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北桃全球新聞網路報網路記者筆名:林董記者 新北投加賀屋現場出席轉貼新聞稿並拍照分享報導)
投信投顧公會媒體春酒2月22日中午於新北投加賀屋舉辦並且對於2021台灣民眾對於共同基金投資之問卷調查做報告
計畫主持人:蕭育仁副院長暨教授(臺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
蔡維哲教授(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最新統計資料,去年(2021年)12月份的投信基金規模創下歷史新高達到4兆9554億元,同時,累計去年的投信基金規模淨增加亦超過4000億元,增幅達到9.56%。財富管理市場日益蓬勃下,投信投顧業未來正面臨三大轉變新趨勢,首先是2025年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民眾自主參與退休規劃的心態產生變革,以及數位理財、普惠金融漸趨成熟與參與投資人年輕化,最後是ESG發展備受關注,臺灣的財富管理市場出現新的微笑曲線,同時面臨世代翻轉與永續投資的重大改變。
有鑑於現今總體環境與地緣政治變化劇烈,投信投顧公會為了解國人當前對共同基金的投資態度、勞退新制自選平台的參與意願、以及ESG對民眾投資決策的影響,去年12月份收集1,220份有關共同基金投資的問卷調查結果,並得出以下幾點重大結論:
網路、行動裝置下單是未來基金銷售第一決勝點
首先,除了儲蓄與股票之外,民眾的投資理財工具以ETF與共同基金為主,且對於這兩種商品的信任程度都超過7分(滿分10分)以上,取得共同基金的相關資訊來源主要仍是傳統銀行的理財專員,但隨著社群媒體的重要性日漸提升,民眾主要藉由網站/論壇、專家名人(如理財專家、網路名人、知名部落客等)來瞭解ETF。而且50歲以下的投資人,投資媒介的主要工具以電腦網頁和行動裝置下單為主,說明未來財富管理的場景運用仍是第一個決勝點。
未來基金投資模式:1次多檔的資產配置→客製化解決方案
其次,民眾投資共同基金的主要方式,大多以不擇時的定期定額多次1檔模式為主,而選擇共同基金的標準主要是參考公司信賴度、過往績效與優惠活動來決定,但是進一步釐清民眾對於AI機器人智能投資的看法,亦可發現民眾真正期待的投資模式是1次多檔的資產配置,甚至未來若結合智能化到再平衡(rebalance)調整機制能有多次多檔模式,亦即運用人工智慧(AI),就能從原本財富管理的金融商品升級為解決方案,從標準化服務變成客製化服務,即是進入2.0財富管理AI FinTech的時代。第三個重要發現係有71%的受訪者會考慮投資以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為主題的共同基金。根據統計,截至去年第三季底,台灣ESG相關之基金資產規模已將近1,500億元台幣,說明結合ESG主題概念的ETF或共同基金已獲國內投資人青睞。
6成民眾已開始準備退休金,惟投資工具偏向保守
最後調查有關退休規畫與勞退新制,受訪民眾認為應該開始準備退休金的年齡中位數為40,平均數為38,說明國人開始進行退休準備有明顯年輕化的趨勢,同時有6成的民眾已開始準備退休金,主要還是透過儲蓄(75%)、股票(69%)和個人保險(61%)進行規劃,共同基金與ETF只各佔1/3,其中年紀越小越偏好ETF,年紀越大則偏好共同基金,且以固定收益型基金為主,說明年紀越大越保守,選擇的退休投資工具越侷限,產生的複利效果也越弱。
青壯族群明顯低估退休金需求,建議應盡早進行退休理財規劃
至於每個月的理想退休生活開銷最多民眾認為介於30,001~50,000元,換算起來退休所得替代率,至少要達到主計處公布2020年全體受雇員工每月總薪資平均5.4萬的6成以上,但驚訝的是本次調查20~29歲族群認為理想退休生活開銷是介於10,001~30,000元的比例高達近五成,此區間不足於應付未來的實際開銷,明顯低估了退休金準備,這也表現在20~29歲族群有48%的受訪者、30~39歲族群有40%的受訪者表示沒信心達到理想退休生活,其主要原因是擔心收入不穩定、目前資金不足,無法儲蓄以及擔心未來醫療的龐大支出。因此,我們建議青壯族群應該盡早進行退休理財規劃,舉例來說,以25歲年輕人,每月提撥6,000元作為退休投資規劃準備,假設年平均報酬率為4%~6%,到65歲退休時可以存下700萬到1,200萬,以最新2020年國人的平均壽命為81歲計算,假設年平均報酬率為2%,16年的退休生活期間,每月的生活費就可達到30,001~50,000元之間,因此只要提早開始準備,確實是可以有系統地達成理想退休目標,所以政府與相關金融業者應該可以更積極協助民眾提早佈局退休規劃,基富通的好享退平台模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高達70%受訪民眾願意參加勞退自選投資平台,主要原因是可以依照自己狀況選擇投資工具
本次調查也發現,有高達70%受訪民眾願意參加勞退自選投資平台,與前年(2020年,72%)的結果很相似。本次調查中,民眾願意參加勞退自選投資平台的主要原因:有72%認為是可以依照自己狀況選擇投資工具,且46%相信長期下來也會有更好的績效,而30%不願意參加的主要原因除了有56%擔心賠錢之外,30%是不知如何選擇標的與30%是不具備相關金融知識與投資經驗,其實這樣的結果也突顯本次調查中,民眾願意進行智能投資的主要三大原因,包括:機器人24小時主動監控市場風險與績效變化,投資免傷神,以及當市場震盪使資產配置比例失衡時,自動啟動再平衡調整機制,維持最適投資組合和量身打造個人化資產配置組合,省去選股煩惱。
政府應該提供好的自選投資平台,讓民眾有自行選擇投資理財商品的權利
總結來說,面對超高齡社會的即將到來,由於擔心自身退休金準備不足的問題,青壯年已認知需提早學習好好變老,因此對於有投資經驗的民眾,政府應該開放勞退自選平台,讓民眾有類似好享退具有自行選擇投資理財商品的權利,至於不懂投資理財的民眾,其實就可以按照自身年齡的Life-Cycle預選策略模式,年紀輕就選擇積極型的基金,中年時期就選擇穩健型的基金,進入老年時期就選保守型的基金,相信此舉不僅能提升民眾自願提撥的意願,及早做好退休規劃,提高長期投資績效與分散風險,達成政府、民眾與業者三贏的局面。
投信投顧公會媒體春酒2月22日中午於新北投加賀屋舉辦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