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何文勝/屏東報導 人類最早的手工製作琉璃珠被斷定為公元前3500年的古埃及,中國的琉璃珠工藝,則出現在戰國時期約公元前400年,台灣的排灣族世代流傳的琉璃珠,被確認是1600年前從西洋人遠征船隊用以物易物得來,所以琉璃珠的文化內涵,人文價值及意義,是由排灣族祖先賦以定義的。 因時代的變異,生活環境等影響,古琉璃珠製作技藝的傳承一度斷層,排灣族人僅能保存少數的擁有的琉璃珠,但琉璃珠的故事確是代代口耳相傳,古琉璃珠相傳有64顆,代表64個不同的涵義,也有著64個不過同的故事,但這些故事意義確代表台灣南部原鄉文化重要的傳承。 台灣琉璃珠之父,雷賜(巫瑪斯.金路兒)1972年,在一次台北的原民文化聚會中得到了尋求琉璃珠技藝復興啟示與動機,巫瑪斯先生因犯有小兒麻痺,行動上受到許多限制,但他依然展現決心,以獨行客方式,騎著小機車,由南向北,再轉東部,遊歷全島,尋找任何可能有助於製作琉璃珠的相關技術及材料,自己也由相關書籍中嚐試製作,但都無法成功。 1976年,他到竹東玻璃硏究所尋找技術支援,但能未找到滿意的答案,但是在民間的一般玻璃工廠找到了部份技術,巫瑪斯懷著希望回家到部落,開始了硏發的工作,1977年硏製成功,瀕臨消失的琉璃珠重回排灣人的生活中,傳統中的文化傳承與故事,一一回到部落中,在台灣古琉璃早期被外界收藏所剩不多,直接影響排灣、魯凱各種祭典儀式、婚姻制度等的部落禮俗活動,琉璃珠的再現,也讓族人重穫延續傳統、及人文傳承命脈。 古琉璃珠的技藝,巫瑪斯用27年的時間之尋找遺落64顆珠子的故事,用5年的硏發讓古琉璃風華再現,並用晶土(kaipowan)、及水玉( marozalom )琉璃珠的配方,及製程讓古琉璃珠再現,也有別外界一般亮面的琉璃珠。 巫瑪 斯與妻子An,kil江雅蕾,在故鄉創設山地門珠串工坊,開始協助部落族人技藝的傳承,許多的作品成了國際珠寶界的認可,在屏東縣的文化資產保護所認證中,(琉璃珠qata)傳統工藝保存者是雷賜(巫瑪斯.金路兒),更是台灣原鄉琉璃珠之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