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陳姓之光、熱心公益~陳銀欉(世界陳氏宗親總會理事):金山陳氏家族沿革
世界陳姓之光、熱心公益~陳銀欉(世界陳氏宗親總會理事):金山陳氏家族沿革👍

https://tnews.cc/03/newscon1.asp?number=856716 陳銀欉(世界陳氏宗親總會理事):金山陳氏家族沿革 。「桃園新聞網 https://tnews.cc/03 」

〔記者新聞長報導〕金山(舊稱金包里堡)頂角陳氏家族於明末清初時期自唐山福建省漳州府過台灣,經過黑水溝九死一生,在臺灣淡水金山北海岸登陸,在康熙乾隆年間,二百八十多年前在金包里堡落地生根,散居於倒照湖、阿里磅、小坑頭、半嶺一帶,從事山區開墾耕種,種植茶葉,稻田,蕃薯,世代相傳,務農維生。

1. 歷史沿革

陳氏祖先的開基祖於明末清初十七世紀年代自福建漳州府來到了金包里堡海岸登陸之後,與金包里堡開漳聖王廟(金包里廣安宮)陳氏家族同一時間,是否同宗家族成員由於缺乏族譜記載可考,推算起來二百八十多年,我(陳銀欉)是第十九代(世)的時間相當,實際上應該是第九代,民俗上為了不忘祖都是加十在前,目前(西元2020年)已經是第十一代了。

2. 入贅平埔族女婿

根據我的祖先牌位記載,笫一代開基祖陳公入贅於邱姓公、林姓媽為女婿,是否為當地的平埔族女性結婚,尚無法考據,其後變遷目前為止,迄無資料可稽,直到我的曾曾祖父(高祖)有四位兄弟(四房),大房陳紹奇,二房為陳紹金,三房陳友和,四房陳福來,四位兄弟開枝散葉,四大房家族奠下基礎,我的曾祖父陳登科在金包里堡取得土地開墾耕種後才定居下來,首先開發半嶺梯田種植稻米,開墾山坡地種植茶葉,我的祖父陳木火生於清朝光緒年間,父親陳石留生於日本時代大正年間,三百年來均世居於金包里堡,世代相傳,開墾務農。

3. 九天玄女神

金包里堡陳氏宗親分為兩大部分,一支在舊街、南勢角一帶,一支散居在金山山區頂角半嶺、小坑、倒照湖山區一帶,我的陳氏祖先從福建漳州府供奉的神明九天玄女神,隨著開基祖來台,供奉在頂角半嶺草堂,我的祖父陳木火還建立神壇為人治病。

4. 整治金山半嶺古道

半嶺古道是數百年前開始由凱達格蘭族開拓的交通要道,貫穿了整個竹仔山、阿里磅、小坑頭、五爪崙、西勢湖、倒照湖等主要道路,是當時最重要的對外經濟交通要道,也是石門阿里磅、小坑、金包里堡茶葉生產運輸要道。我的曾祖父陳登科、祖父陳木火、義父陳路等先人曾號召村民,大力整修半嶺古道,為工程付出心力,繁榮地方經濟發展。

5. 半嶺有應公廟

半嶺古道上有座「有應公廟」,根據我的祖先傳述,廟裡收容了當時械鬥事件亡者的屍骨,這些義民背景歷史和死亡緣故,傳說不一,有人說是盜匪、有人說是亡命之徒,並無可靠的歷史文件資料可考,只能留在歷史的痕跡。我小時候常常前往燒香祭拜,偶爾會拿到了祭品糖果餅乾,滿足了貪食的歡心,感謝村民同心齊聚的祭拜,保佑了全村的村民年年都稻米豐收。

6. 篳路藍縷半嶺溯源

本人陳銀欉,民國四十三年間出生於金山半嶺,世居金包里(金山)半嶺已逾十九代,超過250年,歷代先人均以「半嶺仔」稱呼此地。日治時代之行政區稱為「西勢庄」,土地測量時以半嶺主峰為旗點,地段分稱為「頂角」,往下則稱「中角」,至平原處則稱「下角」。而半嶺自古以來多指稱位於頂角(五爪崙)與中角及兩湖(倒照湖、葵扇湖)間之區域,故「半嶺」即此區之舊稱。
半嶺地區開發甚早,因位處七星山麓,自古為平埔族凱達格蘭族狩牧之主要區域。後山「阿里磅」、「金包里」等,即同屬凱達格蘭族之地名音譯。此區主要移民以福建漳州為主,從山上遺留之古墓、石牆、碑柱與居民生活習俗等,均與明末清初之福建漳州移民相類似即可知。半嶺居民以同姓宗親為主,主要宗族為陳姓、嚴姓、賴姓、郭姓、李姓等,居民世代務農,主要作物為茶園、稻田及筊白筍、芋頭、甘藷、桶柑等。

