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大數據實聯制儀表板之資料應用
新聞來源:https://www.gov.taipei/

  有關議員質詢台北通透過實聯制收集性別等個資進行資料分析一事,資訊局澄清說明如下:
 
  有關議員所指儀表板性別比例係去(109)年myCode系統在實聯與實名制併行期間於公有場館所蒐集之資料,資料之蒐集、處理及利用均於場館以公告方式為之。且防疫儀表板係供防疫政策目的使用,與公共利益有關,為防堵疫情,於必要時提供主管機關依傳染病防治法等規定進行疫情調查及決策之用。相關資料皆為去識別化之統計資料,無法直接或間接識別個人,且並未造成當事人權益之侵害。
 
  衛福部於去年5月發佈「實聯制措施指引」,惟時僅有規範而未有全國統一的執行方案,各縣市政府公有或私人場域,均採用個別實聯(名)登錄方法,如google 表單、登記本、換證件等,本府當時頒定「實聯(名)制進入場館個人資料登錄作業原則」,自109年5月18日起於公有場館全面實施,並因考量手機普及率及年長族群,又避免手填資料不實產生後續疫調缺口,因而開發myCode系統,民眾可出示手機myCode隨行碼或國民身分證予工作人員透過APP掃描後入場,資料加密封存於本府雲端資料中心,僅供防疫目的使用,28天即銷毀。
 
  
  直至今(110)年5月19日中央推出「1922簡訊實聯制系統」,全國始有較統一的實聯登記做法。台北通介接之實聯制系統亦調整架構與中央系統整合,欄位之蒐集亦比照1922簡訊實聯制,myCode系統退場,目前台北通介接實聯系統依規定僅包含電話、場所位置及時間資料。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