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基會、7-ELEVEN 與 3M 呼籲惜食減碳救地球
打開電視,新聞播放著經常是日本大雪、美國龍捲風、歐洲大旱、 中國大陸澇災等極端天氣致災的新聞,即便是一個小小的台灣,也面 臨北台灣淫雨不斷,南台灣已被迫面臨乾旱缺水問題。因此,澳洲與 太平洋島國萬那杜聯手將向聯合國提案,要求國際法院應釐清各國對 於製造氣候變遷的法律責任。

根據國際消費者聯盟(Consumers International;CI)調查結 果,超過80% 的會員回報,因應過冷過熱的極端氣候,消費者被迫 調高支出,以支付能源帳單。因此,增加可負擔、可靠、永續的現代 能源,就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碳排放)的40~70%,對避免災 難氣候發揮重要作用(https://reurl.cc/kq8dp3)。

再者,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全球膳食指南,建議飲食改變為少肉 的蛋奶素或全素飲食,可以幫助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 29~70%。除此 之外,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簡稱FAO)統計,全世界每 年約有 13 億噸食物在整個食品供應鏈中被丟棄或浪費,佔糧食供應 給消費者數量的3分之1,這些被浪費的量足夠解決 30 億人的飢餓 問題,而光是運輸一項,亦是解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的重要缺口

由此,可以瞭解到使用綠電、改變飲食習慣,甚至多加惜食,減少可食用食物的廢棄,都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更能讓 30 億人口 有口飯吃,這是一種維護地球、珍愛人類的善循環,很值得大家響應、 推動和執行。

日益加劇的全球能源危機,是多數經濟共同體面臨的問題,這對 弱勢消費者來說,也會產生難以估計的影響。國際消費者聯盟 (Consumers International;CI)預估到2022 年底,全球能源價格 將上漲 50%,並將在 2023 年維持高價。再加上食品價格和貸款利率 上漲,世界各地的消費者,不得不改變生活方式,才能滿足基本需求。 因此,國際消費者聯盟特別在消費者的重大日子—315 世界消費者日 提出:「透過潔淨能源轉型賦權予消費者」,讓消費者體認--人人擁有 健康環境權和環境保護責任的賦權,進而選擇能源轉型正義,這樣才 有機會過得理想的生活。

愛護地球,就讓我們從舌尖上的飲食開始,展現我們愛地球、愛 台灣的誠意,這也是消費者關愛環境的具體表達。

在關注「315 世界消費者日」的當下,消基會和國內超商龍頭統 一超商(7-ELEVEN)、全球工業巨擘美商3M 台灣子公司假士林官邸露

天音樂台就惜食與居家節能減碳等議題,推出「2023 年世界消費者日 ——透過潔淨能源轉型賦權予消費者『綠生活・惜食Teatime』」戶外 活動,由 OPEN!家族帶來精彩的演出,以永續繪本「食在幸福的御飯 糰」,讓民眾了解採用在地食材的御飯糰背後具備的友善土地意義, 進而達到倡議珍惜食物的理念;同時藉由 3M 的不藏私筆記公開分享 從愛地球三步走-居家節能,健康裝修,安心清潔的三個面向的輕鬆 介紹來增加消費者對此議題的正面印象,並鼓勵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 聰明響應友善環境省荷包的具體行動。

消基會表示,本次活動得到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補助、環境保護 署、經濟部能源局的指導,統一超商全力合辦,也獲得美商 3M 台灣子公司協力辦理,終於完成這次活動的舉辦,藉以喚醒消費者對於節 能、減碳、惜食的自覺與付諸行動。

為了保護地球環境免於崩解,同時延續各類生物與人類的永續發 展,2016 年有超過 170 國共同簽署「巴黎協定」,承諾遏阻全球暖 化趨勢、降低碳排放量,力求將全球平均氣溫的升溫幅度控制在工業 革命前的 2C 內。

相比其他國家,台灣面臨的氣候暖化挑戰更為嚴峻,例如都會區 的升溫幅度更是高於全球平均,旱災與水災發生的比率與強度也逐年 升高,大大影響農業與養殖漁業的生計,間接影響消費者的生活品質 和供應量,因此台灣也無法置身事外,必須積極思考如何降低碳排放 量。

為讓消費者從生活中實踐永續,統一超商更表示,7-ELEVEN 推動 「i珍食」專案,藉優惠折扣有效改善供需,兼顧珍惜食物、降低環 境負擔,至今已有上千萬人次體驗,平均一年每間門市可提升1成的 食材使用率,也以數位服務 OPEN POINT APP「i珍食地圖」促進綠色 消費,讓惜食、減碳更簡單。

3M 致力推動科技改善生活的理念,藉由品牌創新科技實現工業 減碳、更持續透過科學應用於各行產業實踐環境永續。美商 3M 台灣 子公司董事總經理仝漢霖表示:「3M 非常支持消基會所倡導的綠生活 理念,除了惜食之外,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綠色生活。」

所謂降低碳排放量,便是我們日常所說的節能減碳,一般人可以 採取隨手關燈、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實行資源回收等來響應低碳生 活;而從國家的角度而言,則能透過政策來限制高碳排產業的開發, 或是降低化石燃料、煤炭的使用,進而推廣對環境更友善的再生能源, 例如太陽能、風力發電、水力發電、生質能等,也就是俗稱的綠能。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