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紀小英/台北報導) 同屬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擁有最高的經濟成長率及人均GDP,而目前台灣兩項指標都是墊底。此外國際信評機構(標準普爾)對各國主權債券的評估,新加坡是非常少數列為A A A等級的國家,台灣僅為較差的AA-。法稅改革聯盟、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特於八月十二日與國父紀念館合辦「經濟緊箍咒--台灣賦稅環境的真相」,邀請學者專家共同來檢視施政得失,期許未來是一個財政盈餘,還利於民的政府。
詹浩表示,在新加坡財政部的官網上,對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 Government of Singapore Investment Corp.),淡馬錫(Temasek),新加坡中央銀行(MAS 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的投資策略,操作投資組合規模,及投資報酬率都有著詳細的解說。從數據上,可以解讀新加坡的主權基金已是成熟運作,追求穩定貢獻收入與國庫的成功範例。反觀台灣中央政府歲入歲出總預算2012年至2017年全部是赤字,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過去36年間有25年是赤字,即使是盈餘年度也是零零星星,金額相對微小。連年赤字的財政表現當然只有舉債度日了。我國預算觀念上,若有歲出大於歲入的年分,基於政府收支平衡之原則,赤字的部分可以舉債來因應,所以根本不會開源節流。這或許也是造成我國長期赤字無法改善,與新加坡有根本差異的主要原因。擔心我們的政府,財政部已經習慣赤字預算,借貸度日?歷任財政部長的心態只是蕭規曹隨的依樣畫葫蘆,我行我素,自說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