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崑劇《牡丹亭》早鳥票8折開賣啦!
崑曲古老而典雅,稱為「百戲之母」。《牡丹亭》之於崑曲的地位,猶如《天鵝湖》之於芭蕾的地位一般崇高,此次演出為風城崑劇團重新整理之《牡丹亭》劇本。故事描述主人翁杜麗娘生平第一次到花園遊玩,卻意外引動春情,做了一場綺麗春夢,開啟她追尋美好愛情之旅,到底這夢裡書生是否真有其人呢?

風城崑劇團6/11演出的崑劇《牡丹亭》早鳥票8折開賣啦!

◆活動資訊及購票連結: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377538895252623365
◎演出日期110/6/11(五)19:30
◎戲出戲碼:崑劇《牡丹亭》
◎分場大綱:春香鬧學、遊園驚夢、尋夢離魂、拾畫叫畫、幽會還魂
◎節目長度:約120分鐘(不含中場休息15分鐘)
◎演出地點:台北大稻埕戲苑9樓劇場(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1號9樓)

詳情請洽風城崑劇團FB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WindyCityKunqu

  「崑曲」又稱為崑山腔、水磨腔或崑劇,是古老而典雅的戲曲聲腔及劇種。崑曲的聲腔產生於十四世紀中葉(元末明初)的江蘇省崑山一帶,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是我國戲曲史上最悠久且保存完整的劇種之一。其樂曲豐富細膩,舞蹈性極強,表演古樸優雅而無煙火氣,為宋、元以來戲曲藝術之總結,且形成了完整的表演體系,數個世紀以來,對其他劇種之影響既深且遠,迄今仍居於領袖群倫之地位,被稱為「百戲之母」。
  從十六世紀到十八世紀末,崑曲曾造成長達二百餘年的社會性癡迷,而且人們對它的癡迷程度幾乎達到了空前絕後的地步,著名學者余秋雨在其著作《兩個世紀的癡迷》中曾指出:「整個十七、十八世紀,基本上屬於崑曲世紀。」又說:「中華民族在藝術文化充分成熟之後有幾種群體性癡迷值得注意,第一是唐詩,第二是書法,而第三,是崑曲。唐詩、書法雖然興盛也不會出現萬眾歡騰的場面,但崑曲做到了。」
  2001年5月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第一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産」,共有19個瀕於失傳的無形文化資產列入名單,百戲之母的崑曲藝術在19個批准專案中名列榜首。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