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新聞網網 | 按此檢視完整網頁 |
發稿日: |
發稿人: |
疫情下長者壓力大 「五字秘訣」助減壓 |
2019年末新冠肺炎席捲全球,一波波的變種病毒肆虐,使得人類的生活產生巨大的改變! 除了顛覆了世界經濟、政治、社會、教育、人際關係的架構,更重要的是影響了健康! 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院長盧星華指出,在疫情爆發時,多數高齡長者病患不敢出門,紛紛改由家屬代領藥物,使得原應定期追蹤的檢驗難以維持常態追蹤及維持原有的表現,家屬也表示病患於疫情期間,因擔心外出易受感染,這段期間的身體功能也多有睡眠型態改變、認知功能退化、夜眠差、易感疲倦、食欲下降、身體不適及雙膝無力等改變,另外更有患者高度關注媒體之疫情訊息,如頻繁的報導、各種防疫健康須知傳遞及每日染疫人數統計表…等等,即便長輩並未感染新冠病毒,卻先感染了焦慮與擔憂,甚至有擔心自己將不久於人世等焦慮。再加上長輩行動受限與外出不便,本身就容易成為社交孤離者,在疫情衝擊下,導致這種狀況更加嚴重。 蘇格蘭醫學雜誌於2020年11月報導,新冠病患常因衰弱與失能出現非典型症狀,病患可能沒有呼吸道症狀,甚至不發燒,但死亡風險卻更高。同時期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研究網絡-老齡化研究網絡團隊研究發現,極度孤獨與心血管和神經內分泌指標升高有關,包括壓力、睡眠受損和促炎生理效應,這可能導致情緒調節和認知的功能有退行性變化,即便長輩並未染疫,卻容易感染了焦慮與擔憂,間接增加了銀髮族的孤獨感、帶來憂鬱的情緒,或加重了失智症相關的精神行為症狀。衰弱不僅表現在身體方面,身體虛弱和社會衰弱是兩個明顯不同的實體,並且各自獨立地導致死亡率。 面對疫情持續的發生,北榮桃園分院社區醫學部劉台花護理師特別為我們介紹由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提出的【平常心轉動】五字訣,可利用這五種方法幫助身邊長輩增進健康:字訣一、「平」:用長輩可以聽得懂的語言,舉簡單的例子,「平」心靜氣解釋,「平」鋪直述說明。字訣二、「常」:設法維持日「常」的規律,些許焦慮是正「常」。 即便是例如定時起床、定時入睡,這樣的小事,也有助於維持身心的安定。字訣三、「心」:傳達彼此的關「心」,對失智者更留「心」。原本就有焦慮症,失眠,或是強迫症狀的長輩。可能會更加擔心、睡不好,或是不停地重複洗手,需要多關心。而失智者需要多加提醒安撫才能配合防疫措施,他們不易記住各種防疫口訣,常會取下口罩,也常忘了已經洗過手又觸摸物品故要更加留心。字訣四、「轉」:「轉」移注意力,生活持續運「轉」。在疫情仍嚴峻的期間,難免新聞報導或是生活話題都圍繞著疫情為中心,建議家屬可以多跟長輩聊聊其他的事,恰當的「轉移」注意力,幫助家中長輩放鬆心情,維持生活持續的「運轉」,例如一起觀看疫情報導以外的電視節目、拿出老照片說說過去的故事、桌遊、唱歌、照顧盆栽等。字訣五、「動」:許多人因為過度擔心被感染,反而造成身心失調,再加上無法外出,運動和與人互動的時間都大幅減少。其實現在網路上有很多居家運動的資源,家屬可協助長輩維持適當「運動」,並透過視訊與親友維持「互動」。 年長者需要家人更緊密的陪伴與支持,相信透過上述「平、常、心、轉、動」的原則,能讓家中長輩安心防疫,平安喜樂的度過疫情帶來的衝擊。 |
‧本站為言論自主平台,相關圖文上載皆設有追蹤機制,網友請謹慎發言,勿涉及人身攻擊!如面臨法律糾紛,本站有權提供發稿人、回應人資料予相關單位。 ◎服務條款 ‧Copyright ©Sherry ‧ ‧本站最佳顯示IE 5.5 以上版本 解析度 800 X 60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