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輪傳愛消除C肝 陳伶宣公益現身
【記者 曾慈雯 台北訊】
呼應2019年世界肝炎日。由宜蘭縣政府、國際扶輪3523地區、國際扶輪3600地區指導,國際扶輪3523地區台北逸仙扶輪社、台北逸澤扶輪社、國際扶輪3600地區韓國廣州漢城扶輪社主辦,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宜蘭縣政府衛生局合辦,大同鄉公所 、衛生所、各村村長協辦。歲末再推動 「扶輪傳愛.消除C 肝」 。
國際扶輪3523地區總監阮虔芷說明:肝病一直是國病。此次國際扶輪(Global Grant)全球獎助金 GG1979511是由台北逸仙扶輪社申請執行台灣肝病根除計畫的延續,目的是要對偏鄉民眾提供必要的肝炎相關抽血項目及做腹部超音波檢查,今年從南到北共有七場並特別深入宜蘭縣大同鄉。希望協助鄉民回到醫療院所接受治療或定期追蹤,達到根除台灣肝病目的。
本次活動12月7日(六)上午 8:00~11:00 於宜蘭縣大同鄉衛生所(大同鄉崙埤村朝陽40號)舉行,針對20歲以上民眾做免費肝炎、肝癌、病毒量抽血篩檢、並同時做腹部超音波。活動記者會上邀請到藝人陳伶宣公益現身,分享她的護肝經驗,並與宜蘭縣林姿妙縣長、肝基會醫療事業發展執行長李懋華教授、國際扶輪3523地區總監當選人阮虔芷、台北逸仙扶輪社陳桂惠社長、台北逸澤扶輪社黃淑鳳社長、國際扶輪社3600地區廣州漢城扶輪社元景載社長以及貴賓,共同呼籲大家相招一起來顧肝。
台北逸仙扶輪社陳桂惠社長表示:這次活動約有50位扶輪人親至會場做服務,幫助民眾做肝病檢查。為了鼓勵大家關心自己的健康,還有由扶輪人提供的 精美贈品,希望吸引更多的民眾來參加篩檢,以行動救助肝苦人,讓肝病早日從台灣消失。
林姿妙縣長提到: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最新(107年)的十大死因資料中顯示,在癌症死亡率中肝癌死亡率高居第2名,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亦列於前十大死因中,透過篩檢,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B型肝炎、C型肝炎病毒感染與肝癌、肝硬化發生息息相關,在台灣約18%的成年人是B型肝炎病毒的慢性帶原者,C型肝炎病毒感染率約 2~5%。肝臟是「沉默的器官」本身沒有痛覺神經,許多患者常不知道自己有肝病,往往需要要血液檢查或超音波檢查才發現肝臟早期病兆。因此,普及肝病篩檢,讓肝病患者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提高肝病治癒率, 決國人肝苦的最佳途徑。
林縣長藉此活動也呼籲有B、C 肝炎的病友一定要依醫師建議定期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平時注意日常生活的飲食均衡,多攝取新鮮蔬果,避免食用加工食品。切勿隨意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以免增加肝臟的負擔。保持生活作息的規律,避 免過度勞累,多休息,不熬夜。適量運動並維持愉快的心情也是保肝要件。
素有「最親民醫師娘」稱號八點檔演員陳伶宣,長年投身公益活動,今年成為幸福人妻。由於先生是肝膽胃腸科醫師,多年來熱心公益跟著基金會保肝篩檢列車上山下海為偏鄉民眾做腹部超音波檢查,身為人妻自然夫唱婦隨,做善事不落人後。現場除親身經歷的分享,也呼籲並提醒大同鄉鄉親,保肝第一步就是捲起袖子抽血驗B、C肝,肝臟是沈默的器官,帶原患者要定期追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免於遺憾!
肝基會醫療事業發展執行長李懋華教授指出:B型肝炎病毒與C型肝炎病毒的傳染途徑類似,均由血液或體液傳染,許多醫界學者研究發現,B、C 型肝炎帶原者,肝功能指數異常,病毒量越高會提高罹患肝硬化及肝癌的風險。事實上,現在B肝帶原者已有藥物可以控制。而台灣每年新增的C肝患者仍高達數千人,因此,善用現有的極高治癒率的C肝口服新藥,可讓C肝病友儘早接受治療,特別是今年初健保全面開放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的德政。肝基會不會放棄任何可以找出潛在患者的機會和死角,讓患者落實主動篩檢、積極就醫、早期治療 三步驟,幫助患者們早日 脫離「肝」苦。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