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發稿日:2017/12/14 上午 11:37:00
個人簡介
|
修改新聞稿
|
回到「工商農漁區」
發稿人:林凌霄
回「新聞網」首頁
上一則工商農漁
下一則工商農漁
新聞賞金:468元
鼓勵作者,給賞!
寫得真好!賞10元
寫得不錯!賞8元
很認真!賞6元
辛苦了!賞4元
安慰獎!賞2元
|
上一則
|
下一則
台灣首位有機茶農陳清澤 獲比利時米其最高等級「3星獎」
您尚未登入會員!
帳號
密碼
新會員註冊
分享臉書時若無法顯示照片,請先按此,輸入網址後再按「擷取新的抓取資訊」鈕
台灣首位有機茶農陳清澤 獲比利時米其最高等級「3星獎」
記者林凌霄/南投報導
鹿谷茶鄉陳清澤、陳鈺頷茶農父子,堅持有機栽培三年有成,同時秉持傳統手作工法,焙製獨具一格的花果香氣、底韻自然甘醇的好茶,日前參加在比利時2017國際風味暨品質評鑑大賽,勇奪 iTQi 最高榮譽「3 星獎」,也是台灣唯一取得『有機認證茶園』並獲得三星獎的茶農,連日在中部茶區傳為美談,同時驗証了「南投茶世界香!」名不虛傳。 陳清澤13日強調,為了圓夢「有機」,即使負債千萬,我們還是會持續「堅持做好茶、賣好茶」,而榮奪世界大獎,更要讓消費者能喝到純正的台灣〝正港有機認證好茶!
鑫龍源茶品公司董事長陳清澤,58歲,鹿谷茶家第二代,種茶已逾40年,迭獲比賽茶大獎、獎不完!鑑於近年來全球席捲一股有機風潮,陳清澤秉持農家子弟尊重大自然之生態法則,104年更種植1.8公頃的高山有機茶園,週邊以天然高聳竹林當綠籬,景觀幽美雅致,茶園頂尖,還有一棵媲美台東金城武的巍然「香杉」地標矗立,美不勝收。同年即取得「中興大學有機驗證」,成為名副其實有第三方驗證核可的有機茶園。
『鑫龍源有機茶』採用自家販售之有機認證肥料,使土壤肥沃茶樹葉片肥厚,並以最耗力費時的人工除草方式,更利用旗下農業資材公司與國外技術合作,採用有機生物科技防治病蟲害,達到生態平衡使茶樹成長更健欉、抗病力強、品質優良。
媒體採訪群,13日走入有機茶園,驚動處處的蜘蛛、蟲蟲跳躍,蝶蜂飛舞,又見茶葉因蟲害而捲曲,泥土中亦很熱鬧,小蜈蚣、蚯蚓蠕動,茶園上空有老鷹盤旋覓食蛇類,主人說,幸運的話,晨昏還能欣賞棲息在四週綠籬的美麗「藍腹鷴家族」在茶園漫步。整體而言,鑫龍源有機茶園已蔚為區域自然生態最豐沛的地方。
陳清澤不諱言的指出,「有機生產是蟲蟲吃剩下才是我們的啦!」,目前有機第三年,產量相較一般,約僅有三分之一,只能咬緊牙關,期待慘澹經營,熬過五年的馴化期、生態平衡,才會接近正常。因此,我們仍會堅持走過難關,不只要健康有機,更要滿足顧客的味蕾。鑫龍源有機茶堅持傳統手作工法,為半生熟型態的輕發酵茶,茶湯呈鵝黃色澤、富含果膠,獨具一格的花果香氣,底韻自然甘醇、喉韻絕佳!
