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2021)年8月30日臺北市立動物園有一隻人工孵化的大紅鶴寶寶順利破殼而出,呼名叫「阿尖」,四個多月以來都靠保育員持續以人工育幼方式,辛苦拉拔他長大,目前正讓小朋友自行努力回到群體中。這階段對於個頭比較小、且沒有親鳥在旁邊保護的小小孩來說特別辛苦,但「阿尖」不畏艱難,為返回群體而努力,並且總是爭取站在全體中的「C位」,經過多日的「磨合期」,終於順利達成返回大紅鶴島的任務。
去年七、八月份保育員觀察到水禽區的大紅鶴們產下數枚蛋,依據過去所累積的經驗,保育員會以假蛋將蛋換出,進行人工孵化,經過26-28天的發育,當雛鳥內破殼時,再趕緊將即將破殼的蛋交還給爸媽接手。但當最後一顆蛋要還回去時,最後一對親鳥卻已經「和平分手」,不再有孵蛋的行為了。因此,這隻小寶寶的哺育重任,就趕緊交由孵化室的保育員接手。灰白色像絨毛娃娃的大紅鶴寶寶出生後,保育員依循過往對大紅鶴和智利紅鶴的育幼經驗,初期每天都要以特製的配方,打成「奶昔狀」來餵食。小朋友從室內的育雛室,逐步到戶外活動場曬太陽、練習游泳、轉換食物,經過4個多月精心的照顧,待大紅鶴寶寶「阿尖」換下絨羽,長出有防水功能的羽毛來保溫時,開始讓他返回大紅鶴的群體中生活。
剛返回大紅鶴島的小朋友,個頭比其他同期出生的紅鶴寶寶還要小,又沒有親鳥在旁邊保護,自然容易成為被排擠的對象。一般的紅鶴如果遇到類似狀況,可能會選擇先躲到邊緣比較安全的位置。但「硬頸」的「阿尖」卻很喜歡站在群體的中央,面對其他紅鶴的排擠動作,他仍不屈不撓,勇往直前,堅守「C位」。剛放「阿尖」回到群體裡時,保育員會很不放心的去看看他,沒想到以前總對孵化室保育員「粘TT」的「阿尖」,竟然不會主動靠近,顯然是個自立自強的孩子。經過一陣子的磨合,其他大紅鶴終於認同他加入群體,這讓保育員鬆了一口氣,大家對於「阿尖」的勇敢和努力感到十分驕傲。
動物園同仁尊重每一個生命,並且向生命學習,看到大紅鶴小朋友的努力和不屈不撓的為群體生活而努力,也給動物園同仁們很正面的學習,歡迎大小朋友,可以到動物園水禽區的紅鶴島,看看「大紅鶴小勇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