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新聞稿1110323螢橋國小-兒童節活動~漢陽北管劇團「北管戲曲校園推廣」
新聞來源:https://www.gov.taipei/

臺北市立螢橋國小事後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單位:臺北市中正區螢橋國民小學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詔安街29號
業務聯絡人:學務主任   陳惠敏  23054620#106、0920-423-208
活動主持人:校長  劉慧梅
【發稿日期:111年3月23日】
【主題:兒童節活動~漢陽北管劇團「北管戲曲校園推廣」】
【臺北報導】每年兒童節慶,本校安排各式活動來慶祝兒童節,前兩年邀請台中五洲園掌中劇團為小朋友演出精彩布袋戲,今年邀請到宜蘭漢陽北管劇團演出傳統北管戲曲,也安排北管戲曲傳承的課程,讓螢橋學童對北管戲曲藝術有進一步的認識。

 文化乃是人民素養根本及國家的根基,且與生活緊密相連。台灣自發展以來,廟宇文化成為人民的生活中心,傳統戲曲扮演功不可沒的角色。然而隨著社區型態的改變、文化交流的衝擊、科技的日新月異,傳統戲曲逐漸脫離我們的生活圈,這個世代的孩子們已經較難看到及體會到傳統戲曲所深涵的文化傳承意義,以及極高的藝術涵養。

 本校為慶祝兒童節,這次特別邀請來自宜蘭「漢陽北管劇團」到校演出,讓傳統的北管戲曲走入校園,讓孩子們有機會認識這項傳統無形文化資產「北管戲曲」。這次特別為孩子們安排的內容有:《北管牌子》介紹及示範、《北管常用樂器》介紹、北管特有的《官話》、《戲語》介紹及示範、《戲劇身段介紹及互動》以及經典折子戲《出師表》。期望這樣內容的安排,能讓學童們印象深刻、及更了解本土傳統北管戲曲。

 《出師表》為傳統北管西路《天水關》一劇中之一折,為諸葛亮出師伐魏臨行前寫給後主劉禪的奏章,劇中人物有劉禪、孔明、趙雲、太監,藉傳統戲曲讓孩子們認識歷史人物,深具教育意義。

 漢陽北管劇團為「文化部重要傳統表演藝術-北管戲曲類」保存團體、宜蘭縣公告登錄「無形文化資產-北管戲曲」保存團體、宜蘭縣傑出表演藝術團隊,由創辦人故  莊進才老師成立,至今有三十四年,現由團長陳玉環及劇團師生接續北管戲曲之推廣。期盼北管戲曲不僅能持續於廟宇酬神戲及各類劇場之演出,並能常進入校園,讓學子們更加認識本土戲曲及重要無形文化資產,落實北管戲曲香火之傳承及推廣。
螢橋孩子第一次接觸北管戲曲藝術,今天活動陳玉環團長精心安排適合孩子的體驗課程,從北管戲曲人物的彩妝體驗,水袖練習體驗,有獎徵答等等,都吸引孩童的目光,一場成功的傳統戲曲傳承正在螢橋國小發生。

歡迎媒體記者踴躍報導!

圖1 漢陽北管劇團的《出師表》劇照.PNG
圖2:劉校長為小朋友介紹漢陽北管劇團。
圖3:劇團老師帶領同學做「水袖」之體驗練習。
圖4:同學開心做「水袖」之體驗練習。
圖5:劇團老師帶同學做戲曲身段介紹與體驗-車輛示範。
圖6:劇團老師帶同學做戲曲身段介紹與體驗-長槍示範。
圖7:漢陽北管劇團為螢橋同學演出的《出師表》。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