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包青天談公正與廉明
「包青天」,一個再耳熟不過的歷史偉人,本名包拯,字希仁,北宋人,苦讀後邁入仕途之旅,並以剛正不阿及不畏權勢之性格造就清廉之形象,其風骨為眾人所景仰,時至今日,實屬標竿。
包拯於任官期間,尤其擔任開封府府尹,只要有人民向包大人申冤,必秉持父母官之精神了解箇中緣由,明察秋毫,為民除害,即便面對皇親國戚或有權有勢之達官顯貴,亦不改其公正廉明之辦案精神,將兇手繩之以法,為受害者伸張正義;最赫赫有名的「龍頭鍘」、「虎頭鍘」及「狗頭鍘」之判死利器,實令人聞之色變,因正義凜然及大公無私的包大人一旦查明案件罪證確鑿,必依照犯案者之身分以不同鍘器執行死刑判決。
時至今日,包青天之公正廉明表徵仍值得後輩的我們學習,當身為為國家及人民做事的官員、公務員或國軍時,所應該抱持的即是一切以公心為重,不貪求、願意為國家人民的事務真心付出,國父曾言:「要立志做大事,而不要立志做大官」,這仍是一句很受用的致理名言,國家若沒有為人民服務的這些公務員及保家衛國的軍人們,如何讓人民安居樂業甚或國泰民安呢?人民辛苦繳納的納稅錢,一分一毫都不該浪費,秉持著「公歸公」的精神,不只公正,還要廉明,才能將國家事務及人民的安全福祉達到最高境界。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