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在過去數千年的歷史中,已對抗過無數次大規模流行疫病,且中醫是跨科別、
跨病種的一種整合治療,最適合長新冠並可治療多系統的病毒傷害。很多病例顯示,
中醫藥在新冠急性期時可幫助快速降低病毒對身體傷害;急性期過後更可透過用藥與
針灸,對確診者在康復期做身體修護及體質調理,而在新冠肺炎的病程中,中醫藥在
治療上不僅使用限制少,對身體副作用也比較小。
長新冠(longCOVID)或稱作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VID-19 後的病況(post-COVID-19),
見於確診新冠病毒感染後,約有 6-7 成的人仍有持續症狀,而腦霧(brain fog)是其
中最主要症狀之一。
腦霧(brain fog)是一種神經症狀,這是形容腦袋彷彿處於迷霧中,使患者難以專注、
昏昏沉沉、思考緩慢又容易忘事,症狀嚴重者可能會有記憶力減退、語言溝通能力下
降的問題,但腦霧並非全都是永久傷害,大部分腦霧的症狀是可逆的,待造成腦霧的
原因改善後,腦霧也會隨之改善。
一、 腦霧與健忘在新冠肺炎後的流行率以及對群體健康的影響
長新冠神經症狀盛行率:統合了 18 個臨床調查研究的結果,長期追蹤總共 11,324
名患者,超過 1/3 以上的人在三個月陸續出現神經症狀。
長新冠對工作能力的影響:七成的患者出現持續性症狀,大部分感覺異常(嗅覺
喪失和味覺異常)和疲勞(虛弱、疲倦、無力)最為常見。五分之一的病例伴隨
呼吸困難、心搏過速、頭痛、睡眠障礙、焦慮和肌肉疼痛等其他症狀。長新冠勞
工睡眠品質較差,疲勞感增加,焦慮與抑鬱增加,工作能力下降。
不同階段的長新冠症狀:
(1)3 至 6 個月最常見:疲勞(32%)、呼吸困難(25%)、睡眠障礙(24%)和注意困
難(22%)。
(2)6 至 9 個月最常見:耐力差(45%)、疲勞(36%) 、睡眠障礙(29%)和呼吸困
難(25%) 。
(3)9 至 12 個月最常見:耐力差疲勞(37%) 和呼吸困難(21%)。
(4)超過 12 個月最常見:疲勞(41%)、呼吸困難(31%)、睡眠障礙(30%)和肌肉
痠痛(22%)。
二、 腦霧 健忘之成因、症狀、差異與評估
腦霧者多呈現思緒較為緩慢,健忘者則易突然忘記事情(可能事後想起),兩者均非
新冠肺炎患者獨有症狀,其他如內分泌失調、睡眠不足、消化機能失常、壓力或藥
物亦可能造成腦霧。
新冠肺炎後遺的腦霧與神經系統或免疫系統失調相關,病程長短不一,有些患者幾
個月自行康復,有些則持續較久;年紀較長或原本便有些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感
染新冠肺炎以後較易出現腦霧,年輕患者腦霧的時間比較短,通常一段時間後就會
改善。
腦霧與失智比較表:
三、 利用中醫中藥治療的優勢暨常用療法與處方
中醫藉由多元的治療方式如藥物、針、灸、傷科手法...等可以減輕腦霧健忘相關症
狀,且有精神好、迅捷、副作用少的特色,常見分型與療法建議如下
(1)清陽不升型
常見症狀:腦霧,伴有疲倦、消化不良,頭昏腦脹,解便稀軟,睡眠障礙。
參考處方:升陽益胃湯、益氣聰明湯...。
穴位選用:
(2)肝鬱氣滯型
常見症狀:腦霧,伴有焦慮、睡眠障礙、胸悶、善太息、咽梗感。
參考處方: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半夏厚朴湯...。
穴位選用:
(3)心腎陽虛型
常見症狀:腦霧,伴有嚴重疲倦,終日頭昏欲寐,干擾生活及工作。
參考處方:四逆湯、麻黃附子甘草湯或合生脈飲...。
穴位選用:
(4)陰虛型
常見症狀: 腦霧,伴有嚴重失眠,口乾舌燥、眼睛乾澀、便祕、口瘡。
參考處方:黃連阿膠湯、天王補心丹...。
穴位選用:神門、內關、安眠
(5)痰瘀互結型
常見症狀:腦霧,伴有失眠,頭暈頭痛,關節四肢酸痛無力,口乾不欲飲水、
夜間身熱,盜汗。
參考處方:血府逐瘀湯合溫膽湯加減...。
穴位選用:風池、風府、築賓、三陰交、太衝、安眠
四、 預防與調養建議
(1)清陽不升型
起居調養:勿過勞過度用力。
食療用黃耆、黨參、天麻、山藥、茯苓、蓮子、大棗等。
(2)肝鬱氣滯型
起居調養:作息有節,緩緩深呼吸,適度運動出汗。
食療可飲用花草茶,如薰衣草、玫瑰、茴香、佛手等。
(3)心腎陽虛型
起居調養:避風寒,慎保暖,忌寒涼飲冷。
食療用黃耆、肉桂粉、黑糖薑茶、當歸生薑羊肉湯等。
(4)陰虛型
起居調養:忌熬夜,勿過度運動大汗出。
食療用百合、銀耳、桑葚、秋葵、山藥等。
(5)痰瘀互結型
起居調養:忌久坐久臥,宜多做運動、伸展緩和。
食療宜決明子茶、玫瑰花茶、山楂、川七、黑木耳等
中醫是能有效改善腦霧問題的!中醫從體質、脈象和症狀辨證論治,臨床治療上結合
中藥內服與針灸治療即有相當不錯的效果。平日自行按摩頭面部穴道,如: 頭頂的「百
會穴」與頸後的「大椎穴」,有助於刺激腦部的血液循環、鎮靜安神,放鬆頸部肌肉;
一些中醫傳統康復功法如五禽戲、八段錦...等,也可作為新冠病毒感染康復期的治療
手段。此外,由於精神狀態也是病因之一,所以保持樂觀的心情很重要,正向的態度
可以避免負面的情緒造成認知功能惡化的風險,對於腦霧症狀的改善也大有助益。
『腦霧健忘看中醫』中醫藥在過去數千年的歷史中,已對抗過無數次大規模流行疫病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