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巴黎氣候峰會時代,全球綠金湧現 貿易局明年啟動5年期「綠色貿易行動計畫」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第21屆締約國會議(COP21) 12月11日於巴黎落幕,達成了歷史性的全球氣候協議,將成為2020年後國際間執行溫室氣體減量與氣候調適工作的主要依據。在維持全球增溫不超過2℃的共識下,各國於此次峰會下提出之減碳承諾如能實踐,全球二氧化碳減量將於2025年達28億噸,於2030年達36億噸。儘管我國並非UNFCCC締約國,但該協議預期仍將對以出口貿易為導向的臺灣,產生前所未有的衝擊與影響。

2014年國際綠色商品市場已達1.4兆美元,此次巴黎峰會協議,將加速WTO環境商品與服務貿易談判,加上APEC 21個經濟體已達成共識於本年底達成調降54項環境商品關稅目標,預期各國對清潔及低碳商品與服務的需求將創新一高波,綠色能源、能源效率、智慧電網、智慧城市、物聯網、智慧運輸及循環經濟將是未來10年最具潛力的產業。據中經院統計,臺灣的綠色商品出口金額在2014年約為618億美元,占我國整體出口比重約20%,此波國際產業綠色革命,對臺灣廠商而言,是壓力,也是挑戰下一個兆元商機的新契機。

因應國際綠色趨勢的顯著發展,本部國際貿易局自2011年起規劃推動「綠色貿易推動方案」,透過協助業者掌握國際規範及趨勢、輔導產業及企業強化綠色競爭力、辦理多元拓銷活動,以及運用整合行銷傳播推廣形象等全方位之推動作法,積極協助廠商爭取全球綠色商機。至今已協助超過8百家廠商爭取逾60億美元商機,期間成功結合國內高科技綠色商品與服務,打造一座綠能獨立發電系統的MIT「明日電站」,將於明年春天在美國紐澤西州正式運轉;此外,貿易局去年及今年分別爭取全亞洲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國際綠色產品展」,及「全球潔淨科技產業群聚協會」首度來臺舉辦,亦大幅提高我國綠色企業的國際參與程度及國際綠色形象。
後巴黎氣候峰會時代,全球龐大綠色需求與市場湧現,為掌握國際綠色新趨勢與綠色創新商業模式,提供企業看得到也吃得到的綠金,貿易局刻正整合相關計畫並擴大資源,自2016年起啟動為期5年的「綠色貿易行動計畫」(如附件),以「強化綠色行銷內涵」及「推升綠色出口動能」為主軸,從「綠色行銷智庫與資訊擴散」、「強化綠色產業行銷能量」、「深化行銷推廣力道」及「提升綠色產業國際形象」四大策略面向展開各項具體行動,包括協助國內企業申請國際綠色認驗證或標章,爭取列入主要國際、區域及各國政府綠色採購清單、推動系統性綠色商品與服務輸出,並協助業者參與國際綠色創新商業模式等。

鑒於我國擁有良好的科技實力克服面臨的環境問題,貿易局將持續透過多元創新行銷及輔導作法,以擴大臺灣綠色商品與服務的出口,強化MIT的國際綠色競爭力,期使「臺灣製造」成為全球各地綠色採購的首選。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