半嶺於拓墾期間,據說曾發生械鬥事件,於半嶺上留有「有應公廟」,根據本人先祖所傳述,該廟即收存械鬥先民遺骨之處,當地居民逢年過節亦均會以牲禮祭祀,求佑平安。新修復之半嶺草堂最初祀奉三官大帝,後移祀至三界壇建廟。草堂邊之「保甲路」應係清朝拓墾農田之產業道路,舊稱為「挑擔路」,亦即路寬為一根扁擔之長度,為半嶺古道之一段,古道目前大半荒蕪。至於「界字石碑」,係屬舊有,應係田地與林地之區別,或兩家土地鑑界之界碑、界樁。

至於「三界壇」則係於250多年前,先民於該處祀奉三界公(三官大帝),後宮廟名延伸為此處地名之代稱。與「半嶺」為不同處,所涵蓋範圍亦不相同。民國時代行政區則合稱為「三界村」,涵蓋三界壇、半嶺等,現則稱「三界里」。

超過三百年歷史的半嶺古道,在三官大帝的見證之下,又重新認識了先人的拓荒精神,約自大清帝國康熙雍正皇帝年間,福建漳州府先民,無畏無懼的冒險渡過黑水溝,九死一生的來到了金包里,篳路藍縷,以啓山林的刻苦精神,開創了半嶺古道,蜿蜒山路,崎嶇難行,環繞山嶺,一根扁擔的寬闊,翻山越嶺來到了上阿里磅,左右兩邊山峰,分別是阿里磅溪與小坑溪源頭,五爪崙形勢嚴峻,層層梯田景觀,頂角與中角之間保有一塊天然的可耕丘陵地,乃謂之半嶺。

半嶺古道起點在三界壇聖德宮,可以容納挑擔方便行走,左右兩邊前後觀覽,石階大小不一,堅固可靠,赤脚步行,上下行走路線起伏不定,中途還有大樹下巨石可以乘涼,夏天附近居民會有奉茶,方便遠地路過口渴,這是半嶺山頂人的好客熱情。古道兩旁的混合雜林係天然生成,而竹林(綠竹筍)則為當地居民所種植,倘是今日荒廢之竹林,則是先民棄耕所致。整齊、規則的石條為光復後所鋪設,目前已被新馬路所取代,而古道原先僅有不規則狀的原始砌石,始為先民遺跡。

古道十景目前多所荒煙漫草,三界公廟,老樹水井,古厝,土地公廟,大樹下巨石,雷公劈石,百二步嶺,半嶺街,小坑頭風光,妙濟寺,終點是佛教聖地妙濟寺(佛教道敎同寺)。

半嶺古道本為兩湖、西勢湖及阿里磅、小坑、坪林等居民往來主要商業通道,當地的農產品亦透過古道輸往金山、基隆等地,也是我小時候上學、下課的必經之路。當時山路沒有電燈,天色較晚的時候,還要拿火把(草把火)來照明。古道每到逢年過節,山上居民成群結隊前往外地(金山、基隆、淡水等地)採辦年貨,好不熱鬧。

古道亦曾發生許多感人的故事,例如山上有居民生病或發生意外時,鄰居會以接力方式搶救傷病患下山就醫。或是山上有居民要起新厝,全村民眾也會無償以人力由金山協助搬運建材到山上幫忙。當地的婚喪喜慶,也均由全半嶺居民動員協助。

最感動的是:我大學畢業前曾邀請全班同學至半嶺家裡作客,當時席開五桌,全半嶺人總動員來幫忙殺豬、籌備宴客,展現金山半嶺人的好客熱情和精神。

半嶺古道金山情
流連盤桓先人德
千縷情思總是詩
萬種鄉愁莫忘恩
半嶺古道,環遶着竹仔山的山腳,從濃霧山脈的山頭迤邐而來,東展五爪崙,西握著倒照湖,綿綿不絕延長到了阿里磅山谷,瑞氣千里迷漫著神秘美麗的面紗,自古以來,從詩人吟嘆中蜿蜒而來,耕者曾經休憩過,墨客曾經盤桓過,遊子思鄉情懷總是詩。

