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智力相似、成績相近的人,幾十年後成就有天壤之別呢?對於這個問題,科學家們通過幾十年的研究發現,其根本原因在於人格特徵上的不同--即對自己有沒有自信,是否敢堅持自己對事物的看法。
小澤征爾是世界著名的交響樂指揮家。有一次,他去歐洲參加指揮家大賽。輪到他後,他按照評審給的樂譜開始指揮演奏,但是僅剛剛開始,他就敏銳的發現了不和諧的聲音。起初,他以為是樂隊演奏出了錯誤,就停下來重新演奏,但是還是不對,他覺得是樂譜有問題。於是,他像在場的專家和評委提出疑問。但是,在場的作曲家和平偉們的權威人是堅持說樂譜絕對沒有問題,是他錯了。
面對一大批音樂大師和權威人士,小澤征爾只考在三,最後斬釘截鐵的大聲說:「不!一定是樂譜錯了!」
話英剛落,評委席上的評委們立即站起來,報以熱烈的掌聲,祝賀他大賽奪魁。原來,這是評委們精心設計的「圈套」,以此來檢驗指揮家在發現樂譜錯誤並遭到警衛人是「否定」的情況下,能否堅持自己的正確主張。
前兩位參加決賽的指揮家雖然也發現了錯誤,但終因隨聲附和權威們的意見而被淘汰。小澤征爾卻因相信自己而摘取了大賽的桂冠。如果不是相信自己,盲目崇拜權威,小澤征爾也會同前兩位選手一樣與桂冠失之交臂。
事實上,我們中的很多人都自我懷疑過,懷疑自己能否勝任工作,懷疑自己能否配得上他(她),懷疑自己能否處理好同事關係等等,但是最後結果總是需要自己闖出來,所以只要是自己是對的就應該去走出來,走出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
走出自己的路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