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蔡昀臻/台北 報導
中華兩岸孫中山特別辦公室研究會11/6(一)舉行
第二屆會員大會順利完成理監事改選。
11/6(一)上午十時三十分全體會員向國父孫中山遺像致敬後,在孫樹林理事長帶領下,理監事及會員們立正恭唱久違將遺忘的國旗歌、念誦國父遺教。
孫樹林理事長致詞表示,今天是第二屆會員大會,特別邀請張京育博士蒞臨會場嘉勉鼓勵各位會員。
前政治大學校長、前新聞局長、大陸工作主任委員張京育博士致詞表示,本會成立乃實踐國父遺教,孫中山的一生,是希望免除掉專制的體制,無論是行政會、同盟會及中華革命黨,都是要建立民族共和國,很清楚的看到,中華民國是亞洲第一個民族融和的國家。這是他多年的努力創建的成果。第二,他雖然從小在外國接受教育,但中華文化的根基非常的深厚,他常常強調沒有道德、沒有文化就不能被成為真正的國家,他也非常強調四維八德,孫中山也非固執的人;不能去吸收外國的好的文化。中華文化是兼容並蓄的文化,這樣才能吸納不同的文化,成為中華文化的主流。張博士接著表述,中華文化原本即是以「人」為本的文化,所謂「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孫中山強調以「人」為根本,提倡博愛、平等,應互助而非鬥爭的世界。孫中山生前有機會去到日本,提倡應成為「王道的肝臣而非成為霸道的鷹群」,很可惜的是日本軍閥是「霸道的鷹群」,頻頻侵掠中國及東南亞國成霸主,所以,孫中山臨終遺言:「和平、奮鬥、救中國」。
張博士指出,孫中山幫我們遺留這麽多的遺產,建設之首要「民主、民權、民生、」!但是他一再強調,人類的生活建設在民生,民生是什么?人類的生活、社會的生存、人民的生計、群眾的生命,這才是政府應該是要努力的目標。兩岸的政府應該是要朝向這目標去奮鬥,以人民為中心建設的目標。這才是國家發展的基礎。人民能安居樂業、創造事業,人民富強康樂,國家才能受到全世界的敬重,這才是真正中華民國。張博士接著表示,我們感念孫中山在海外奔走,鞠躬盡瘁,最后遺憾離世,孫先生原本是醫生,他可專心養生,最后卻因為民主奔走,英年早逝,最后,我們希望實踐他的遺言,「以建民國,以進大同」。
國父孫中山在禮運大同篇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人類如果都能朝向這個方向努力,必是安和樂利的世界,而非滿目瘡痍的世界,各位任重而道遠,大家一起努力。
孫樹林理事長表示,從2017年起,本會不斷的努力行政作業,疫情歷經三年多,會務理監事經過變故,今天相聚一堂,殊算難得。孫理事長將力行協助政府解決民生問題,大會經由不記名投票改選出新理監事團隊,重新啟動新會務。
中華兩岸孫中山特別辦公室研究會第二屆會員大會圓滿成功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