半嶺古道三百年來,不僅僅是一條生命之路,它更是一段歷史,一起神跡,一種哲理,一份情思,一個故事,一縷永遠剪不斷的遊子鄉愁。

7. 金包里茶文化的傳承與蛻變

我的祖先來自福建漳州府,二百五十多年前帶著茶種(青心烏龍茶)飄洋過海來到了淡水北海岸一帶登陸,開基祖墾荒開發梯田種植稻米及茶園,面積相當於數十甲山地,陳氏家族四大房散居北海岸三芝、石門、金包里老街及頂角半嶺山區,生產茶葉包括紅茶、烏龍茶系列,外銷海外市場,拓展至日本、英國、上海等,乃是名盛一時金包里頂角茶園。

在清治時期,臺灣茶葉開始外銷,當時茶葉以青心烏龍茶為主。1873年,因世界經濟不景氣,四大洋行停止購買台灣茶葉,本地茶葉過剩。有部份茶商,將茶葉運往福建福州,進行加工,改製成包種茶。因為獨特的香氣,當時稱之為花香茶。

當時台灣的茶葉生產,價格非常便宜,人力資源低廉,茶葉文化剛開始萌芽,是獨特的,是好客的,有別於英國的下午茶文化及日本茶道。

台灣茶道文化發源於貴族世家,或是依附在寺廟宗教文化,修心養性的靜默,泡茶養心安神,用心沏出清香的好茶,孤獨品茗,在寧靜的氛圍中享受茶道文化的境界,讓人彷佛進入另一個清淨無染的心靈國度,享宴人生,開悟成道。

臺灣人都很喜歡茶,唐山的茶道文化源遠流長,泡茶,泡好茶,請坐,請上坐,客人,人客,喝茶聊天,聊人生,社交應酬最佳媒介,就是泡茶喝茶,品茗,品人,品味。

喝茶文化交際可謂是博大精深,我稱為真善美神的哲學,金包里地方的茶文化是獨特的台灣茶道文化之一,其茶道是一種以茶為媒介的生活禮儀,更是修身養性的一種家庭教育方式,敬茶奉茶就是我的弟子規第一課。

現代的茶道文化,文創產業推廣宣導,通過農會、茶場、藝品店、茶餐館、飲茶餐廳等等,形成了沏茶、賞茶、飲茶文化,增進感情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與提倡清淨、恬淡的東方哲學思想,形成多元化的優質生活方式。再經由無數臺灣新茶人、心茶會、吃茶趣的專注鑽研傳習延展,點滴融入了東西方的文人美學、佛教禪宗觀念、以及日本茶道思考與台灣現代生活氛圍;到了現在,已然轉化演繹成與本來中華文化源頭全然互異的一套包容極廣的飲茶與生活學問,獨特風格的臺灣茶道文化。

傳承臺灣的茶葉文化除了茶種之外特別側重於採摘茶葉本身和時間,與茶葉製作過程和環境的關注,還有飲茶氛圍的營造,品茗書香氣息,出神入化的境界。製作茶葉的過程中,茶葉的色與香及外形,是茶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沖泡過程的藝術化與技藝的高超,使泡茶成為一種有溫度的真善美神的享受,皆大歡喜;此外對茶具欣賞與要求,對飲茶與自悟修身、與人相處的思索,對品茗環境的設計都包容在茶藝文化之中。將藝術與生活緊密相聯,將品飲與人性修養相融合,形成了親切自然的品茗修養,這種感覺也越來越為愛茶人士所接受,形塑了特別的人文特質,傳承了茶文化,蛻變了新生活,衍生了「吃茶」(紅包)的次文化,訂婚儀式奉茶禮,結婚吃茶禮的特有文化,另外還有「茶室」的風月場所,純吃茶的怪現象。

兩碗茶 唐·白居易
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
舉頭看日影,已復西南斜。
樂人惜日促,憂人厭年賒。
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

人貴在真,心貴在善,情貴在美,茶貴在神。人無信不立,茶無情不久,君子之交淡若水,茶水一生,受益無窮,情誼之長,重在真誠,貴在信任。真心,經得起考驗,真情,經得起時間,情之美,美在信任,如清茶般淡雅,愛之美,美在珍惜,如清茶般綿長,三分茶葉,七分鄉情。

