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e Disorder,簡稱ADHD)為一種常見的孩童神經發展障礙,核心症狀為孩童自我控制能力不佳包含不專心、過動和衝動,這些症狀會明顯對孩童的生活、學習、人際等方面造成困擾與妨礙。不過部分家長及教師對ADHD仍存在許多迷思,對學童有過高的期望及錯誤的對待,同時學童也較晚接受醫療,然而已受ADHD症狀影響,自信心下降或人際互動不佳,也影響親子關係與校園生活。 迷思一:家長不會教,孩子才有ADHD。 正解:醫學已證實ADHD是一種生理發展疾病,大腦前額葉皮質部分發展較一般人慢,可能跟遺傳、腦傷、鉛中毒等相關,家長不會教不會造成ADHD,不過知道孩子有這樣的傾向,卻沒有學習調整管教方式,會讓ADHD症狀更嚴重。 迷思二:小孩玩手遊超專心,孩子不會有ADHD。 正解:ADHD孩童大腦發展較慢,動機中樞較鈍化,無法等待持續累積才有的成果,像手遊、電腦遊戲等強而有力、立即回饋的刺激性活動,才提得起興趣。因此不是小孩玩手遊或電腦遊戲很專心,就表示不是ADHD。 迷思三:ADHD長大會好,不用看醫師或醫療處理。 正解:ADHD孩子隨著成長,大腦也逐漸發展成熟,衝動或過動可能會變得較穩定,但注意力不足卻不見得好轉,同時國高中學習對注意力的要求越高,對校園生活影響甚大。此外ADHD孩子難以達成家長或老師的要求,長此以往容易造成憂慮、焦慮等,甚至出現其他共病或障礙,影響孩子的發展。因此,若有關ADHD的疑問還是建議至兒童心智科就診,由醫療配合良好的教養方式及學校的協助,創造ADHD孩童的春天。 黃偉哲市長呼籲家長多與孩子溝通,建立良好的親子與家庭關係,若孩子可能有ADHD時,建議尋求兒童心智科醫師評估及治療,家長也可配合孩子特性學習合適的教養技巧並多與老師溝通合作,把握治療黃金三角,以提升孩子正向學習並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有關ADHD相關知識與資源可撥打衛生福利部24小時免付費專線1925安心專線(依舊愛我)或至衛生局網站(https://health.tainan.gov.tw/)心理健康主題區查詢,也歡迎加入臉書好心情粉絲團及社區心理衛生中心LINE官方帳號@1925tainan掌握ADHD即時推播及最新講座消息。 發稿人:心理健康科 李岳勳 電話:(06)6357716轉177(東興辦公室)
‧本站為言論自主平台,相關圖文上載皆設有追蹤機制,網友請謹慎發言,勿涉及人身攻擊!如面臨法律糾紛,本站有權提供發稿人、回應人資料予相關單位。 ◎服務條款 ‧Copyright ©新文媒體有限公司 Sherry ‧ ‧本站最佳顯示IE 5.5 以上版本 解析度 800 X 6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