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團隊研發專利「快樂益生菌」
(記者孟倩玉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2013 年報告指出,2020 年全世界將有三大疾病:心血管疾病、憂鬱症與愛滋病,憂鬱症已成為人類的第二危險殺手,更令人擔心的是,有15% 的憂鬱症患者最後會死於自殺。對照國內中央研究院最新研究報告,更發現國人20 年來憂鬱症患者比例成長一倍,精神科醫師無不擔憂國人精神健康、憂鬱指數飆升。
陽明團隊現已研發出專利菌株「快樂益生菌PS128」,經由臨床動物試驗證實可緩解類憂鬱模式症狀,也是全亞洲首支取得專利之精神益生菌 ,研究發現「隱藏版大腦-腸道菌叢」協助調控情緒,緩解憂鬱症、自閉症、巴金森症現曙光蔡英傑博士表示,如果說大腦是一台iPhone,可以處理各種大小事,那腸道就像Apple watch,連結iPhone 並協助處理周邊資訊。腸道的神經細胞數量僅次於大腦,就像一顆「隱藏版大腦」,一般而言,控制腸道神經的關鍵,就在於腸道內的上千種細菌。
近年來國際研究證實「菌腦腸軸線」的存在,發現菌腦腸間的神經調控其實是三點一線,可以改變周邊血清素的分泌,對於神經心理相關的疾病有著顯著的影響。其中包括台裔女科學家蕭夷年助理教授與研究團隊據此發現了自閉症中腸道菌叢對於神經傳遞物質的影響,讓診療自閉症的觀念大幅改變,登上2015年國際頂尖科學期刊《CELL 細胞》。
蔡英傑博士解釋,益生菌對於人體的幫助已進入世代革新,從過往的消化代謝,現今研究開始延伸至精神心理的新領域。尤其最近最熱門的話題「精神益生菌」(psychobiotics)作用在腸道中、但卻可提升心理健康,而研究團隊率先研發出的專利菌株PS128,也正式產品化,讓國人率先全亞洲使用PS128 快樂益生菌來擊退壞心情。研究證實快樂益生菌可以緩解類憂鬱小鼠的焦慮行為,「多巴胺」、「血清素」濃度上升、而「壓力荷爾蒙」濃度在壓力下則有降低現象,卻不影響老鼠對壓力的反應。這過程就像是電影「腦筋急轉彎」裡的腦波控制團隊,一個動作,就能從憂憂變成樂樂喔。

科學研究證實腸道益生菌可能影響神經傳導(左-蔡英傑教授、右-陳嬿伊醫師)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