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外泌體、PDRN成分百花齊放 專家揭密「類比用語」真相! 別被話術誤導

你手上的精華液,真的含有外泌體或PDRN嗎?近年「科研保養」當紅,消費者對成分高度敏感,「植物外泌體」、「植物PDRN」等話題名詞接連出現。面對看似專業的成分宣稱,專家提醒,這些名稱多屬「類比用語」,來源不同、定義不同,其特性、作用機制更是天差地遠,消費者購買前務必學會辨識,別讓話術誤導判斷。

圖說:ERH「AI‧積泌修護精華液」採用韓國專利技術,萃取出積雪草、芍藥、山茶花的植物囊泡,提供全方位的保養解決對策。(資料來源:十藝生技)

 

根據十藝生技創辦人宋又時觀察,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植物外泌體」、「植物PDRN」等名詞,雖引起高度關注,但其實多屬於類比性用語,與醫學領域中所稱的「外泌體」或「PDRN」並不完全相同。宋又時解釋:「真正的外泌體(Exosome)是來自細胞分泌的奈米囊泡,常見於人體或哺乳動物細胞中,用於細胞間溝通;而PDRN則為『聚去氧核醣核苷酸』,最早廣泛應用於醫美注射領域,來源多為鮭魚精巢DNA。不過近年也出現來自植物DNA的替代型核酸片段、俗稱『植物PDRN』,雖有相似結構,但仍無法等同於臨床標準中的PDRN。」

 

圖說:科研護膚當道,外泌體、PDRN成熱門關鍵字。十藝生技創辦人宋又時提醒,成分來源不同,效果大不同,了解INCI才是真功夫。(資料來源:十藝技)

 

宋又時提醒,兩者在來源、純化方式、生物相容性與科學驗證上有本質差異,消費者應仔細查看INCI(國際化妝品原料命名標準)成分標示,才能了解產品添加的是「標準化製備的動物來源成分」還是「植物來源核酸片段」。以 ERH「AI‧積泌修護精華液」為例,透過韓國專利技術,從積雪草、芍藥、山茶花等植物中萃取細胞外囊泡,具備穩定性與運輸能力,能有效包覆活性成分,有助於更好地被肌膚表層接收。品牌也特別強調透明標示,避免誤稱為動物來源外泌體。

 

圖說:認識成分的 INCI 名稱、來源及科學實證數據,是消費者選購科研保養品的重要功課。(資料來源:十藝生技)

 

十藝生技強調,真正的科研保養,應建立在成分透明、來源清楚、科學實證的基礎上。「我們希望帶動一波保養品成分用語的進化,讓消費者不再只靠廣告話術,而能靠科學理性判斷。」創辦人宋又時建議,消費者選購產品時,除了留意成分列表是否標示來源,也應關注有無相關測試數據、科學文獻支持、標準化來源描述,才是守護肌膚與荷包的雙贏之道。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