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發稿日:2019/11/21 下午 04:56:00
個人簡介
|
修改新聞稿
|
回到「教育校園區」
發稿人:謝敏政
回「新聞網」首頁
上一則教育校園
下一則教育校園
鼓勵作者,給賞!
寫得真好!賞10元
寫得不錯!賞8元
很認真!賞6元
辛苦了!賞4元
安慰獎!賞2元
|
上一則
|
下一則
南華大學受邀參加日本龍谷大學380週年校慶,強化與國際姊妺校之交流合作
您尚未登入會員!
帳號
密碼
新會員註冊
分享臉書時若無法顯示照片,請先按此,輸入網址後再按「擷取新的抓取資訊」鈕
南華大學受邀參加日本龍谷大學380週年校慶,強化與國際姊妺校之交流合作
【記書謝敏政嘉義報導】
近年來南華大學致力推動國際化,除了積極招收境外學生,更密切與國際姊妹校進行多元化的校際合作交流,期能與世界國際接軌。目前南華大學共有209所姊妹校遍布全球,在日本龍谷大學盛情邀請下,林聰明校長與楊思偉副校長於11月14至17日前往日本姊妹校參訪交流,並參加龍谷大學「創校380週年紀念慶典活動與世界宗教論壇」,此行也透過座談會的交流,促進兩校未來的深度合作與發展。
龍谷大學辦學精神的核心是立志教育學生追求真理,生活在真理中,揭示真理的人,培養學生擁有平等、獨立、時時感恩的人品。因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的因緣,該校相當認同佛光山在世界的弘法,因此,在創校380週年校慶活動特別舉辦世界宗教論壇,藉以響應星雲大師的弘法理念,串起世界佛教聯盟,將佛教精神傳播到世界,也特別邀請南華大學與佛光大學參與!
龍谷大學校長入澤崇表示,龍谷大學追求的目標是培養「自省利他」的人才。入澤校長認為,當今社會上,比起追求自己利益,追求他人利益才是我們應傳遞給學生的追求人生目標。當今的佛教是多樣化的,佛光山與日本當地的佛教雖有些差異,但同屬佛教範疇內,三校間可以思考如何合作、創新,將其精神發揚光大。
對於自省利他之精神,林聰明校長深感認同,並提到南華大學創辦人星雲大師也是一直在推動「利人利己」行動,特別是透過提倡「三好」與「四給」精神來推廣,在南華校園亦處處可見「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之精神所在,時時提醒師生行三好。林校長也分享,近年實施「正念靜坐」必修課程,依據研究統計,發現學生的反饋是正向的,其負面情緒大幅降低,甚至降到60%以下,同理心相對提升,期許能將此效益加以推廣。長期以來南華大學極力推動生命教育與品德教育,並透過具體行動來薰陶學生品格,力求培養出創辦人星雲大師期勉的「慈悲、勤勞、守信用、感恩及忍耐」之南華人性格,希望未來有機會跟龍谷大學深入分享與交流。
入澤校長提及近年聯合國在推廣SDGs(永續發展目標),龍谷大學也推出「佛教SDGs」,期望結合佛教精神,將有志於社會貢獻的佛教大學聯合起來,朝實現世界大同為基礎的社會共同努力。林校長指出,近年南華也致力將永續發展目標理念推廣到對地球環境的愛護,更成為台灣生命教育及永續發展之典範學校。此次交流相談甚歡,也促進未來更深入的合作。
南華大學至日本參訪交流,除了參加龍谷大學校慶活動與論壇外,在大阪佛光山寺住持覺用法師及佛光會大阪協會松田振興會長陪同下,也拜訪了日前來台參與「2019年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的花園大學,藉以維繫良好的友校情誼。
交流座談會中,花園大學校長丹治光浩表示,透過校長論壇的因緣,兩校跨國際的交流相當難得,讓彼此有機會互相認識與了解,期望未來可以討論更具體的合作方向,如交換學生,學術交換等,目前花園大學也準備培訓學生華語能力。林校長指出,非常歡迎花園大學師生可以先來從事短期交流或寒暑假至華語中心進修,另外也提及目前學校有7個英語學程,若未來花園大學有需求,也可特別設立專班,也期望能透過此次的交流,開啟未來締結姊妹校的契機。
南華大學受邀參加日本龍谷大學380週年校慶,強化與國際姊妺校之交流合作
南華大學受邀參加日本龍谷大學380週年校慶,強化與國際姊妺校之交流合作
南華大學受邀參加日本龍谷大學380週年校慶,強化與國際姊妺校之交流合作
按此進入「新聞快訊區」,快速掌握即時情報!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轉載至
|
回「新聞網」首頁
|
上一則
|
下一則
|
上一則教育校園
下一則教育校園
尚未登入會員,無法回應!
登入會員
|
新會員註冊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 (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作 者:
尚未登入會員,無法回應!
標 題:
表 情:
內 容:
檔 案
1
:
(長寬邊請控制在700 pixel以內)
圖片分類:
不 分 類
人物
山川
美女
俊男
民生
地景
民俗
記者群像
動物
建築
生態
影劇
體育
海外
社會
政治
流行
科技
旅遊
國防
教育
焦點
鄉鎮市
縣府
議會
經濟
飲食
農漁
衛生
環保
醫學
藝文
交通
勞工
消費
(可同步將照片存入分類相簿中!)
圖 說
1
:
檔 案
2
:
(長寬邊請控制在700 pixel以內)
圖片分類:
不 分 類
人物
山川
美女
俊男
民生
地景
民俗
<% If GoArea<>"訐譙" Then %>
<%=NewGoArea%>
<% End IF %>
記者群像
動物
建築
生態
影劇
體育
海外
社會
政治
流行
科技
旅遊
國防
教育
焦點
鄉鎮市
縣府
議會
經濟
飲食
農漁
衛生
環保
醫學
藝文
交通
勞工
消費
(可同步將照片存入分類相簿中!)
圖 說
2
:
檔 案
3
:
(長寬邊請控制在700 pixel以內)
圖片分類:
不 分 類
人物
山川
美女
俊男
民生
地景
民俗
<% If GoArea<>"訐譙" Then %>
<%=NewGoArea%>
<% End IF %>
記者群像
動物
建築
生態
影劇
體育
海外
社會
政治
流行
科技
旅遊
國防
教育
焦點
鄉鎮市
縣府
議會
經濟
飲食
農漁
衛生
環保
醫學
藝文
交通
勞工
消費
(可同步將照片存入分類相簿中!)
圖 說
3
:
「上傳」更多圖片、影音或文字檔案
(圖片、圖說可留白)
上傳中,完成後將自動跳頁!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