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忠義報導〕近年來臺灣各地出現了不少以彩繪村吸引遊客的目光,在《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的推動下,台南市將軍區有個《馬沙溝3D彩繪村》,已成為網路熱門打卡的地點,尤其「濱海漁村生態與文化體驗」值得你來一探究竟,誠心建議有興趣前來的朋友,不妨與台南市馬沙溝觀光休閒協會聯繫安排導覽,更能深入了解這裡的人事物唷。
日前,出身在地長大返鄉的馬沙溝觀光休閒協會理事長陳啟宗,秉持愛鄉愛土的熱忱,積極熱情的打造遊客來訪的景點,不僅是三D彩繪壁畫、鐵馬慢遊、海灘派對,莫不以重振沒落漁村為志業,期許外地人走入他的家鄉,一起體認他美好的家鄉。
將軍馬沙溝漁村有36幅三D彩繪壁畫散落在街尾巷弄之間,陳啟宗帶領著我們一群人鑽進小路,娓娓道來每幅彩繪壁畫的典故,生動有趣的介紹,加上不時親身示範如何拍出三D網美照的姿態,沿著「馬街」一路進來,不論是斑馬、河馬還是海馬,牆上盡是關於馬的造型彩繪。陳啟宗表示,當地信仰中心以《李聖宮》為中心,廟前廣場最大幅彩繪,畫作名稱為「天馬行空」,原來就是馬沙溝的地名由來。天馬騰空駕到,猶如摩西分海般的壯觀畫面,海溝因海水分列式而顯現,現場觀看將近三層樓高的巨幅壁畫,可以想像當時的工程有多麼費時耗工,撇開海溝的鯊魚不說,右方露出魚頭的正是馬加魚(俗稱土魠),它是將軍區的當地名產的三樣海鮮之一。
曾經繁華的漁村,隨著人口外移後嚴重老化的現象,充滿寧靜舊時光的氛圍,若不是彩繪帶來些許生氣,吸引村外人走進來,消除沒落荒廢的氣息,馬沙溝可能就此走上其他偏鄉的命運,街角一隅的畫面,破舊敗壞中賦予新生命,巧思盡在其中,這幅《章魚鞦韆》邀請您入座擺拍。不知道將來是否能擴大親子共筆彩繪,讓孩童參與村子復興運動,領著外地遊客介紹他們的作品和秘密基地。
遊走漁村巷弄街景,初淺了解馬沙溝的過往,沿途看到四位老人家,正在手腳勤快的剝牡蠣,帶著手套熟練的動作,一顆顆牡蠣順利剝出,阿嬤也感嘆的說,現在沒有年輕人要做這項工作了啦!最後一站來到手作 DIY 課程,村民剝完牡蠣後的殼,不僅可以再利用創造循環經濟價值,譬如:拖鞋、美妝原料、醫材、建材,也可以作為庭園的裝飾造景。現場示範牡蠣空殼打洞串聯的流程,這些未來能在潮間帶或淡海水交界處放養,養殖方法則有浮棚式(深水垂掛式)、倒棚式(平掛式)、以及直立式立棚三種。牡蠣苗附著後等它慢慢長大,養殖期約八個月至一年即採收。
‧本站為言論自主平台,相關圖文上載皆設有追蹤機制,網友請謹慎發言,勿涉及人身攻擊!如面臨法律糾紛,本站有權提供發稿人、回應人資料予相關單位。 ◎服務條款 ‧Copyright ©新文媒體有限公司 Sherry ‧ ‧本站最佳顯示IE 5.5 以上版本 解析度 800 X 6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