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於107年公告全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達14%,台灣正式進入「高齡社會」,根據111年的統計,老年人口比率已超過17%。世界衛生組織(WHO)也預估2050年全球60歲以上人口將超過總人口的五分之一,相當於每5個人就有一名老人,人口老化的趨勢顯示出了解及照顧此族群需求的重要性。 相較於青壯年族群,銀髮族的生理、心理更容易受到疾病困擾,因此WHO發展出能整合性評估長者健康狀況的六大指標,包含:行動能力、營養、視力、聽力、認知功能、憂鬱。健康老化除了維持基本身體功能,指標中也點出兩大隱憂─失智及憂鬱,影響銀髮族的心理健康。失智症及憂鬱症有許多初期症狀相似,皆會干擾患者的記憶力、情緒、睡眠、行為表現等,因此兩者容易被混淆,若發現身邊長者出現相關徵兆,親友可以先觀察長者的症狀,再諮詢醫療專業以利評估,幾點常見差異: 病程:憂鬱症發作的起始點較明顯,失智症的病程則發展較緩慢 記憶症狀:受憂鬱症影響的患者專注力易減退,而以「不知道、想不到」回應,凸顯記憶力受損的症狀;反之失智症患者則會想回答正確,卻無法做到,亦或否認記憶的問題。因此憂鬱症影響的健忘是可改善的,但失智症則會逐漸加重。 情緒狀態:憂鬱症使長者較常呈現低落、焦慮、易怒等情緒;失智長者的情緒則容易時好時壞。 除了上述差別,憂鬱症會使長者對喜好事物喪失興趣,嚴重時對未來產生無望感,進而導致自殺的想法、計畫,長者及親友應特別注意此症狀並適時運用心理健康資源。 隨著年紀增長,邁向老年是人人都需面對的課題,不論是正常的老化現象或疾病因素,都使得維持健康更具挑戰性。為避免狀況惡化而就醫,更應注重平時的預防,在生活中透過簡單的方式保養身心,讓銀髮生活更快活: 維持自主性:保有對生活的掌控感,持續做「能做的事」,例如:準備三餐、外出散步、打掃等,當完成時也能因而提升對自我的信心與成就感。 保持人際互動:維持與親友、鄰居的來往,建立支持與陪伴的正向關係。 接受自然老化:了解老化勢必發生,也會影響生、心理,需要時可請親友陪同,一起尋求專業協助。 活到老學到老:學習可以讓大腦持續接受刺激,延緩退化,透過閱讀、與他人交談接觸新事物、新觀念也能讓長者的認知保持彈性,進而有益健康。 養成運動習慣:在白天時進行合適強度的運動、接收陽光照射,能促進心肺骨骼健康及新陳代謝,對於憂鬱情緒也有預防及改善的效果。 黃偉哲市長關心銀髮族朋友心理健康,希望大家共同關心周遭年長者,多傾聽陪伴,倘有情緒困擾,可撥打衛生福利部24小時免費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或於上班時間來電至衛生局預約免費心理諮商服務:06-3352982,安排專業心理師協助,或諮詢心理資源及心理健康相關活動。若遇到長者照顧、醫療、福利等問題,可諮詢衛福部老朋友專線:0800-22-8585,心快活心理健康學習平台上也有不同領域的專家對各式與心理健康相關的議題進行討論,皆為公開且免費的資源,歡迎多加利用,共同守護您和家人的心理健康。
發稿人:心理健康科 李紫華 電話:06-6357716(東興辦公室)轉195
心快活心理健康學習平台 好心情臉書粉絲團 老朋友專線
‧本站為言論自主平台,相關圖文上載皆設有追蹤機制,網友請謹慎發言,勿涉及人身攻擊!如面臨法律糾紛,本站有權提供發稿人、回應人資料予相關單位。 ◎服務條款 ‧Copyright ©新文媒體有限公司 Sherry ‧ ‧本站最佳顯示IE 5.5 以上版本 解析度 800 X 6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