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稿單位:新聞及國際關係處發稿時間:110年11月7日14:15發稿人:高淑芸06-2991111#8557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攜手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團隊策劃「『台灣烏腳病之父』-王金河醫師醫療展暨『藺一種織事』特展」,今(7)日於北門區烏腳病紀念園區開幕,台南市長黃偉哲親自主持開展記者會,內政部政務次長陳宗彥、王金河醫師家屬、基督教長老教會、芥菜種會代表及多位病患家屬均出席,感念王金河醫師仁心仁術。市議員方一峰、陳昆和亦出席致意。 黃偉哲表示,王金河醫師夫婦對於這塊土地的事蹟值得緬懷,王醫師不僅長期致力於烏腳病患者的救治及照護,更積極提供資源讓患者在癒後能有生活的能力,夫人毛碧梅女士設立的「烏腳病患手工藝訓練班及生產中心」,提供癒後病患學習藺草編織,他說這讓患者不只是編織藺草而已,也是編織烏腳病患日後的人生,王醫師伉儷無私奉獻的精神實令人感佩。 政務次長陳宗彥表示,烏腳病紀念園區所呈現的歷史意義包含了台灣公共衛生歷史的一個開始,王金河醫師對這塊土地與人們的疼愛完整呈現在這些故居文物中,是前人留下的重要資產,期許大家可以因此產生對自己土地的認同。 早期盛行於台灣西南沿海的「烏腳病」,是人們因使用過量含砷井水造成慢性砷中毒,常造成患者身心雙重磨難;創立於2007年的「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園區」,保存許多王金河醫師長年照護烏腳病患的珍貴史料,為台灣少見以醫療史為主題的地方文化館,現由財團法人王金河文化藝術基金會及基督教長老教會共同營運。2020年起市府文化局委託成大歷史系謝仕淵副教授帶領研究團隊深入北門進行田調訪查並啟動更展計畫,期以更全面的視角,呈現這段醫病同心重生的重要歷史。 這次特展以王金河醫師的醫療文件及藺草編織重現生活雙主軸呈現,其中「王金河醫師醫療展」藉由王醫師及相關見證者的口述歷史及收存文物,呈現仁醫返鄉執業,投入烏腳病醫療的生命歷程;「藺一種織事特展」則以術後照護的視角,記錄王金河醫師結合基督教芥菜種會及各界資源,帶領患者以編織工作安身立命,呈現北門地區因弱勢扶助而開啟製鹽以外的產業發展脈絡。 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園區全區免費參觀,開放時間為每周四至周日上午10時至下午4時。疫情逐漸趨緩,民眾規劃台南遊程時不妨納入北門獨特的沿海風光及烏腳病紀念園區,體驗不一樣的台南人文地景。
S__320135195 S__320135197 S__320135198 S__320135199 S__320135200 S__320135201
‧本站為言論自主平台,相關圖文上載皆設有追蹤機制,網友請謹慎發言,勿涉及人身攻擊!如面臨法律糾紛,本站有權提供發稿人、回應人資料予相關單位。 ◎服務條款 ‧Copyright ©新文媒體有限公司 Sherry ‧ ‧本站最佳顯示IE 5.5 以上版本 解析度 800 X 6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