而陳清澤最慶幸的是,鑫龍源有機茶第三代掌門人同時也是七年級末段班的陳鈺頷,原本從事消防公務人員擁有百萬年薪,因為感受到父母親對有機種植的堅持與艱辛;並肩負三代相傳茶職人的精神使命,毅然辭掉公職返鄉投入有機茶的未來舞台,並同時創立品牌『鑫龍源有機茶』與『龍源茶品』採用自產、自製、自銷一條龍的營運模式,配合目前蓬勃發展的電子商務,外銷至亞洲各國,擴展國際市場!尤其龍源能獲得2017國際米其林大獎,兒子陳鈺頷居功厥偉。
陳鈺頷說,鑫龍源有機茶園目前還是呈現虧損狀態;即使經營有機品牌背負千萬負債,但仍要堅持朝著夢想前進。他表示,有機茶園包括水源、土壤、茶樹每年、每季都經過有機驗證通過,並經過 SGS等公證單位檢驗,逐批檢驗報告顯示皆為農藥零檢出,儘管市面上充斥著許多號稱有機的非認證茶葉,但父親和我,還是會持續堅持做好茶、賣好茶,讓消費者能喝到純正的台灣〝正港〞有機認證好茶!
同時也延續創始人堅持絕不妥協的優良茶品傳統,才不枉為此次獲得食品界米其林指南最高等級 3 星獎之殊榮。
南投新聞網
台灣正聲新聞網
圖一 鑫龍源茶品公司獲比利時米其最高等級「3星獎」,董事長陳清澤與優秀團隊開心合影。
圖二 鹿谷茶鄉陳清澤、陳鈺頷茶農父子勇奪比利時2017國際風味暨品質評鑑大賽, iTQi 最高榮譽「3 星獎」獎牌。
圖三 鑫龍源有機茶園以天然竹林當綠籬,景觀幽美雅致,茶園頂尖,還有一棵媲美台東金城武的「香杉」地標矗立,美不勝收。
圖四 陳清澤、陳鈺頷是父子茶農最佳拍檔,設有全套專屬的有機烘焙設備。
圖五 鑫龍源有機茶園每年都通過國立中興大學有機認証檢測。
(記者林凌霄攝)
按此進入「新聞快訊區」,快速掌握即時情報!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轉載至
|
回「新聞網」首頁
|
上一則
|
下一則
|
上一則工商農漁
下一則工商農漁
尚未登入會員,無法回應!
登入會員
|
新會員註冊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 (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作 者:
尚未登入會員,無法回應!
標 題:
表 情:
內 容:
檔 案
1
:
(長寬邊請控制在700 pixel以內)
圖片分類:
不 分 類
人物
山川
美女
俊男
民生
地景
民俗
記者群像
動物
建築
生態
影劇
體育
海外
社會
政治
流行
科技
旅遊
國防
教育
焦點
鄉鎮市
縣府
議會
經濟
飲食
農漁
衛生
環保
醫學
藝文
交通
勞工
消費
(可同步將照片存入分類相簿中!)
圖 說
1
:
檔 案
2
:
(長寬邊請控制在700 pixel以內)
圖片分類:
不 分 類
人物
山川
美女
俊男
民生
地景
民俗
<% If GoArea<>"訐譙" Then %>
<%=NewGoArea%>
<% End IF %>
記者群像
動物
建築
生態
影劇
體育
海外
社會
政治
流行
科技
旅遊
國防
教育
焦點
鄉鎮市
縣府
議會
經濟
飲食
農漁
衛生
環保
醫學
藝文
交通
勞工
消費
(可同步將照片存入分類相簿中!)
圖 說
2
:
檔 案
3
:
(長寬邊請控制在700 pixel以內)
圖片分類:
不 分 類
人物
山川
美女
俊男
民生
地景
民俗
<% If GoArea<>"訐譙" Then %>
<%=NewGoArea%>
<% End IF %>
記者群像
動物
建築
生態
影劇
體育
海外
社會
政治
流行
科技
旅遊
國防
教育
焦點
鄉鎮市
縣府
議會
經濟
飲食
農漁
衛生
環保
醫學
藝文
交通
勞工
消費
(可同步將照片存入分類相簿中!)
圖 說
3
:
「上傳」更多圖片、影音或文字檔案
(圖片、圖說可留白)
上傳中,完成後將自動跳頁!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