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專家指:太極門稅務冤案迄今未能平反令人遺憾
社會組
記者林芯瑩/台北報導台灣的民主轉型向來被稱為「寧靜革命」,然而從解嚴之後,威權有可能一夕之間轉型為民主嗎?7月13日是太極門刑案平反十六周年紀念日,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臺灣財經刑法研究學會、法稅改革聯盟等多個民間組織,於臺灣大學應力館舉辦「後威權時代檢視我國信仰自由權之落實──以太極門案件為例」論壇,35位財經、法學及宗教專家學者與談,陳逸南認為太極門稅務冤案迄今未能平反令人遺憾。
主辦單位在汐止的瑞士山莊安排一場音樂會,透過「望你早歸」、「雨夜花」、「望春風」及「奇異恩典」等曲子,讓人回到過往,這裡曾是夢幻氣派的歐式城堡,歷經檢察官、國稅局、行政執行署等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濫用公權力凍結、禁止處分、查封,漫長的24年,歸還時建築已嚴重毀損、埋沒在荒煙蔓草裡,無盡蒼涼。
太極門案發生在民國85年底,當時台灣剛經歷第一次民選總統大選,政府掀起「宗教掃黑」,而氣功武術修行門派太極門無端受牽連,遭檢察官違法指控詐欺、逃漏稅等莫須有罪名,加上媒體不實報導,對太極門師徒的名譽造成極大的傷害。
雖在民國96年7月13日經最高法院判決確定太極門無罪、無欠稅,但國稅局卻無視無欠稅、無違反稅捐稽徵法之判決,持續違法課稅,稅務冤案迄今邁入第27年仍未平反,109年太極門的修行聖地遭行政執行署違法拍賣,流標後直接收歸國有。此案已引起國際人權組織關注,並數度提交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討論。
太極門掌門人暨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副主席洪道子博士親臨論壇致詞,他首先感謝一起推動法稅改革的各界人士,表示7月13日是一個值得紀念及省思的日子,16年前的今天,最高法院的判決為無中生有的太極門1219案件,還原了真相,揭示了公理,彰顯了正義。時間也印證了正義是一條需要愛、勇敢與堅持才能走出來的道路,這也是一條遵循良心通往自由、指向萬民同享人權與幸福的道路。
前司法院大法官暨副院長城仲模強調,人權的維護是人類歷史上非常難得的發展,人權自由是不能抹滅的。太極門是一種信仰,是在臺灣及全世界享有盛名與極高地位的一個氣功修行團體。因而全世界有許多國際人權學者,紛紛站出來為太極門所受人權迫害聲援。
台北律師公會人權委員會委員黃帝穎律師表示,太極門在憲法上應受宗教自由保障,尤其是平等權,太極門案並沒有獲得平等的尊重。
淡江大學外交系教授張家麟認為,政府愧對太極門!全球宗教學界或宗教界早就看出:太極門案是標準的「政府迫害宗教、信仰人權」之事件。這是後威權時代拖到今天政府未解決的問題。
東吳大學法學院暨法律系專任教授葛克昌表示,《納稅者權利保護法》可說是太極門用自己的苦難催生出來的,太極門稅案至今27年尚未平反,太極門是台灣租稅法制化、現代化的領航人。他指出,太極門不僅無罪、無稅,更希望能積極對台灣的法稅改革做出更大的貢獻,讓台灣的法稅憲政體制追上先進國家的水準。
前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法官兼庭長袁從楨律師指出,太極門案81年度判決本身就有違法的問題,按照大法官會議釋字第135號解釋,重大違法的判決是無效的,如果是無效的判決,所做的處分與執行也無效,那麼國稅局把太極門土地拿去了,是不是有民法不當得利的問題?
前高雄國稅局簡任稽核黃坤光表示,許多被違法課徵所得稅冤案,共同點都是被冤枉人沒有真實所得,都是查核人擅自以任意推想虛擬收入,估算不能實現所得課徵傾家蕩產所得稅,比總統權力還大!他舉南非攝影記者凱文.卡特得獎卻受爭議的攝影作品「飢餓的蘇丹」中的禿鷹照片為例(最終,飢餓孩童淪為禿鷹的獵物),奉勸所有曾任和現任執行公權力人員,任事必須用心適法,千萬不要被人視作禿鷹。
法稅改革聯盟發起人暨仲裁人陳逸南指出,太極門冤案,包括刑案及其衍生的稅務案,96年最高法院判決確定太極門刑案「無罪、無欠稅」,依理稅務案應該終了,但稅務案迄今尚未完全平反,令人遺憾。
圖說:
P1:太極門掌門人洪道子博士(中)親臨致詞,感謝共同推動法稅改革的各界人士。
P2:太極門刑案平反16周年紀念日於台大應用力學館舉辦論壇。
P3:太極門刑案平反16周年,專家指太極門稅務冤案迄今未能平反令人遺憾。
P4:太極門假案不義遺址,位於汐止的瑞士山莊舉辦音樂會並紀念人權受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