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7/8八德會6:30在久久餐廳召開111年度第三次理監事聯席會議,陳傳民總會長蒞臨列席致意。
[記者 新聞 報導]八德會今晚7/8,6:30在久久餐廳召開111年度第三次理監事聯席會議,陳傳民總會長蒞臨列席致意。
八德區陳姓宗親分會,在陳水盆會長、陳貴龍常監、陳國芳總幹事的領導下,勵精圖治、勇冠桃園市,時常舉辦大型有創意活動,像2021年10/30,陳水盆會長舉辦八德陳姓宗親會~走出戶外走出健康、社福宣導:市民兒少社會福利、犯罪防治、交通安全等等宣導在八德區生態埤塘公園,人山人海、冠蓋雲集,實在有夠贊👍!
去年10/30陳水盆會長表示,今天八德陳姓宗親會~走出戶外走出健康、社福宣導:市民兒少社會福利、犯罪防治、交通安全等等宣導在八德區生態埤塘公園,人山人海、冠蓋雲集。會後11點多,移駕至八德竹園餐廳續開理、監事會議!陳水盆會長表示,這次活動非常感謝段樹文議員、呂淑妃主任、吳玉嬌主任....感恩!👍
❤️再來聊一下最近最夯的陳家堂號的故事:意思是1960年代以來,鄉村開始出現「堂號」,多半是因為陳姓宗親幹部請宗親追溯祖先源頭型態的滲透,才讓陳姓宗親有了這個概念。
這個故事在桃園市,其實非常容易見到,我來講一個陳家的版本吧。
我們家姓陳(關於姓氏,還有另個故事),所以依照大家的認知,一般我們會使用「穎川」這個堂號,但我家並沒有,我們用了「永川」。
民國48年時,祖父為了整理祖墓,於是也重新請人刻了墓碑,這時堂號差不多要開始流行了,猜想是製作墓碑的人問了祖父,應該要刻什麼,但祖父不識字,據說他告訴了製作者,應該是「穎川」(請用臺語發音),可是製作者可能也搞不是太清楚,所以就把這兩個字理解為「永川」。
我先google一下,「永川」大概是「舒」這個姓的堂號,當然不是我們陳姓的堂號。換言之,在1959年堂號這個概念要滲透到社會的時候,像我們這樣的鄉村,對於這個概念的認識,還是非常模糊的。我猜想現在不會有哪個製作墓碑的業者,會幫姓陳的刻上「永川」這個堂號,但是在那個時間點,大家其實不太了解堂號的概念,鄉村裡也還是很多人對於文字的了解有限,所以僅能模糊的從發音來猜想「堂號」的文字內容、意思!
新聞長的曾祖父大約在日治時期過世,那時家裡非常窮,新聞長猜墓碑大概也沒有堂號,等到民國48年重新整理時,曾祖父便得到了一個自創的,與我們自家歷史其實沒有關係的陳家堂號,或許還有點幸運,我們家沒有像總會長家一樣,把這兩個字寫在廳堂……!
今晚7/8八德會6:30在久久餐廳召開111年度第三次理監事聯席會議,陳傳民總會長蒞臨列席致意。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