8. 飲水思源,老梅探親

母親的背影
我的母親潘冬意,石門老梅人(舊稱公地),大坵田潘氏望族之後,受過了日本敎育,我祖母楊氏常說我母親是高女,愛吃不下廚,三餐都是我祖父母準備好了,她再來上桌吃飯。服裝端正整潔,雖然是過着鄉下農村生活,但還是要求有品質與品格的教養,尤其是日治時期,日本欲透過學校教育,灌輸臺灣人效忠日本政府的觀念,形塑其所期望的公民。因此涵養國民教育精神最直接相關的「修身」和「國語(日本話)」就顯得特別的重要。
當時日本政府為了洗腦臺灣人,直接由修身齊家教育切入,「修身」教育成為日本欲形塑改造臺灣人服從、勤勉、團結和忠誠的國民特性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就地取材(才)培養優秀人才作為未來臺灣日本代理人,我母親算是千中選一的人選,但是讀書有時候還是改變不了命運,命運註定了!嫁給了一個目不識丁的金包里堡農夫,我的父親陳石留,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朝五晩九的農業工作,真是由天堂掉入了地獄!我的出生證明了我是從地獄爬上了天堂,必須要感恩珍惜我母親的愛與付出了代價。

祖母的才華

我的祖母楊氏名字某,民國前十二年出生,世居三芝八連溪楊氏傳統客家家族,其祖先於清朝乾隆年間移民淡水(滬尾),百餘年間「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各山埔谷地、河海沿岸開闢已遍。楊氏宗祠本著「四知堂」「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清廉傳承風範,長久以來備受敬仰。楊氏家族的「四知堂」堂號由此而來,千秋萬世,每一世代的楊氏子孫也在這個堂名感召下,自勉自愛,自教自重。
我祖母楊氏的長兄放棄了大好的田野風光與沃土農田的祖傳產業,隻身前往滬尾(淡水)創業發展,獨立自主,另立門戶,同時也另闢家室,因此,祖母的娘家就有了兩個地方,一個在老梅,一個在淡水,我小時候曾經與其往來密切,後來長輩相繼離世,親友交往漸漸淡化了!2019年間我親自前往老梅國小附近的老街,憑著小孩時的片段印象記憶,竟然找到了祖母的娘家之一,老梅舊稱公地,就在公地媽祖廟的正後面的舊街坊,我也沿著巷弄到了海邊去看看孩童時期的回憶!數十年如一日,古今人事全非,我也是白髮蒼蒼年垂耳順之年了,更是體會了禮運大同篇「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的道理。

我的父母親早逝,祖母楊氏是我陳氏家族靈魂人物,經營祖父的產業,也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貴人,沒有她就沒有我,想起她的奮鬥歷程,造就了我的一生,慎終追遠飲水思源,內心充滿了感恩與懷念,她們的背影,一直在,刻骨銘心,永遠的緬懷。

老梅,這是我懷念的地方,是我母親潘氏冬意女士出生的地方,也是她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懷念她所有逝去的年華,不管怎樣苦的、痛的,還是喜悅的日子,我都深深地懷念着她,我母親的故鄉石門老梅,舊稱公地,2020年1月5日清晨六時許驅車前往老梅媽祖廟參拜祈福,三官大帝,全臺灣最北端的寺廟,禮成之後,拜訪老梅大坵田潘合成宗祠祭祖,適逢召開潘合成祭祀公業管理委員會,我的舅舅潘扶德博士擔任主任委員,首次見到了九房代表全員到齊,會議正式開始之後,經過主席介紹,我與全體委員致謝,敬祝大家新年快樂,健康平安,完成了歲末年終探親之旅,這是我的例行行程,只是今年比較特別碰到了母親娘家九大家族成員代表,我這個外親深深的感到驕傲與感恩,感謝他們的友善與包容,我帶著母親的心情和喜悅,恭逢其盛,深表感激。我常常對自己說,我能夠來到這個世界上,始終就有對自己的一份責任,敬天法祖,承先啟後,繼往開來,不論是怎樣苦難的生活,我自己都必須認真且快樂地渡過,都必須帶給别人快樂,問心無愧的對祖先說,我不辱使命,奉獻社會,慎終追遠,飲水思源報答歷代祖先。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