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精打細算 台灣半導體淪為政治籌碼? 《專題報導》文/劉醒吾 台灣與立陶宛的雙邊關係發展,歷經幾度波折,總算在今(2022)年底,開花結果。立陶宛經創部長雅莫內特在11月7日出席台灣駐立陶宛代表處舉辦的「台立合作成果發表酒會」時,宣布立陶宛駐台代表機構「立陶宛貿易代表處」,在台灣正式揭牌運作;同日,成立將近屆滿一年的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代表黃鈞耀宣布,台灣首筆在立陶宛的投資,金額350萬歐元(約台幣1億1200萬元),開始啟動相關計畫。 台立雙邊設立代表處的過程,其實並不順利,塵埃落定的同時,同時揭露的是台灣付出一筆為數不小的款項。這兩件事同時宣布,當然不免引來質疑,雙方的合作關係,是不是「交換條件」。黃鈞耀當然是否認,他並強調,「這是因為台灣樂意與立陶宛合作,強化我民主陣營供應鏈面臨專制國家脅迫時的彈性。」 回顧雙方設立代表處的曲折,一開始立陶宛方面,國內並沒有達成共識,畢竟來自中國的壓力,相當地大,與台灣建立關係,將損及對中經貿利益。因此一度還鬧出,立陶宛總統和總理,公開表示不同意見的齟齬。 立陶宛最後做出了選擇,第一個以台灣為名的歐洲外館在立陶宛揭牌,這政治象徵對台灣而言,當然意義重大,鎂光燈也都在那塊招牌上。大家忽略的是,中國對立陶宛祭出貿易報復手段,立陶宛經濟損失,台灣拿什麼來換? 盤點台立所需 媒體上報導的是立陶宛的酒類銷往中國受阻,台灣出手承接。當時,新聞鬧得相當大,包括台酒出手救了立陶宛蘭姆酒貨櫃,代理來台行銷;現在的超商賣場,也可看到立陶宛的啤酒。其實,這只是小菜一碟,這台灣能喝下肚的酒類數額,再怎麼能喝,市場畢竟就這麼一丁點大。 從雙方互動的脈絡來看,在台灣設處之前,其實雙方就已經有了方向,國發會主委龔明鑫、科技部部長吳政忠、經濟部次長陳正祺、財政部次長阮清華,以及跨部會暨產官學研,組成一龐大的66人訪問團,在去年10月訪問立陶宛,也簽下MOU。總結來說,台灣看重的是立陶宛的雷射科技,立陶宛要的是能夠擁有自己的半導體產出。 台灣在年初就發布消息,將設立2億美元的「中東歐投資基金」,及10億美元的融資基金,以促進台灣與立陶宛廠商的產業合作及投資。但是立陶宛顯得相當精明,等到第一筆款項到手的同時,才宣布在台設處。而且,美中不足的是,立陶宛在台代表處名稱,刻意加上了「貿易」兩字,而且沒有駐在地名稱,不標示「在台」;宣布的地點是在雙方的合作酒會上,也沒有揭牌儀式。明眼人都知道,立陶宛設法要把「政治性」的牽涉,降到最低。畢竟,中國與立陶宛,並沒有正式斷交。 複製「立陶宛模式」可行嗎? 台立雙方各取所需的合作案,在駐處設立、科研資金到位後,看似圓滿的背後。其實有幾件事,值得推敲。 就台灣而言,立陶宛處於領先的地位雷射科技,是單純想增加產品售台銷量,還是願意共同研發、共享成果,我們不得而知。撇開政治象徵意義不談,但在雙方合作案裡面,對台最有利的就屬這部分,是不是能夠藉此把台灣的半導體產業鏈技術,再推上更高一層,我們只能等待,是否有階段性的成果發表。 對立陶宛而言,無非就是想要建立自己的半導體產線。有人把這項投資案,當成台灣半導體產業揮軍歐洲的起點,類似的評論,就有點天馬行空了。世界各國要搶的是先進製程的關鍵技術,台廠若要佈局歐洲,根本不需要立陶宛當敲門磚。 那麼,協助立陶宛生產半導體產線,對台灣有什麼好處,不就是把「非先進製程」的技術外移而已嗎?否則就不會是由台灣官方融資去做協助了,而是台廠早就搶著去設廠了。可得冷靜想一想,成熟製程的半導體市場,在今年年中就已趨於飽和,能做的也不是只有台灣而已,就商業利益而言,其實是存在著問號的。 總結來說,台灣與立陶宛的合作,台灣圖的是政治連鎖效應、政治象徵性意義。不但輸出了技術、也幫忙出錢,這就類似協助邦交國提升農業技術的「農技團」,或融資鋪馬路、做基礎建設。至於會不會有其他國家起而效尤,尋求複製「立陶宛模式」。如果有的話,在政治面,能有新的駐處掛牌運作,兩方增進經貿文化交流,當然不錯。但是風光的背後,可得好好盤算一下,把「半導體產業鏈」當棒棒糖。而這個與立陶宛晶圓廠合作案,除提升立陶宛國家信譽外,立陶宛很可能會要求台灣付出更多,這代價未免太過高昂,台灣是不是又要當「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