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腦霧、健忘及失智

中醫藥在過去數千年的歷史中,已對抗過無數次大規模流行疫病,且中醫是跨科別、 跨病種的一種整合治療,最適合長新冠並可治療多系統的病毒傷害。很多病例顯示, 中醫藥在新冠急性期時可幫助快速降低病毒對身體傷害;急性期過後更可透過用藥與 針灸,對確診者在康復期做身體修護及體質調理,而在新冠肺炎的病程中,中醫藥在 治療上不僅使用限制少,對身體副作用也比較小。

長新冠(longCOVID)或稱作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VID-19 後的病況(post-COVID-19), 見於確診新冠病毒感染後,約有6-7成的人仍有持續症狀,而腦霧(brain fog)是其

主要症狀之一。胸露(brain fog)是一種神經症狀,這是形容腦軟彷彿處於迷霧中,使患者難以專注。 昏昏沉沉、思考緩慢又容易忘事,在狀嚴重者可能會有記憶力減退,語言溝通能力下, 降的問題,但腦霧並非全都是永久傷害,大部分腦育的症狀是可逆的,將造成胸露的 原因改善後,腦霧也會隨之改善。

腦霧與健忘在新冠肺炎後的流行率以及對群體健康的影響

長新冠神經症狀盛行率:統合了18個臨床調查研究的結果,長期追蹤總共 11,324 名患者,超過1/3以上的人在三個月陸續出現神經症狀。

長新冠對工作能力的影響:七成的患者出現持續性症狀,大部分感覺異常(嗅覺 喪失和味覺異常)和疲勞(虛弱、疲倦、無力)最為常見,五分之一的病例伴隨 呼吸困難、心搏過速、頭痛、睡眠障礙、焦慮和肌肉疼痛等其他症狀。長新社勞 工睡眠品質較差,疲勞感增加,焦慮與抑鬱增加,工作能力下降。 不同階段的長新冠症狀:

(1)3 至6 個月最常見:疲勞(32%)、呼吸困難(25%)、睡眠障礙(24%)和注意国 難(22%)。

(2)6至9個月最常見:耐力差(45%)、疲勞(36%)、睡眠障礙(29%)和呼吸困 難(25%)。

(3)9 至 12 個月最常見:耐力差疲勞(37%)和呼吸困難(21%), (4)超過 12 個月最常見:疲勞(41%)、呼吸困難(31%)、睡眠障礙(30%)和肌肉 痠痛(22%)。

二、腦霧 健忘之成因、症狀、差異與評估

腦霧者多呈現思緒較為緩慢,健忘者則易突然忘記事情(可能事後想起),兩者均非 新冠肺炎患者獨有症狀,其他如內分泌失調、睡眠不足、消化機能失常、壓力或藥 物亦可能造成腦霧。

新冠肺炎後遺的腦霧與神經系統或免疫系統失調相關,病程長短不一,有些患者经 個月自行康復,有些則持續較久;年紀較長或原本便有些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感 染新冠肺炎以後較易出現腦霧,年輕患者腦霧的時間比較短,通常一段時間後就會 改善。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