,發現隨著石化工業興起和產業外移,許多編織產業迅速萎縮,原本大量運用在編織領域的數種常見植物,竟不見踪跡。幸好當時在台灣省農業試驗所找到部分植物種子,在校園農場試種記錄,取得纖維標本,也託友人從國外帶回圖文資料,盡可能蒐集各種編織纖維的資料與樣本,當時的研究著作廣受好評,可惜絕版多年,2020年接受纖維工藝博物館委託,經過增補修訂,終於正式出版。
郭主任指出,纖維工藝博物館以「纖維‧時尚‧綠工藝」的精神,除了致力於纖維工藝的典藏研究及展示推廣,也積極規劃出版專書,記錄纖維工藝的發展歷史和研究成果,希望這本書可以提供有志於纖維工藝的藝術家或業者作為參考,在先民的智慧根基上,銜接當代工藝的技術應用和美學設計,為未來台灣發展綠工藝奠立基礎。
此外,纖維工藝博物館在戶外廣場也設置「綠野纖縱-纖維植物教育園區」,種植桂竹、藺草、月桃、鳳梨、瓊麻、香蕉、木芙蓉等,歡迎民眾前往認識台灣常見的纖維植物,同時館內也正舉辦「歲時經緯-人間國寶邀請展」和「纖維的藝想世界-大甲藺篇」等展覽。更多訊息請上纖博館官網 ( https://mofia.taichung.gov.tw/ )查詢。
今日新書發表暨專題講座,包括纖維工藝博物館主任郭敏慧、嘉義大學名譽教授杜明宏、「天然染色」傳統工藝保存者陳景林與馬毓秀老師、大墩工藝師陳如萍老師、台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吳佩珊、台灣四季藍研究會陳文江與賴美智老師、台灣染織文化創意協會黃英明老師、宜蘭染工坊發展協會陳麗芬和三角湧文化協進會盧秀芳老師等均到場共襄盛舉。(3/12*10)*文化局
聯絡人:台中市纖維工藝展演中心 張小姐
聯絡電話:04-24860069分機303
(左起)纖博館郭敏慧主任、張豐吉教授、嘉義大學杜明宏教授杜明宏教授與張惠茹館員合影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首部研究專書《臺灣纖維植物編織工藝研究》作者張豐吉教授
藺草經由編織與染色可以有千變萬化的樣貌
張豐吉教授透過藺草的橫切面來解講藺草的種類差異
張豐吉教授於演講結束後為來賓簽書留念
「綠野纖縱-纖維植物教育園區」種植的纖維植物瓊麻
纖維工藝博物館「綠野纖縱-纖維植物教育園區」種植多種臺灣常見的纖維植物
‧本站為言論自主平台,相關圖文上載皆設有追蹤機制,網友請謹慎發言,勿涉及人身攻擊!如面臨法律糾紛,本站有權提供發稿人、回應人資料予相關單位。 ◎服務條款 ‧Copyright ©新文媒體有限公司 Sherry ‧ ‧本站最佳顯示IE 5.5 以上版本 解析度 800 X 6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