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男左側腦動脈梗塞造成大範圍腦中風 現年60歲已婚馬男,十年前是餐飲廚師,平常有吸菸習慣,冬季某天上班時,突然四肢無力、冒冷汗、呼吸不過來,同事幫忙叫救護車送來急診,經檢查發現是腦幹血管阻塞,經過住院治療與癒後復建,恢復九成,肢體幾乎無障礙,雖然語言功能正常,但因為腦幹吞嚥中樞神經受損,喪失吞嚥功能未能恢復,這個後遺症使得他十年來以鼻胃管進食!同時也丟了廚師工作,美食滋味只能靠想像和回憶。 這三位患者的主治醫師、本院神經內科主任洪國瑋指出:據統計指出:出血性腦中風高發時間大約在早上6點到中午左右,剛好以上三位患者發病也在這個時間點,他們都是中壯年,因為平常身體沒有特別情況,再加上生活忙碌,於是忽略健康檢查,縱使沒有三高病史,一旦低溫、壓力、睡眠不足、菸酒等各種問題累積起來衝擊腦血管循環,血壓突然飆高,使腦血管破裂或梗塞就導致中風了! 洪國瑋醫師說明:腦中風有些先兆,例如突然頭痛、頭暈、嘔吐、口眼歪斜、言語不清,要有警覺並及時就診。而當腦血管多處破裂時則會有昏倒、肢體麻木、半身無力不遂、智力障礙等表現時,必須盡速就醫治療,以減輕後遺症。 語聽吞嚥治療中心副主任曾偉誠治療師補充說明:腦中風時,因為控制口、咽、喉、食管的腦皮質損傷、延髓損傷、周圍神經損傷,可能造成吞嚥障礙甚至喪失,致使咀嚼肌、舌肌、咽喉、會厭部肌肉運動困難。
▼語治師教導患者吞嚥障礙機能性餐點 這類患者必須藉鼻胃管餵食提供身體足夠營養,它是一條從鼻腔通到胃的管路,因而有「象鼻人」稱號,由於人力與經濟問題,患者家人常面臨是否放鼻胃管的掙扎;但在中風急性期用來維繫生命是極必要的,慢性期則過PAC(急性後期照護中心)住院治療,藉由康復、進食訓練及備餐技巧,配合語聽吞嚥機能重建中心治療師指導安全進食方法,可促進吞咽功能的恢復,約有8成的中風患者可以成功移除鼻胃管。 曾偉誠副主任並介紹:本中心於2015年在洪國瑋主任領軍下正式成立,是全台首創成立聽語吞嚥中心,今年還榮獲得標章榮獲SNQ國家品質標章(醫院特色醫療組)認證的殊榮!除了是院內各科語聽吞嚥障礙患者統整的平台,主要核心理念在減低置放和移除鼻胃管為基本目標,降低疾病後遺症,提高病患生活品質,並由提升治療師在吞嚥障礙臨床評估與治療介入技巧,目前已培訓超過500名指導員,期望讓吞嚥障礙的發現及預防醫學觀念植入社區。 洪國瑋醫師建議:腦中風的預防首重注意氣溫變化,不能輕忽防寒保暖;平常要有效控制血壓、血脂、血糖和膽固醇,適當運動與水分補充也不可少,心態盡量樂觀、減少精神壓力,更重要的遠離菸酒,就可以減少血管病變的發生。
▼蜀男左側腦動脈梗塞造成大範圍腦中風
‧本站為言論自主平台,相關圖文上載皆設有追蹤機制,網友請謹慎發言,勿涉及人身攻擊!如面臨法律糾紛,本站有權提供發稿人、回應人資料予相關單位。 ◎服務條款 ‧Copyright ©新文媒體有限公司 Sherry ‧ ‧本站最佳顯示IE 5.5 以上版本 解析度 800 X 6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